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世杰

作品数:13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石家庄市科技局“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管
  • 5篇血清
  • 5篇卒中
  • 4篇血性
  • 4篇他汀
  • 4篇缺血
  • 4篇脑卒中
  • 4篇伐他汀
  • 4篇阿托
  • 4篇阿托伐他汀
  • 3篇动脉
  • 3篇药物治疗
  • 3篇缺血性脑卒中
  • 2篇心血管
  • 2篇医务
  • 2篇医务工作
  • 2篇医务工作者
  • 2篇支架置入
  • 2篇支架置入术
  • 2篇置入

机构

  • 13篇石家庄市第一...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电子科技...
  • 3篇石家庄长城中...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医学情报研究...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秦世杰
  • 7篇王菁
  • 6篇徐芳
  • 5篇朱倩
  • 4篇侯永革
  • 4篇郝青
  • 4篇刘春生
  • 3篇王俊刚
  • 3篇刘云娥
  • 3篇解燕昭
  • 2篇刘庆利
  • 2篇赵萍
  • 2篇赵明哲
  • 2篇王艳芳
  • 1篇谈晓牧
  • 1篇黄继红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河北医药
  • 2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血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血清IL-18、TGF-β1、salusin-α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心血管活性肽-α(salusin-α)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7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94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Hp检测分为两组,Hp阳性组42例,Hp阴性组52例。对比两组及不同高血压分级患者血清IL-18、TGF-β1、salusin-α、Hp-IgG水平,分析上述血清因子表达与Hp抗体(Hp-IgG)相关性及联合检测对高血压Hp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随着高血压分级升高,血清IL-18、TGF-β1、Hp-IgG水平呈升高趋势,血清salusin-α水平呈降低趋势(P<0.05);血清IL-18、TGF-β1水平与Hp-IgG水平呈正相关,血清salusin-α水平与Hp-IgG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Hp阳性组血清IL-18、TGF-β1水平高于Hp阴性组,salusin-α水平低于Hp阴性组(P<0.05);血清IL-18、TGF-β1、salusin-α联合诊断高血压Hp感染的AUC值为0.869,优于IL-18、TGF-β1、salusin-α单独诊断(P<0.05)。结论血清IL-18、TGF-β1、salusin-α表达与高血压病情进展及Hp感染关系密切,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敏感性,为临床完善诊治依据提供参考。
郝青秦世杰曲艺徐芳刘庆利赵萍
关键词:高血压白细胞介素-18转化生长因子-Β1HP抗体
长期口服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的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CAS后颈动脉再狭窄对比观察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比较长期口服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的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后颈动脉再狭窄情况。方法 384例颈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CAS术后患者,院外长期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1次/晚193例(A组),20 mg、1次/晚108例(B组),40 mg、1次/晚83例(C组)。比较三组颈动脉再狭窄率,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GT)及肌酸激酶(CK)水平。结果 A、B、C组颈动脉再狭窄率分别为13.99%(27/193)、12.04%(13/108)、3.61%(3/83),A、B组与C组比较,P均<0.05。A、B、C组血清GGT水平分别为(58.36±18.91)、(60.79±18.94)、(60.36±19.36)U/L,血清CK水平分别为(135.38±34.65)、(136.19±33.75)、(139.38±24.53)U/L,三组血清GGT、CK水平比较,P均>0.05。结论长期口服40 mg阿托伐他汀的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CAS术后颈动脉再狭窄发生率低,且安全性好。
秦世杰谈晓牧耿小坤徐芳赵明哲朱倩
关键词:支架置入术阿托伐他汀血管再狭窄
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ET-1和NO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神经内科收入院的缺血性脑卒中且血脂正常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他汀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方法;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1次/d,疗程1个月。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ET-1和NO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修订的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lndex,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ET-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NO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他汀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B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他汀组NIHSS评分下降明显,BI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ET-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清N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他汀组血清ET-1水平明显下降,血清NO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改善血脂正常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患者的预后,且并不依赖于其降脂作用。
侯永革王菁刘萍王俊刚秦世杰刘春生
关键词:卒中血脂阿托伐他汀内皮功能
基于脑灌注分析支架介入术与药物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观察基于脑灌注分析支架介入术与药物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ICA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例症状性ICAS患者,根据入院CT脑灌注成像(CTP)变化分为低灌注组68例与正常灌注组132例。低灌注组行颅内血管介入+双抗药物治疗17例、单纯强化药物治疗31例、介入术后未坚持双抗药物治疗20例,正常灌注组行颅内血管介入+双抗药物治疗23例、单纯强化药物治疗83例、双抗药物治疗26例。治疗前后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6;分别于介入术前及术后3个月行CTP检测脑血流动力学参数;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对神经功能进行评价;记录治疗及随访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200例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血清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接受介入+双抗药物治疗与强化药物治疗患者血清CRP、IL-6水平均较未用强化药物治疗患者低(P均<0.05),介入+双抗药物治疗与强化药物治疗患者血清CRP、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低灌注组介入+双抗药物治疗后脑血流动力学参数较治疗前改善(P均<0.05),而正常灌注组介入+双抗药物治疗后脑血流动力学参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低灌注组中接受介入+双抗药物治疗的患者神经功能mR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较其他两种方法治疗的患者低(P均<0.05),接受介入+双抗药物治疗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种方法治疗的患者(P均<0.05)。结论颅内低灌注ICAS患者宜选择支架介入术+双抗药物治疗,颅内正常灌注ICAS患者宜选择单纯强化药物治疗。
王菁解燕昭刘云娥秦世杰朱倩
关键词:颅内动脉狭窄脑灌注介入治疗药物治疗
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病原菌及血清APN、IL-17表达与感染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究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表达与感染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227例DF患者,其中107例感染患者为感染组,120例为未感染组,另选取12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研究对象血清APN、IL-17表达水平,分析感染组创口分泌物病原菌分布,分析血清APN、IL-17表达水平与感染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107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11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3株(46.90%),革兰阴性菌47株(41.59%),真菌13株(11.50%);三组血清APN水平比较,感染组低于未感染组和对照组,未感染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17水平比较,感染组高于未感染组和对照组,未感染组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感染程度患者血清IL-17水平轻度感染低于中度感染和重度感染,中度感染低于重度感染(P<0.05);血清APN水平轻度感染高于中度感染和重度感染,中度感染高于重度感染(P<0.05);DF感染患者感染程度与血清APN呈负相关,与血清IL-17呈正相关(P<0.05)。结论 DF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且随着感染程度加重,患者血清IL-17表达水平逐渐升高,血清APN表达逐渐降低。
郝青秦世杰曲艺徐芳刘庆利赵萍
关键词:糖尿病足病原菌分布脂联素白细胞介素-17
颅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近远期疗效观察及再狭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分析颅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近远期疗效及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3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8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且行颅内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影像学检查判断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同时随访36个月,评估术后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再狭窄组(21例)和非再狭窄组(57例),对比分析术后发生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所选的78例患者中,手术成功率为94.87%。术前与术后狭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所选的78例患者中,再狭窄率为26.92%;单因素分析结果示:年龄>55岁、有糖尿病史、有高血压病史、置入支架直径≥4.5 mm、hs-CRP>3 mg/L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糖尿病史(OR=3.87,95%CI:1.68~5.37,P=0.043)、有高血压病史(OR=1.81,95%CI:0.23~2.06,P=0.037)、置入支架直径≥4.5 mm(OR=1.41, 95%CI:0.61~2.48,P=0.003)、hs-CRP> 3 mg/L(OR=5.01,95%CI:1.26~8.04,P=0.016)是颅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颅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手术成功率高,近期疗效确切,但其远期预后并不理想,有糖尿病史、有高血压病史、置入支架直径≥4.5 mm、hs-CRP> 3 mg/L均是颅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合理的干预,可以有效控制颅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风险。
王菁解燕昭刘云娥秦世杰朱倩
关键词:支架置入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近远期疗效
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50例脑卒中病人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志愿者50名作为对照组。记录观察者各个时期白细胞介素6(IL-6)、雌激素(E2)、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统计并分析其与病人预后的关系。结果两组IL-6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明显(F=11.50,P=0.003;F=4.78,P=0.035;F=5.45,P=0.027)。观察组在急性期IL-6水平逐渐升高,恢复期逐渐降低,在发病30 d IL-6恢复正常,与对照组IL-6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E2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明显(F=11.45,P=0.003;F=4.56,P=0.032;F=5.78,P=0.024)。观察组在急性期E2水平逐渐降低,恢复期逐渐升高,在发病30 d左右E2恢复正常,与对照组E2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hs-CRP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明显(F=11.45,P=0.003;F=4.56,P=0.032;F=5.78,P=0.024)。观察组在急性期hs-CRP水平升至逐渐降低,恢复期逐渐升高,在发病30 d左右hs-CRP恢复正常,与对照组hs-CRP无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IL-6、E2、hs-CRP与脑卒中预后明显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E2、hs-CRP水平变化与病人预后明显相关,可有效反映病人预后以及恢复的干预效果,但其具体机制尚未研究清楚,尚待进一步研究。
秦世杰徐芳赵明哲朱倩黄继红
关键词:脑卒中炎症因子预后
三甲医院医务工作者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医务工作者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体检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医务工作者1564例,其中男性555例,女性1009例,年龄范围24~65岁,平均年龄(43.4±11.77)岁。回顾分析入选者体检资料。结果入选者共1564例,冠心病164例,46~60岁(18.46%)、男性(12.61%)以及医生(14.26%)冠心病发病率较高。肥胖(OR=1.268,95%CI:1.011~1.56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OR=1.928,95%CI:1.478~2.559)、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OR=1.378,95%CI:1.045~1.981)、高胆固醇血症(OR=1.568,95%CI:1.089~2.247)、糖尿病(OR=2.345,95%CI:1.526~3.677)、吸烟史(OR=2.239,95%CI:1.460~3.329)、缺乏运动(OR=2.044,95%CI:1.001~2.824)均为医院医务工作者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缺乏运动是医院医务工作者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危险因素的控制。
徐芳秦世杰郝青王艳芳
关键词:医务工作者冠心病
血管内支架介入与药物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介入与药物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55例,依据临床治疗方法分为介入组(23例)与药物组(32例)。介入组采用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药物组采用规范药物治疗,连续随访观察3年。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10 d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大脑中动脉狭窄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搏动指数,采用CT脑灌注成像分析局部脑血流速度(rCBF)、局部脑血容积(r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7 d、1年、3年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10 d PSV、搏动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介入组明显低于药物组[(96±22)cm/s比(136±18)cm/s、(0.85±0.23)比(1. 42±0. 31)](均P <0. 05)。介入组治疗后10 d患侧rCBF、rCBV较治疗前明显增加,MT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 <0. 05);药物组治疗前后患侧rCBF、rCBV、M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介入组治疗后10 d患侧rCBF、rCBV明显高于药物组[(524±102)ml/min比(466±99))ml/min、(23.8±2.9))ml/g比(18.7±2.5)ml/g],MTT明显低于对照组[(3.5±0.8)s比(6.0±1.0)s](均P<0.05)。治疗后3d,介入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药物组[(4.3±2.0)分比(9.1±2. 3)分](P <0. 05);治疗后14 d,2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介入组治疗后7 d、1年、3年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药物组(均P<0.05)。结论颅内动脉支架介入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临床神经缺损症状,扩张血管狭窄段,增加患侧脑组织血液供应,减少临床不良事件发生。
王菁解燕昭刘云娥秦世杰朱倩
关键词:脑梗死血管成形术脑血流动力学
血清PTX-3、Adropin与缺血性卒中发病关系及阿托伐他汀干预临床研究
侯永革王菁秦世杰王俊刚刘萍刘春生
缺血性卒中是临床中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课题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他汀组各60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1/d,疗程3个月。...
关键词: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