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硕

作品数:18 被引量:108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会议论文
  • 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3篇额尔古纳地块
  • 9篇岩浆
  • 8篇岩浆作用
  • 8篇中生代
  • 7篇年代学
  • 7篇锆石
  • 5篇同位素
  • 5篇俯冲
  • 5篇HF同位素
  • 4篇大洋
  • 4篇大洋板块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新元古代
  • 4篇元古代
  • 4篇早中生代
  • 4篇向南
  • 3篇锆石U-PB...
  • 3篇闭合时间
  • 3篇合时间

机构

  • 18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8篇许文良
  • 18篇赵硕
  • 17篇唐杰
  • 14篇李宇
  • 10篇王枫
  • 4篇郭鹏
  • 3篇张一涵
  • 3篇孙晨阳
  • 3篇王伟
  • 1篇王子进
  • 1篇王志伟
  • 1篇丁磊磊

传媒

  • 3篇中国矿物岩石...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第七届构造地...
  • 1篇2014年中...
  • 1篇中国矿物岩石...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额尔古纳地块下部陆壳的增生与再造过程:来自中生代花岗岩中锆石Hf同位素组成的证据
<正>中亚造山带作为全球典型的增生型造山带(Jahn et al.,2000;Yakubchuk,2002,2004;Xiao et al.,2003,2004),是揭示大陆地壳增生与再造过程的理想场所。中国东北处于中亚...
孙晨阳许文良唐杰李宇赵硕
额尔古纳地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锆石U-Pb年代学证据被引量:23
2016年
本文拟在研究区确定新元古代岩浆作用期次,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从岩浆活动的角度制约额尔古纳地块的构造属性,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额尔古纳地块新元古代侵入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研究区内6个代表性侵入岩中的锆石大部分呈自形一半自形晶,显示出典型的岩浆生长环带或条痕状吸收的特点,暗示其为岩浆成因。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及本文测年结果,可将额尔古纳地块上新元古代岩浆作用划分为七期:①~927Ma的碱长花岗岩;②~890Ma的二长花岗岩;③~851Ma的正长花岗岩;④~830Ma的正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⑤~790Ma的双峰式火成岩(包括辉长岩、辉长闪长岩、碱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⑥~762Ma的花岗闪长岩;⑦~737Ma的正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这些新元古代侵入岩的发现表明额尔古纳地块上存在前寒武纪地质体。结合全球岩浆构造热事件,可以判定额尔古纳地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应是对Rodinia超大陆演化的响应,并且这些岩浆事件可以同图瓦一蒙古地块和中蒙古地块上发育的同期岩浆事件相对比,这暗示额尔古纳地块与西伯利亚克拉通南缘的这些微陆块具有亲缘性。
赵硕许文良王枫王伟唐杰张一涵
关键词:额尔古纳地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锆石U-PB年龄
额尔古纳地块早中生代岩浆作用:对蒙古-鄂霍茨克大洋板块向南俯冲历史的制约
<正>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在东亚大陆形成与演化的历史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对于晚二叠世之后蒙古-鄂霍茨克大洋板块是否存在向南俯冲一直存在争议(Zorin,1999)。本文通过对位于缝合带东南侧的额尔古纳地块上早中生代...
唐杰许文良王枫赵硕李宇
额尔古纳地块“新元古代”佳疙瘩组的形成时代:来自锆石U-Pb年代学的制约
古纳地块上的佳疙瘩组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一套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精确同位素年代学资料,佳疙瘩组的时代归属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鉴于此,本文采集了佳疙瘩组的6个火山岩、1个石英片岩和1个黑云母片岩样品,并分别进...
赵硕许文良唐杰李宇郭鹏
关键词:额尔古纳地块岩体结构
蒙古—鄂霍茨克洋的闭合时间:来自白云母花岗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证据
中国东北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该区古生代期间以各个微陆块之间的拼合(自西向东包括额尔古纳地块、兴安地块、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佳木斯地块和兴凯地块)以及古亚洲洋的最终闭合为特征(Xu et al.,2013;Li et ...
李宇许文良王枫唐杰赵硕
文献传递
孙吴地区中侏罗世白云母花岗岩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对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时间的限定被引量:73
2015年
本文对孙吴地区白云母花岗岩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确定其形成时代、岩石成因,从而揭示区域构造背景。孙吴地区白云母花岗岩中的锆石均呈半自形-自形,振荡生长环带明显,暗示其岩浆成因。测年结果显示,白云母花岗岩形成于168Ma,为中侏罗世岩浆事件的产物。岩体具有高硅(Si O2=74.61%~80.16%)、富铝(Al2O3=10.59%~13.90%)、贫铁(Fe2O3=0.11%~0.3%)等特征,在化学上属于准铝质-过铝质(A/CNK=0.97~1.13)系列。孙吴地区白云母花岗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s)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s)和高场强元素(HFSEs)。锆石的εHf(168Ma)=+7.53^+11.66,二阶段的模式年龄(tDM2)变化于595~966Ma之间。上述特征表明,孙吴地区中侏罗世白云母花岗岩的岩浆起源于新增生加厚陆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结合在大兴安岭与小兴安岭衔接地区变质杂岩和冀北-辽西地区区域性地层不整合面的存在,表明大兴安岭西坡-冀北-辽西地区中侏罗世经历了一次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有关的陆壳加厚过程。因此,研究区内中侏罗世白云母花岗岩的形成应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过程中的陆-陆碰撞作用有关,而与古环太平洋向欧亚大陆的俯冲作用无关,其形成时代也限定额尔古纳地块西北部蒙古-鄂霍茨克洋的闭合时间应为中侏罗世。
李宇丁磊磊许文良王枫唐杰赵硕王子进
关键词:中侏罗世年代学地球化学
额尔古纳地块J3—K1岩浆作用及其变形历史:对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晚中生代构造演化的制约
<正>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和古太平洋板块之间,在东亚大陆中生代的形成演化历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沿着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的两侧分布着早中生代钙碱性火山岩和花岗岩带,表明蒙古—鄂霍茨克洋在早中生...
唐杰许文良王枫赵硕李宇
文献传递
额尔古纳地块“新元古代”佳疙瘩组的形成时代:来自锆石U-Pb年代学的制约
额尔古纳地块上的佳疙瘩组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一套前寒武纪变质岩系。该套地层最初由宁奇生等人在额尔古纳右旗佳疙瘩村附近建立,由于缺乏标准生物化石资料,只依据区域变质程度和变形特点将其时代归为了元古代(宁奇生等,1959)。之后...
赵硕许文良唐杰李宇郭鹏
文献传递
额尔古纳地块早中生代岩浆作用:对蒙古-鄂霍茨克大洋板块向南俯冲历史的制约
唐杰许文良王枫王伟赵硕张一涵
额尔古纳地块早中生代岩浆作用:对蒙古-鄂霍茨克大洋板块向南俯冲历史的制约
<正>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在东亚大陆形成与演化的历史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对于晚二叠世之后蒙古-鄂霍茨克大洋板块是否存在向南俯冲一直存在争议(Zorin,1999)。本文通过对位于缝合带东南侧的额尔古纳地块上早中生代...
唐杰许文良王枫赵硕李宇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