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小虎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安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卒中
  • 2篇急性
  • 1篇电刺激
  • 1篇电刺激治疗
  • 1篇血性
  • 1篇针刺
  • 1篇针刺疗
  • 1篇针刺疗法
  • 1篇针刺配合
  • 1篇上肢
  • 1篇上肢功能
  • 1篇生物反馈
  • 1篇体表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卒中
  • 1篇周围性面瘫
  • 1篇综合物理治疗
  • 1篇卒中后
  • 1篇卒中患者
  • 1篇物理治疗

机构

  • 3篇广安市人民医...

作者

  • 3篇陈小虎
  • 3篇文怡川
  • 1篇李娜
  • 1篇黄柯
  • 1篇刘万平

传媒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针刺配合体表电刺激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体表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积极影响。方法: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实行单纯针刺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体表电刺激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治疗后尿路感染例数及达到平衡膀胱的例数。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QOL)评分、国际下尿路综合征症状(LUT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6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减少、尿路感染人数减少、达到平衡膀胱的人数增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QOL评分、LUT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针刺配合体表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恢复膀胱功能和重建自主排尿功能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应用推广。
文怡川李娜袁道玉陈小虎
关键词:针刺疗法急性脑卒中
肌电生物反馈刺激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上肢功能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技术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上肢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该院84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2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对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进行上肢部分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上肢运动能力(FMA)及改良BI指数(MB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上肢运动能力(FMA)及改良BI指数(MBI)的评定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患侧上肢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文怡川刘万平陈小虎
关键词:肌电生物反馈急性缺血性卒中康复
面肌运动功能训练结合综合物理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摘要:目的:探讨面肌运动功能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250例的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周围性面瘫患者按诊疗常规进行中频电刺激、超短波、电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面肌运动功能训练。结果:治疗组痊愈120例,显效4例,无效3例,治愈率为94.5%;对照组痊愈108例,显效9例,无效6例,治愈率87.8%,对两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其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治疗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面肌运动功能训练在对周围性面瘫患者治愈,治疗疗效,费用都是具有较好的优点。
陈小虎文怡川辛大军黄柯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物理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