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敏

作品数:3 被引量:58H指数:3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结肠
  • 3篇结肠炎
  • 3篇溃疡
  • 3篇溃疡性
  • 3篇溃疡性结肠炎
  • 2篇移动抑制因子
  • 2篇四逆
  • 2篇四逆散
  • 2篇左金丸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移动
  • 2篇巨噬细胞
  • 2篇巨噬细胞移动...
  • 2篇NF-ΚB
  • 2篇NF-ΚB激...
  • 2篇MIF
  • 1篇脾虚
  • 1篇脾虚型
  • 1篇细胞因子
  • 1篇细胞因子表达

机构

  • 3篇三峡大学第一...
  • 3篇三峡大学
  • 1篇三峡大学仁和...

作者

  • 3篇罗云春
  • 3篇石孟琼
  • 3篇易文
  • 3篇常敏
  • 3篇尹龙
  • 2篇邓为
  • 2篇姚宇宙
  • 1篇刘英
  • 1篇陈继武
  • 1篇陈置丰
  • 1篇周琴
  • 1篇覃鹏飞

传媒

  • 2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中药材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左金丸阻断溃疡性结肠炎小鼠NF-κB激活MIF、TNF-α及IL-1β、IL-6表达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研究左金丸阻断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核因子-κB(NF-κB)激活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2.4.6-三硝基苯磺酸复制UC模型,用左金丸水煎液(3.0和6.0g/kg)和柳氮磺吡啶肠溶片(0.1g/kg)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3周,观察实验小鼠一般状况。3周后检测,眼球取血,进行血液中TNF-α、IL-1β和IL-6含量分析;取结肠组织进行组织形态学分析;实时定量PCR检测结肠组织中MIF及对应的受体CD74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左金丸(3.0和6.0g/kg)和柳氮磺吡啶肠溶片(0.1g/kg)可显著改善UC模型小鼠的一般状况,降低血液中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含量及结肠组织中MIF、CD74和NF-κBp65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减轻促炎因子对结肠造成的损伤,其中以左金丸6.0g/kg剂量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结论:左金丸对UC结肠中各细胞因子的表达具有重要的抑制效应,阻断NF-κB信号通路可能对于UC具有潜在治疗价值。
易文陈置丰石孟琼常敏邓为罗云春姚宇宙陈继武尹龙
关键词:左金丸溃疡性结肠炎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四逆散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NF-κB激活及MIF和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2
2015年
目的:研究四逆散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NF-κB激活及MIF和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昆明小鼠,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复制UC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四逆散(1.0、2.0 g/kg)组和柳氮磺吡啶肠溶片(0.1 g/kg)阳性对照组,灌胃给药1次/d,连续3 w,观察小鼠一般状况并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1β、IL-6、TNF-α、IL-4、IL-10含量;取结肠,进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结肠组织学评分(HS)和形态学分析;实时定量PCR检测结肠组织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及对应的受体CD74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磷酸化核因子抑制蛋白-κB(p IκB-α)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四逆散(1.0、2.0g/kg)可显著改善UC模型小鼠的一般状况及DAI、CMDI和HS评分,降低血清促炎因子IL-1β、IL-6和TNF-α含量及结肠组织中MIF、CD74 mRNA及p IκB-α、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血清抗炎因子IL-4、IL-10的含量,减轻促炎因子对结肠黏膜造成损伤。结论:四逆散对TNBS诱导的小鼠UC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IF、CD74表达和IκB-α的磷酸化,进而抑制NF-κB的活化及纠正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之间的平衡密切相关。
易文覃慧林石孟琼常敏邓为尹龙罗云春
关键词:四逆散溃疡性结肠炎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细胞因子
左金丸合四逆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其对血清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2
2017年
目的:探讨左金丸合四逆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其对血清促炎因子(i NOS、NO、TNF-α、IL-1β和IL-6)和抗炎因子(IL-4、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经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6例,分为柳氮磺吡啶组(对照组)及左金丸合四逆散组(治疗组),每组33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1.0g/次,4次/d;治疗组水煎取左金丸合四逆散300ml,分早晚两次各150ml服用。两组疗程均为21d。治疗前后取静脉血采用分光光度法和ELISA检测血清中i NOS、NO、TNF-α、IL-1β、IL-6和IL-4、IL-10水平的变化,另取健康志愿者32例静脉血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74%(P<0.05);治疗前两组i NOS、NO、TNF-α、IL-1β和IL-6水平明显升高,IL-4和IL-10明显降低;治疗后两组i NOS、NO、TNF-α、IL-1β和IL-6水平均显著降低,IL-4和IL-10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前两组血清中i NOS、NO、TNF-α、IL-1β、IL-6和IL-4、IL-10水平没有差异,分别用相应的药物治疗后,上述指标均具有显著的改善,但治疗组的作用效果明显强于对照组。结论:左金丸合四逆散对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它主要通过抑制其分泌i NOS、NO、TNF-α、IL-1β和IL-6促炎因子,促进其分泌IL-4和IL-10抗炎因子,进而恢复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之间的平衡来发挥对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作用。
易文覃鹏飞石孟琼刘英周琴尹龙常敏罗云春姚宇宙
关键词:左金丸四逆散肝郁脾虚溃疡性结肠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