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鹏

作品数:18 被引量:149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脊髓
  • 7篇脊髓损伤
  • 4篇颈椎
  • 4篇骨折
  • 3篇液相色谱
  • 3篇液相色谱法
  • 3篇张量成像
  • 3篇色谱
  • 3篇色谱法
  • 3篇相色谱
  • 3篇高效液相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3篇大鼠脊髓
  • 3篇大鼠脊髓损伤
  • 2篇腰骶
  • 2篇植骨
  • 2篇人脐
  • 2篇人脐带
  • 2篇人脐带间充质...
  • 2篇伤患者

机构

  • 12篇首都医科大学...
  • 9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承德医学院附...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18篇赵鹏
  • 12篇陈学明
  • 9篇许崧杰
  • 8篇刘亚东
  • 6篇冯世庆
  • 5篇袁鑫
  • 5篇崔利宾
  • 4篇彭如臣
  • 3篇焦新旭
  • 3篇高森
  • 3篇李正翔
  • 3篇张彦文
  • 3篇魏志坚
  • 3篇王颖
  • 2篇于振山
  • 2篇张衍军
  • 2篇房志仲
  • 2篇唐本强
  • 2篇张殿平
  • 2篇王彦辉

传媒

  • 4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磁共振成像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5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神经在keyhole入路后路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中的尸体解剖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通过模拟keyhole入路后路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研究颈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的局部解剖关系。方法选用6具福尔马林浸泡的成人尸体颈椎标本,模拟keyhole入路后路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去除椎旁肌肉等软组织以暴露“V”点。以“V”点为中心,5 mm为半径设定keyhole范围。测量双侧C_(3~4)到C_(6~7)骨质厚度范围及keyhole范围内颈神经根与周围组织解剖关系。结果C_(3~4)到C_(6~7)上位椎板下缘的骨质厚度、下位椎板上缘的骨质厚度、关节突骨质厚度的数值范围分别为5.11~5.69 mm、5.09~5.42 mm、7.15~8.81 mm。C_(5~6)和C_(6~7)硬膜显露的长度明显大于C_(3~4)和C_(4~5);C_(6)和C_(7)神经根与硬膜间的距离明显大于C_(4)和C_(5)神经根;C_(3~4)至C_(6~7)“V”点距硬膜距离各节段逐渐增加;C_(5~6)和C_(6~7)“V”点距神经根距离明显大于C_(3~4)和C_(4~5)节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所描述的keyhole入路对于颈椎神经根减压是适合的。C_(5~6)和C_(6~7)应适当多去除“V”点外侧关节突骨质,以便更好避开硬膜及显露神经根。
许崧杰陈学明赵鹏景鹏刘丽高艳
关键词:颈神经根KEYHOLE
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在熟地黄质量稳定性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在熟地黄质量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方法:采用LC-10A HPLC仪,依利特Betasil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醋酸,检测波长为320 nm,柱温为25℃,流速为1 ml/min,进样量为5μl,梯度洗脱。结果:清蒸和酒炖熟地黄的指纹图谱分别有12个和13个特征峰,2种样品的共有模式图谱相似度较好,质量稳定性高。结论:HPLC指纹图谱法是研究熟地黄质量稳定性的有效手段。
高森李正翔赵鹏王兵涛房志仲张彦文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熟地黄稳定性
早期诊治肌萎缩型颈椎病1例报道被引量:2
2019年
肌萎缩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amyotrophy,CSA)是一种主要累及上肢运动功能而伴或不伴有感觉障碍的颈椎病,称为Keegan型颈椎病[1]。由于该病发病率低,容易漏诊、误诊,易延误病情[24]。Tauchi等[5]的研究结果显示严重CSA术后恢复不佳。相反,早期诊治可获得良好的疗效[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于2018年3月15日收治近端型肌萎缩型颈椎病患者1例,疗效满意,汇报如下。
吴启超张文凯许崧杰赵鹏祁文龙陈学明
关键词:肌萎缩型颈椎病上肢运动功能早期诊治疗效满意
HIV-1反式转录激活因子介导的脂质体在脊髓损伤大鼠体内分布的靶向性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HIV-1反式转录激活因子(trans-activator transcription,TAT)介导的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在脊髓损伤大鼠体内分布的靶向性。方法:构建HIV-1 TAT介导的纳米脂质体,外接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作为标记。取8周龄雌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30只,每组分为未损伤、伤后24h及伤后1周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各10只。每组20只采用Impactor ModelⅡ打击建立T10脊髓损伤模型。Ⅰ组每个时间点尾静脉注射外接TAT的脂质体(9μg/ml,500μl),Ⅱ组尾静脉注射不接TAT的脂质体(9μg/ml,500μl)。注射后1h取出T7~L1节段脊髓组织,冰冻组织切片暗视野下观察脂质体在脊髓组织中的分布情况。结果:Ⅰ组未损伤、伤后24h及伤后1周均在脊髓内部观察到FITC标记的脂质体,但未损伤脊髓中脂质体未进入神经元,伤后24h及伤后1周脂质体在损伤中心神经元中聚集,伤后24h距离损伤中心近端1.5cm处和远端1.5cm处神经元中脂质体的FITC荧光平均光密度(AOD)明显小于损伤中心(P〈0.05)。Ⅱ组在未损伤脊髓及伤后1周脊髓损伤中心区未观察到脂质体,伤后24h在脊髓损伤中心区观察到脂质体在神经元中聚集。两组伤后24h脊髓损伤中心AOD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外接TAT的脂质体可以穿过大鼠正常的血脊髓屏障进入脊髓内部,并且具有进入受损脊髓组织神经元的靶向特异性。
魏志坚冯世庆张大鹏王颖赵鹏焦新旭常津王汉杰
关键词:脊髓损伤脂质体血脊髓屏障靶向
年龄≥80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1
2020年
目的:探讨年龄≥80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5年11月~2019年6月收治的236例(344节椎体)年龄≥80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急性、亚急性、慢性)、有无外伤、伤椎位置(中胸段、下胸段、腰椎)、有无椎体皮质连续性中断、有无裂隙征、骨折形态(楔形、双凹、压缩)、骨折程度(轻度、中度、重度)、椎体后壁皮质是否突入椎管、是否发现椎基底静脉孔、穿刺方式(单侧、双侧)、骨水泥形态(弥散样、团块样)、骨水泥量、骨水泥渗漏类型。骨水泥渗漏类型分为:经椎基底静脉型(B型),经骨皮质型(C型)、经椎体节段静脉型(S型)。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各因素与各骨水泥渗漏类型的关系。结果:B型渗漏率28.5%(98/344);C型渗漏率24.4%(84/344);S型渗漏率34.3%(118/3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B型渗漏相关的因素(P<0.05)为骨水泥形态、是否发现椎基底静脉孔;与C型渗漏相关的因素(P<0.05)为有无椎体皮质连续性中断;与S型渗漏相关的因素(P<0.05)为骨水泥形态、是否发现椎基底静脉孔、裂隙征、骨折程度、椎体后壁皮质是否突入椎管、性别。结论:年龄≥80岁患者,不同类型骨水泥渗漏有各自的危险因素;分析骨水泥渗漏危险因素,或有助于降低渗漏发生率。
崔利宾唐本强王彦辉许崧杰袁鑫刘亚东赵鹏陈学明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颈髓的弥散张量成像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定量分析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可行性。方法对15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患者组)和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常规MRI和DTI扫描,分别测量各向异性分数(FA)和表观弥散系数(ADC)。结果患者组FA为(0.475±0.109),ADC为(1.438±0.252)×10-3mm2/s。对照组FA为(0.604±0.096),ADC值为(1.371±0.280)×10-3mm2/s。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FA降低(P<0.05),ADC无显著性差异(P=0.267)。纤维束示踪成像(FT)显示,患者组颈髓白质纤维束不同程度受压凹陷、扭曲、减少、稀疏甚至断裂。结论 DTI能够敏感地发现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FT能直观显示颈髓白质纤维束的细微损伤,为颈髓损伤程度的临床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赵鹏陈学明刘亚东彭如臣张殿平
关键词: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弥散张量成像各向异性分数纤维束示踪成像
初级感觉神经元外周突预损伤促进受损中枢突修复的机制
2015年
目的 通过Microarray技术寻找环磷酸腺苷(cAMP)表达上调的机制.方法 利用Microarray技术和生物信息分析方法,寻找与初级感觉神经元外周突预损伤促进中枢突损伤修复有关的关键微小RNA(miRNA,miR),并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技术、Western blot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反义miRNA寡核苷酸抑制剂和咯利普兰[磷酸二酯酶4A(PDE4A)抑制剂]等技术进行验证.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预损伤组背根神经节cAMP在各时间均有升高,而后索损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损伤组NF-200累计吸光度值(79 473.86 ±2018.15)明显高于后索损伤组(89 623.43±1 984.6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预损伤组和后索损伤组共有681个miRNA发生表达变化,预损伤组miR-139-5p在脊髓后索损伤后4h、3d和7d明显上调,而14 d开始下降.与对照组比较预损伤组各时间点PDE4A m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DE4A蛋白含量在脊髓后索损伤后4h、3d和7d下降.培养基中加入AMO-139抑制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miR-139-5p后PDE4A蛋白含量较未加入AMO-139的背根神经节神经元高.加入咯利普兰的背根神经节神经元轴突较空白神经元明显延长,而在加入咯利普兰的同时加入AMO-139则轴突长度与空白神经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级感觉神经元外周突预损伤使miR-139-5p上调,通过抑制PDE4蛋白的表达导致神经元内cAMP含量上升进而促进中枢突损伤修复.
陈学明张衍军赵鹏刘亚东冯世庆
关键词:脊髓损伤微小RNA环磷酸腺苷
不同浓度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疗效。[方法]利用NYU Impactor model-Ⅱ打击器制作大鼠T10 SCI模型,分组为: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DMEM实验对照组(A组)、1×104HUCMSCs移植组(B组)、1×105HUCMSCs移植组(C组)和1×106HUCMSCs移植组(D组),每组20只。对各组实验动物SCI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行为学评分(BBB评分),并以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及生物素葡聚糖胺(BDA)顺行示踪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染色观察SCI处轴突再生情况。[结果]与实验对照组相比,HUCMSCs移植能促进SCI后轴突再生,改善大鼠后肢功能恢复。D组优于其他组,各组间BBB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F-200免疫荧光染色累积光密度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UCMSCs在体内可向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分化,促进SCI后轴突再生和肢体功能恢复。
赵鹏冯世庆王颖魏志坚焦新旭
关键词:脊髓损伤细胞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HPLC法测定红卫蛇药片中4种成分的含量
2015年
目的:建立测定红卫蛇药片中薯蓣皂苷元、黄独乙素、鬼臼毒素和山柰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流速为1.0 ml/min;薯蓣皂苷元和黄独乙素的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67∶33∶0.5,V/V/V),检测波长为305 nm;鬼臼毒素和山柰素的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1 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55∶40∶5,V/V/V),检测波长为360 nm。结果:薯蓣皂苷元和黄独乙素的进样量分别在0.109 4~2.188 0、0.328 6~6.572 0μg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5、0.999 2);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1%;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01%、97.14%,RSD分别为1.01%、0.79%(n=6)。鬼臼毒素和山柰素的进样量分别在0.159 8~3.196 0、0.033 4~0.668 0μg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3、0.999 7);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1%;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04%、96.87%,RSD分别为1.59%、1.19%(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红卫蛇药片的质量控制。
高森李正翔张彦文齐春胜赵鹏房志仲
关键词:薯蓣皂苷元鬼臼毒素山柰素高效液相色谱法
miR-20a-3p靶向STAT3调控大鼠脊髓损伤轴突修复
2019年
目的探索Wistar大鼠脊髓损伤后损伤局部微环境发生改变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寻找起关键调控作用的微RNA。方法 15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3)和脊髓损伤组(n=12)。脊髓损伤组根据取材时间分为4 h、3d、7 d、14 d四个组,每组3只。使用Microarray 3.0芯片检测脊髓损伤大鼠损伤局部发生改变的微RNA,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论证发挥关键调控作用的微RNA,进行靶基因预测。运用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技术检测miR-20a-3p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信号传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TAT)3表达量,并分析各组中靶蛋白与目标微RNA表达变化趋势相关性。在神经元中抑制关键候选微RNA,并使用免疫荧光观察靶蛋白表达与轴突生长的关系。结果脊髓损伤标本中miR-20a-3p特征性上调明显。生物信息分析结果显示,STAT3可为miR-20a-3p的靶基因,与其趋势相反。细胞实验结果显示,miR-20a-3p抑制组与对照组相比轴突延长。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iR-20a-3p抑制组STAT3蛋白表达显著上调。结论脊髓损伤后miR-20a-3p通过调节其序列互补靶基因STAT3表达量来影响神经元轴突的生长。miR-20a-3p上调导致STAT3下调,抑制miR-20a-3p,可促进神经元轴突的再生。
张衍军王志杰王天仪陈学明崔利宾许崧杰袁鑫刘亚东赵鹏吴启超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元微RNA治疗靶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