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秋艳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自噬
  • 1篇蛋白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物质
  • 1篇行为学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溶酶
  • 1篇溶酶体
  • 1篇转基因
  • 1篇转基因小鼠
  • 1篇小鼠
  • 1篇小鼠行为学
  • 1篇基因
  • 1篇阿尔茨海默病
  • 1篇阿尔茨海默症
  • 1篇TAU
  • 1篇TAU蛋白
  • 1篇病理

机构

  • 2篇深圳大学

作者

  • 2篇陈琛
  • 2篇宋国丽
  • 2篇吴秋艳
  • 1篇温蕾
  • 1篇张中豪
  • 1篇张丽贤

传媒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2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内溶酶体–自噬溶酶体对阿尔茨海默症病理进程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自噬是在细胞受到胞内应激或饥饿条件下,依赖于溶酶体将胞内异常蛋白质以及受损细胞器降解的过程。内体是由细胞内吞形成的单层膜结构细胞器,它可以内吞进入细胞的异常蛋白质将其送入自噬体或通过内溶酶体–自噬溶酶体途径降解。由于自噬体与内体在形态与功能上相互联系又有相似之处,从而构成内溶酶体–自噬溶酶体系统。在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的神经元中,两种异常蛋白质[β淀粉样物质(βamyloid,Aβ)和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可以通过内溶酶体–自噬溶酶体系统清除;而当此系统功能受阻时,神经元中出现异常自噬体与内体形成的颗粒空泡变性体,导致AD病理改变加重。因此,内溶酶体–自噬溶酶体在阿尔茨海默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提示,对内溶酶体–自噬溶酶体系统的调控可能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提供新靶点和方向。
吴秋艳陈琛宋国丽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症自噬TAU蛋白
APP/Tau/PS1三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行为学、炎症反应及自噬水平的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观察各月龄淀粉样前体蛋白/Tau蛋白/早老蛋白-1(APP/Tau/PS1)三转基因小鼠的行为学特征,并研究随着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病程进展脑内炎症水平及自噬水平的变化。 方法 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对不同月龄三转基因AD小鼠空间探索和记忆能力进行检测。利用免疫组织荧光染色技术检测小鼠脑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及分布。Westem blotting检测不同月龄小鼠海马组织GFAP和白细胞共同抗原(CD4S)及自噬水平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表达水平的变化。 结果 (1)Morris水迷宫检测结果提示:随着月龄的增加,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显著增加。与2月龄小鼠相比,6月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开始显著增高,12月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最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月龄增加,各月龄小鼠跨越原平台次数呈递减趋势,在原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也显著降低。(2)免疫组织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提示:与野生型4月龄小鼠相比,8、12月龄小鼠海马区GFAP表达显著增加;同时8月龄较2月龄三转基因小鼠GFAP表达也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月龄三转基因小鼠较4月龄野生型小鼠CD45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月龄开始,三转基因小鼠海马区LC3-Ⅱ/LC3-Ⅰ即显著增高,4月龄时进一步增加,与野生型小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随着疾病的进展,三转基因AD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逐渐下降,炎症反应显著增高,而自噬水平呈现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
陈琛张中豪吴秋艳张丽贤温蕾宋国丽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炎症反应自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