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韬

作品数:6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乐从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地黄
  • 2篇地黄汤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投药
  • 2篇黄汤
  • 2篇参芪
  • 2篇参芪地黄汤
  • 1篇代谢
  • 1篇蛋白
  • 1篇心力衰竭
  • 1篇血管
  • 1篇血清白蛋白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透析
  • 1篇血液透析患者
  • 1篇胰岛素抗药性
  • 1篇早期糖尿病

机构

  • 6篇乐从医院

作者

  • 6篇郑韬
  • 2篇邱越
  • 2篇袁军
  • 2篇韩文德
  • 1篇葛翠翠

传媒

  • 4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参芪地黄汤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炎症因子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观察参芪地黄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97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患者均予糖尿病肾病常规治疗,包括糖尿病健康教育、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控制饮食,适当体育锻炼,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早餐前、晚餐前10 min皮下注射控制血糖,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睡前口服20 mg,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芪地黄汤(1剂/d,分早晚两次温服)联合治疗,疗程均为16周。治疗后比较两组血清hs-CRP、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组内血清hs-CRP、IL-6及MCP-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85,-2.53,9.94,8.17,-14.08,4.25,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s-CRP、IL-6及MCP-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9.09,-27.45,-2.27,P〈0.01或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HOMA-IR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22,-2.70,P〈0.05),治疗后观察组HOMA-IR明显低于对照组(t=-5.70,P〈0.01)。结论 参芪地黄汤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抑制早期DN患者炎性状态,改善胰岛素抵抗。
郑韬韩文德
关键词:胰岛素抗药性
常规西药联合益气保心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观察益气保心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 将60例符合诊断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属气虚水停证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西医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益气保心汤.两组均4周为1疗程,连续观察治疗2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在总有效率以及心功能指标如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E峰和A峰比值(E/A)等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或P<0.01),而且在改善胸闷、心悸、喘促等积分方面亦优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益气保心汤治疗CHF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能提高LVEF,增强心搏量与心输出量,提高早期快速充盈峰值且减少心房收缩充盈值,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强心排血量,显著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郑韬韩文德
关键词: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疗法
参芪地黄汤合猪苓散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SOD、MDA及ET-1的影响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观察参芪地黄汤合猪苓散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内皮素(ET)-1的影响。方法选取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基础治疗+缬沙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予参芪地黄汤合猪苓散,疗程均为16周。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SOD、MDA及ET-1的变化。结果 (1)治疗后,两组Scr、24 h UAER、ET-1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更明显(P<0.05)。(2)治疗后,对照组SOD、MDA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SOD较同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MDA较同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参芪地黄汤合猪苓散可以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可能与其抑制氧化应激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郑韬李霞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变异度和血清白蛋白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红蛋白变异度和血清白蛋白的关系及分析其相关因素,为MHD患者肾性贫血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在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符合纳入标准的MHD患者110例,收集基本临床资料、各项相关生化指标,计算血红蛋白变异相关指标。按血清白蛋白是否达标分组,分为1组(白蛋白正常组≥35 g/L)和2组(低白蛋白组<35 g/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⑴与1组比较,2组患者体重指数、血肌酐、转铁蛋白饱和度均明显降低[(20.78±3.45)kg/m2 vs (22.87±3.91)kg/m2;(913.06±175.05)μmol/L vs (1 039.20±285.43)μmol/L;(24.83±14.36)% vs (30.39±10.38)%,P<0.05];而两组年龄、性别、透析龄、甲状旁腺素(iPT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铁蛋白、促红素剂量、补铁方式、血管通路、尿素氮、Kt/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与1组比较,2组血红蛋白平均值更低、达标次数更少、血红蛋白最小值更小,血红蛋白变异系数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血红蛋白标准差和血红蛋白最大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⑶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与血红蛋白平均值、达标次数、血红蛋白最小值呈正相关(r=0.401,0.378,0.200,P<0.05);与血红蛋白变异系数呈负相关(r=-0.237,P=0.013)。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低白蛋白血症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更低,变异度更大,改善营养状态或可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并减小其变异度。
李霞李转欢邓玲珠郑韬
关键词:血清白蛋白维持性血液透析
MDI方案与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瑞格列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肥胖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比较MDI治疗方案与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瑞格列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一2013年7月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00例初诊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I组及Ⅱ组各50例。I组晚间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及三餐前皮下注射超短效人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起始剂量为0.2U·kg-1·d-1,每晚22点皮下注射;超短效人胰岛素类似物起始剂量0.4—0.6U·kg-1·d-1,分配于三餐前10min皮下注射。Ⅱ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瑞格列奈治疗,甘精胰岛素用法同I组;瑞格列奈初始剂量为1mg/次口服,3次/d;二甲双胍起始剂量为0.5g/次口服,20:/d。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的剂量。每天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记录血糖达标时间,2周后检测空腹及餐后2hc肽,3个月后检测HbAlc,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统计低血糖事件的患者比例和低血糖事件的发生频率,血糖水平≤3.3mmol/L则认为是低血糖,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尽量在加餐前测定当时的血糖值。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I组和Ⅱ组治疗前后空腹、餐后2h血糖,空腹、餐后2hc一肽,HbA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组和Ⅱ组血糖达标时间分别为(5.7±1.7)、(6.1±2.1)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7,P〉0.05)。I组低血糖,发生率为30.0%,11组发生低血糖发生率为1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82,P〈0.05)。低血糖频率I组(0.38±0.06)次/人,Ⅱ组(0.14±0.04)次/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34,P〈0.05)。结论MDI方案控制血糖的效果比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瑞格列奈治疗方案要好,具备较高血糖达标率
邱越袁军郑韬葛翠翠
关键词:肥胖甘精胰岛素口服降糖药
甲巯咪唑致粒细胞缺乏的治疗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甲巯咪唑致粒细胞缺乏的治疗方法。方法 13例患者均停用甲巯咪唑,给予普萘洛尔、广谱抗生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糖皮质激素等治疗。结果 12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甲巯咪唑致粒细胞缺乏多于服药后3~8周内发生,一旦发现立即停药并给予综合治疗是治愈的关键;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初期应及时监测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邱越袁军郑韬
关键词:格雷夫斯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