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伸
-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输液方式对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大鼠复苏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观察不同输液方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n=12),麻醉后A组(对照组)给予股动、静脉置管,不行放血、断尾及补液.B、C、D三组大鼠给予动、静脉置管后行放血和回输使平均动脉压(MAP)=40mmHg,后切除3/4的鼠尾造成活动性出血,维持MAP=35~40mmHg 60min,作为失血性休克模型.液体复苏期60min,用乳酸林格氏液(LR)和6%羟乙基淀粉(6%HES130/0.4)做为复苏液体静脉输注:B组(限制输液组)通过输注复苏液体维持MAP在60mmHg左右;C组(开放输液组)通过输注复苏液体维持MAP在100mmHg以上;D组(无输液组)在断尾处止血前不予任何液体.3组休克大鼠在随后的60min急救期接受结扎止血和适量的输血和液体输注.液体复苏结束后取动脉血测定血色素(Hb)、红细胞压积(Hct)和碱剩余(BE).结果 4组大鼠体重、体温、MAP、心率(HR)等基础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大鼠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输液量高于B、D组;各休克组动物复苏后血Hb、Hct水平和BE低于对照组,C组BE值、Hct和Hb均低于B组(P均<0.01),D组Hct和Hb低于B组(P均<0.01),D组BE值高于B组(P<0.01).结论 大鼠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采用限制输液方式(维持MAP=60mmHg)有利于减少活动性出血、减轻血中BE值的降低,从而改善复苏效果.
- 屈伸陈易汤翠翠
- 关键词:碱剩余
- 应用头皮神经阻滞对神经外科加速康复外科患者在幕上肿瘤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头皮神经阻滞对神经外科加速康复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符合ERAS标准的择期开颅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2组,1组患者接受全静脉麻醉(K组),另1组患者接受头皮神经阻滞联合全静脉麻醉(S组),每组30例。K组不进行头皮神经阻滞。S组在诱导后上头架前15 min行头皮神经阻滞。比较观察2组患者诱导前15min(T_(1))、诱导后(T_(2))、上头架(T3)、切头皮即刻(T_(4))、剪硬膜(T5)、术中(T6)、缝皮时(T_(7))、出手术室时(T_(8))各时间点的MAP、HR,以及T_(1)、T_(4)、T_(7)时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β-内啡肽的水平,T_(1)、T_(4)、T_(7)、T_(8)时血糖水平。记录6 h、12 h和24 hVAS评分。结果S组T_(4)、T_(7)、T_(8)时血糖水平均低于K组(P<0.05)。2组患者T_(1)时皮质醇和去甲肾上腺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_(4)和T_(7)时,S组均显著低于K组(P<0.05)。S组6 h、12 h、24 h VAS评分均低于K组(P<0.05)。结论在加速康复手术方案下行开颅手术的患者进行头皮神经阻滞可以显著降低手术操作引起的应激反应,且能降低术后急性疼痛程度,提高了术后24 h恢复质量,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屈伸马婷陈易王建珍王志华
-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应激反应
- 液体复苏方式对休克大鼠肠屏障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观察不同液体复苏方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屏障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均分为4组,麻醉后右侧股动、静脉置管。3组休克大鼠在随后的60 min急救期接受输血输液等救治后拔除导管、缝合后回笼。液体复苏后24 h各组大鼠取标本备检测,分光光度法测小肠及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肠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测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复苏后24 h,B组血浆DAO活性与C组相比显著较低(P<0.05),而肠组织DAO显著增高(P<0.05)。各休克组大鼠细菌移位发生率、肠组织TNF-α生成量、NO含量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B组大鼠肠组织TNF-α生成量、NO含量均低于C组(P<0.05)。结论对失血性休克大鼠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有利于减少肠组织TNF-α及NO生成,减轻肠黏膜屏障损伤,从而降低细菌移位的发生。
- 屈伸孟尽海倪新莉朱虹
-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肠屏障功能炎性反应
- 术后恢复质量评估量表评价术后认知功能的研究被引量:18
- 2015年
- 目的探讨术后恢复质量评估(PQRS)量表新认知评价体系对术后认知功能评估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年龄≥18岁择期行全麻手术患者369例,于术前1d、术后1d、3d及7d分别采用PQRS量表新旧认知评价体系评估认知功能。术后7d内任意时点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者分为POCD组。记录患者一般情况、术前合并症及手术类型,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新旧体系下术后1d、3d及7dPOCD发生率分别为14.36%、10.57%、8.40%和36.04%、27.91%、23.04%。新认知评价体系下POCD发生率在术后1d、3d及7d均明显低于旧认知评价体系(P<0.01)。与非POCD组比较,POCD组术前合并高血压患者比例、ASA分级、躁动发生率明显增高,受教育程度明显降低,年龄明显增大,麻醉时间明显延长(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苏醒期躁动以及麻醉时间≥120min为POCD危险因素。结论 PQRS量表新认知评价体系下术后早期POCD发生率显著下降,但年龄、苏醒期躁动以及较长的麻醉时间仍是POCD的重要危险因素。
- 陈易屈伸李永菊倪新莉
- 关键词: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 自制咽喉喷药器在喉镜引导下清醒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清醒气管插管前使用自制咽喉喷药器行气道表面麻醉的效果。方法将欲行清醒气管插管的40例患者分为环甲膜穿刺给药组(Ⅰ组)和自制咽喉喷药器组(Ⅱ组),行气道表面麻醉。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在严重呛咳、损伤出血及术后咽痛的发生率较少;其NRS(数字分级法)评分也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醒气管插管时应用自制咽喉喷药器行声门及气管表面麻醉,联合应用视频喉镜可获得满意的表面麻醉,适用于清醒气管插管的患者,可减少插管相应的并发症。
- 屈伸朱虹陈易
- 关键词:视频喉镜清醒气管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