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庭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莱芜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医院感染
  • 1篇整合素
  • 1篇整合素受体
  • 1篇肉瘤
  • 1篇受体
  • 1篇术后
  • 1篇四肢
  • 1篇四肢骨
  • 1篇四肢骨折
  • 1篇肿瘤
  • 1篇肿瘤靶向
  • 1篇肿瘤研究
  • 1篇微创
  • 1篇微创经皮钢板
  • 1篇经皮钢板
  • 1篇抗肿瘤
  • 1篇抗肿瘤研究
  • 1篇患者术后
  • 1篇骨肉瘤
  • 1篇骨折

机构

  • 2篇莱芜市人民医...

作者

  • 2篇蔺伟
  • 2篇李庭
  • 1篇亓会涛
  • 1篇李士光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2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降低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1月10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48例,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52例,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和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下地行走时间、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术后医院感染3例,感染率为6.25%,观察组未发生术后医院感染病例;对照组内固定松动、创口坏死或难愈合发生率分别为4.17%、6.25%,总发生率为27.08%;观察组固定松动、创口坏死或难愈合发生率均为0,总发生率为3.84%,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缩短疗程。
李庭蔺伟李士光亓会涛
关键词:微创经皮钢板四肢骨折医院感染
RGD与细胞穿膜肽共修饰miRNA脂质体的构建及抗肿瘤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制备RGD和细胞穿膜肽TAT共修饰载microRNA-34a脂质体(RGD/TAT-miLPs-34a),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表征,研究脂质体与人骨肉瘤MG63细胞的亲和力和增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RGD/TAT-miLPs-34a;定量细胞摄取实验研究MG63细胞对RGD/TAT-miLPs-34a的摄取效率以及对脂质体摄取的影响因素。定性共聚焦实验观察肿瘤细胞对脂质体的摄取。MTT实验研究RGD/TAT-miLPs-34a对MG63细胞的细胞毒性;构建骨肉瘤异位瘤模型,研究不同脂质体对肿瘤的生长抑制率。结果 MG63细胞在与脂质体共同孵育4h后,RGD/TAT-miLPs-34a组摄取效率为(185.3±17.5)%,TAT-miLPs-34a组为(67.5±8.6)%,RGD-miLPs-34a组为(82.7±9.5)%,miLPs-34a组为(40.9±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7.93,P<0.001。RGD/TAT-miLPs-34a4h摄取效率是2h摄取效率(101.3±12.4)%的1.83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58,P=0.001。骨肉瘤MG63细胞给药48h后,RGD/TAT-miLPs-34a组MG63细胞存活率为(18.5±5.3)%,TAT-miLPs-34a组为(36.1±5.2)%、RGD-miLPs-34a组为(44.8±6.7)%,miLPs-34a组为(67.7±8.9)%,生理盐水组为(98.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9.271,P<0.001。荷瘤裸鼠治疗实验miLPs-34a组对肿瘤生长的抑制率为(19.4±3.2)%,RGD-miLPs-34a组为(39.6±4.8)%,TAT-miLPs-34a组为(42.6±6.5)%,RGD/TAT-miLPs-34a组为(73.7±7.1)%,生理盐水组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5.237,P<0.001。结论细胞穿膜肽与RGD共修饰载miRNA脂质体能够有效识别并穿透肿瘤细胞膜进入肿瘤细胞,是一种潜在高效的骨肉瘤靶向给药系统。
蔺伟李庭杜金瑞
关键词:肿瘤靶向骨肉瘤整合素受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