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志维

作品数:10 被引量:24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学成
  • 4篇化学成分
  • 4篇活性
  • 3篇抑菌
  • 3篇化合物
  • 3篇化学成分研究
  • 2篇担孢子
  • 2篇抑菌活性
  • 2篇胚轴
  • 2篇孢子
  • 2篇霉菌
  • 2篇木榄
  • 2篇菌素
  • 2篇类化
  • 2篇类化合物
  • 2篇黑穗病
  • 2篇甘蔗
  • 2篇甘蔗黑穗病
  • 2篇阿维
  • 2篇阿维菌

机构

  • 9篇广西科学院
  • 5篇广西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华...
  • 2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广西海洋研究...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0篇苏志维
  • 8篇高程海
  • 4篇何碧娟
  • 3篇陈波
  • 3篇李菲
  • 2篇龙彬
  • 2篇何小英
  • 2篇颜栋美
  • 2篇余炼
  • 2篇邱声祥
  • 1篇文良娟
  • 1篇易湘茜
  • 1篇李小群

传媒

  • 3篇广西科学院学...
  • 2篇中药材
  • 1篇广西科学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树木榄胚轴中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红树木榄胚轴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重结晶、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分析和文献对照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红树木榄胚轴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β-(Z)-coumaroyllupeol(1)、dioslupecin(2)、胆甾醇(3)、menisdaurillide(4)、aquilegiolide(5)、催吐萝芙木醇(6)、roseosideⅡ(7)。结论:其中,化合物1、2、4~7为首次从该种红树中分离得到。
易湘茜高程海龙彬苏志维余炼何碧娟
关键词:木榄胚轴化学成分
阿维菌素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阿维菌素类衍生物,它是从花柳珊瑚(Anthogorgia caerulea)中提取分离得到,命名为5‑O‑二甲基‑25‑二(1‑甲基丙基)‑25‑(1‑甲基丁基)阿维菌素A<Sub>la</Sub>。试验...
高程海余练李菲苏志维何小英
红树木榄胚轴中芳香环类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通过多种现代分析手段,探究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胚轴中芳香环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现代柱色谱、凝胶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对木榄胚轴中芳香环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运用波谱分析和文献对照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木榄胚轴中分离鉴定了7个芳香环类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methyl caffeate(3)、原儿茶酸甲酯(4)、异香兰酸(5)、4-羟基苯甲酸(6)、4-甲氧基苯乙酸(7)。【结论】化合物1~7均是首次从该种海洋植物中分离得到。
高程海龙彬苏志维余炼颜栋美文良娟何碧娟
关键词:木榄胚轴
海芒果可培养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抑制海洋鱼类致病菌活性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研究红树植物海芒果Cerbera manghas L.及其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及其代谢产物抑制鱼类致病菌的生物活性。【方法】采用纯培养法分离并基于16S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法对分离得到的细菌进行多样性研究,采用滤纸片法研究其抑制海洋鱼类致病菌的生物活性。【结果】从海芒果及其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得到15株可培养细菌,采用16S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后发现,这些菌分属于2个大的细菌发育类群:厚壁菌门(Firmicutes,占比为53%)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占比为47%),其中4株为芽孢杆菌属,6株为链霉菌属。活性研究发现,所有测试菌株对3种海洋鱼类致病弧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VT86(Kitasatospora paranensis),V139-2(Streptomyces luteireticuli),V140-2(Streptomyces jiujiangensis),VT19(Streptomyces orinoci),VT113(Streptomyces niveiscabiei)这5株菌的抑菌效果较好,以VT86(K.paranensis)抑菌活性最好。【结论】红树植物海芒果及其根际土壤中的细菌丰富多样,部分细菌具有抑制海洋鱼类致病菌生长的生物活性,具有开发成新型抑制鱼类致病菌药物的潜力。
李小群李菲李家怡颜栋美苏志维高程海
关键词:可培养细菌系统发育分析抑菌活性
海洋来源阿维菌素类化合物及其抗污损活性应用研究
苏志维余炼高程海
双肾藤茎枝甾体类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
2015年
【目的】系统研究药用植物双肾藤(Bauhinia glaucasubsp.hupehana)茎枝的化学成分,明确其药用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聚酰胺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等分离技术,从双肾藤茎枝中分离甾体类单体化合物,运用理化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双肾藤茎枝分离获得6个甾体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4R)-5α-豆甾烷-3,6-二酮(1)、(22E,24R)-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2)、(24R)-5α-豆甾-4-en-3,6-二酮(3)、豆甾烷-4-烯-3-酮(4)、β-谷甾醇(5)、胡萝卜苷(6)。【结论】从双肾藤中分离获得的甾体类化合物包括甾醇、甾酮和甾体苷,其中化合物1和2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苏志维陈波何碧娟高程海王一兵马仲辉
关键词:甾体类化合物分离纯化
双肾藤根抑菌成分的筛选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筛选与研究双肾藤根中具有抗菌作用的活性成分。方法:以活性追踪为指导,采用重结晶、硅胶、ODS及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并结合文献数据鉴定结构,进一步通过改良的刃天青显色法评价所得单体的抗菌作用。结果:从双肾藤根中分离鉴定得到13个多酚类化合物,分别为:木犀草素(1)、7,3',4'-三羟基黄酮(2)、3-methoxyfisetin(3)、(S)-5,7,3',5'-四羟基二氢黄酮(4)、2-(S)-7,3',5'-三羟基二氢黄酮(5)、(2R,3R)-5,7,3',5'-四羟基二氢黄酮醇(6)、(2R,3R)-7,3',4'-三羟基二氢黄酮醇(7)、aromadendrin(8)、3-甲氧基槲皮素(9)、儿茶素(10)、(+)-catechin-(5,6-bc)-4β-(4″-hydroxyphenyl)-dihydro-2(H)-pyranone(11)、3,4,10-trihydroxy-5-H-isochromeno[4,3-b]chromen-7-one(12)、(2S)-5-羟基-6-甲基二氢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苷(13)。化合物1~13对志贺氏痢疾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4种供试菌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MIC值在62.5~500μg/m L之间。结论:其中,化合物11~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对志贺氏痢疾杆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苏志维马仲辉高程海王一兵陈波邱声祥
关键词:多酚类化合物抗菌活性
红树植物卤蕨地上部分提取物的生物活性初报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红树植物卤蕨(Acrostichum aureum)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部位萃取物对我国3种高发性肿瘤细胞株(MCF-7,A549,HepG2)和3种微生物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 Rosenbach、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其对所选3种人肿瘤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采用改良的刃天青显色法,测定对3种微生物菌株的体外抗菌作用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卤蕨地上部分的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对所选人肿瘤细胞株和微生物菌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生长抑制作用,其中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对3种细胞株具有很好的细胞毒活性,IC50值均低于20μ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痤疮丙酸杆菌的MIC分别为125μg/mL、125μg/mL、62.5μg/mL;正丁醇萃取部位的细胞毒活性和抑菌作用次之;石油醚萃取部位和水层对所选细胞株和菌株几乎不表现抑制作用。【结论】卤蕨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具有较好的细胞毒活性和抑菌作用,值得进行进一步活性追踪、分离纯化,以期获得具有药用价值的活性先导化合物。
苏志维马仲辉梁益其何碧娟陈波
关键词:提取物细胞毒活性抑菌活性
阿维菌素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阿维菌素类衍生物,它是从花柳珊瑚(Anthogorgia caerulea)中提取分离得到,命名为5‑O‑二甲基‑25‑二(1‑甲基丙基)‑25‑(1‑甲基丁基)阿维菌素A<Sub>la</Sub>。试验...
高程海余练李菲苏志维何小英
文献传递
鸦胆子果实的化学成分研究(英文)被引量:6
2013年
为了解鸦胆子(Brucea javanica)的化学成分,从鸦胆子果实中分离得到13个已知化合物,经波谱学分析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醛(1),对羟基苯甲酸(2),3,4一二羟基苯甲酸(3),3,4一二羟基苯甲酸甲酯(4),没食子酸(5),丁香酸(6),二氢阿魏酸(7),毛地黄黄酮(8),angophorol(9),2β,6β,9β-trihydroxyclovane(10),硬脂酸(11),β-符甾醇(12)和β-胡萝卜苷(13)。化合物2,4,6~10均系从鸦胆子果实中首次分离得到。
苏志维邱声祥
关键词:鸦胆子酚性化合物脂肪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