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永华

作品数:35 被引量:270H指数:9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内毒
  • 16篇内毒素
  • 9篇CD14
  • 8篇毒素血症
  • 8篇血症
  • 8篇内毒素血症
  • 8篇肠上皮
  • 8篇肠上皮细胞
  • 7篇创伤
  • 6篇清道夫
  • 6篇清道夫受体
  • 6篇骨折
  • 5篇受体
  • 5篇细胞
  • 5篇肝损伤
  • 4篇MD-2
  • 3篇多发伤
  • 3篇炎症
  • 3篇盆骨
  • 3篇小鼠

机构

  • 35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济南军区总医...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解放军第一五...
  • 1篇广安市人民医...
  • 1篇山东万杰医学...

作者

  • 35篇陈永华
  • 24篇蒋建新
  • 17篇朱佩芳
  • 9篇张道杰
  • 8篇谢国旗
  • 6篇刘大维
  • 6篇周继红
  • 5篇郭庆山
  • 5篇杨策
  • 5篇段朝霞
  • 4篇王正国
  • 4篇赵玉峰
  • 4篇王爱民
  • 4篇唐颖
  • 4篇熊健琼
  • 4篇陈辉
  • 3篇张宇
  • 3篇沈岳
  • 3篇邱俊
  • 2篇刘大为

传媒

  • 6篇中华创伤杂志
  • 5篇创伤外科杂志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骨伤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第七届全国创...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4
  • 5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创伤感染时巨噬细胞表面模式识别受体表达、相互作用及其与炎症反应发生的关系
目的模式识别受体是宿主天然免疫系统识别病原菌相关模式分子(PAMPs)、清除病原菌及其毒素以及天然免疫细胞活化的首要环节。机体对细菌细胞壁成分的炎症反应主要由模式识别受体SR、CD14、TLR4等介导。SR和CD14分别...
杨策陈永华黄宏王海燕谢国旗蒋建新
羧甲基葡聚糖对小鼠脓毒症的防治作用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观察羧甲基葡聚糖 (carboxymethyl- β - 1,3 -glucan ,CMG)对脓毒症的防治作用。 方法 采用创伤合并内毒素血症模型 ,观察CMG对小鼠存活率及其肺损伤的影响。体外观察CMG对小鼠肺泡巨噬细胞 (alveolarmacrophages ,AM)清道夫受体 (SR)表达及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结果 CMG可提高模型小鼠 48h存活率 (P <0 .0 1) ,减轻肺组织炎性损伤 ,抑制内毒素(LPS)对SR表达的下调 (P <0 .0 5和P <0 .0 1) ,增强A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功能 ,SR单抗2F8可抑制该吞噬过程。 结论 CMG可通过增加SR介导AM对LPS的清除 ,增强宿主非特异性防御功能。CMG可能是有效治疗脓毒症的免疫调理剂之一。
杨策蒋建新刘大维陈永华朱佩芳
关键词:内毒素血症巨噬细胞受体
几种固定方式急诊治疗多发伤合并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比较四种固定方法早期固定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治疗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43例存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严重多发伤患者(ISS≥16分)的资料,其中对胫腓骨骨折采用跟骨牵引加夹板治疗48例,带锁髓内钉治疗69例,钢板螺钉治疗54例,外固定支架治疗72例。从病死率、ARDS、脂肪栓塞综合征(FES)、MODS、ICU监护时间等近期指标,以及创面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骨折并发症等远期指标,对比分析四种早期固定方法对骨折本身和多发伤治疗的疗效。结果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在多项指标方面较其他固定方法为优(P〈0.05,0.01)。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严重多发伤并胫腓骨中段开放性骨折(Gustilo Ⅰ型、Ⅱ型和Ⅲa型),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骨折愈合较为理想。
唐颖郭庆山赵玉峰陈永华陈辉
关键词:多处创伤骨折胫骨腓骨
内毒素相关受体基因共转染肠上皮细胞的研究
2004年
张道杰蒋建新陈永华
关键词:肠上皮细胞共转染相关受体CD14MD-2
严重创伤合并感染后肝肺组织巨噬细胞CD14和清道夫受体的表达及意义
2001年
杨策蒋建新刘大维陈永华邱俊周继红朱佩芳
关键词:创伤巨噬细胞CD14清道夫受体
德阳地区地震致骨伤伤情及处理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地震骨伤的伤情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5.12汶川大地震"后收入德阳二院的伤者986例(男性601例,女性385例),分析其骨伤特点。结果986例入院伤者中获得完整检诊资料的骨伤患者974例,其中合并骨折的多发伤563例(占57.8%),挤压综合征47例(占4.85%),软组织损伤363例(占37.3%),四肢骨折389例(占39.9%),脊柱骨折244例(占25.1%),骨盆骨折102例(占10.4%),其他部位骨折195例(占20.0%)。结论本次地震伤中,以骨伤患者最多,且以合并骨折的多发伤为主。但一线救援处理措施存在不足,需加强基层一线医务人员的相关理论培训。
柳峰赵建华王爱民陈永华
关键词:地震骨折多发伤挤压综合征
人肠上皮细胞耐受内毒素的分子机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观察人肠上皮细胞对内毒素刺激的反应性 ,探讨其耐受内毒素的分子机制。方法 分别用凝胶迁移阻滞法 (EMSA)和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ELISA)法检测系列浓度的内毒素刺激人小肠上皮细胞株 (HIC) 1h后细胞核转录因子 (NF κB)的活性变化和刺激 18h后细胞白细胞介素 8(IL 8)的分泌水平。用核糖核酸酶保护法 (RPA )检测HIC内毒素相关受体———Toll样受体 4(TLR4)、CD14和MD 2mRNA的表达。将转入TLR4、CD14和MD 2表达质粒的HIC经内毒素刺激后 ,检测细胞NF κB和IL 8水平的变化。结果 用系列浓度的内毒素刺激HIC后 ,均检测不到NF κB的活性和IL 8的分泌 ;HIC不表达TLR4、CD14和MD 2mRNA ;转染TLR4、CD14和MD 2质粒的HIC受脂多糖 (LPS)刺激后 ,可检测到较强的NF κB活性和明显的IL 8分泌(2 17.3 3± 3 3 .2 1)ng/L。 结论 HIC呈内毒素无反应性 ,其表面内毒素相关受体TLR4、CD14和MD 2不表达是其耐受内毒素作用的重要分子机制。
张道杰蒋建新陈永华朱佩芳
关键词:内毒素CD14耐受MD-2分子机制细胞核
不同来源的人肠上皮细胞内毒素相关受体的表达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研究人肠上皮细胞内毒素相关受体的表达规律,探讨其耐受内毒素的分子机制,为炎症性肠病0BD)发病机制的阐明拓宽新的视野和思路. 方法:用核糖核酸酶保护法(RPA)检测原代培养人正常肠上皮细胞(HNIEC)和人小肠上皮细胞株(HIC)内毒素相关受体CD14,Toll样受体4(TLR4)和MD-2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人正常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和结肠黏膜上皮细胞CD14,TLR4和MD-2蛋白的表达.以表达TLR4,CD14 和MD-2的人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作为阳性对照. 结果:HNIEC CD14、TLR4、MD-2mRNA均呈低表达, HIC CD14,TLR4,MD-2 mRNA均无表达.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和结肠黏膜上皮细胞3种内毒素受体CD14,TLR4, MD-2蛋白均无表达. 结论:肠上皮细胞表面CD14、TLR4和MD-2呈低表达或不表达可能是其耐受内毒素作用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张道杰蒋建新陈永华朱佩芳
关键词:CD14内毒素MD-2相关受体肠上皮细胞RNA
内毒素血症时小鼠肺局部致炎及抗炎因子与急性肺损伤的关系被引量:54
2000年
目的 :探讨内毒素血症休克时肺部失控性炎症反应致炎及抗炎因子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急性肺损伤的关系。方法 :建立小鼠内毒素肺损伤动物模型 ,分别采用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 6 ( IL 6 )、IL 4、IL 10酶联免疫吸附法 ( EL ISA)试剂盒检测肺组织匀浆液内上述细胞因子含量 ,同时观察肺损伤程度及动物 2 4小时内的存活率。结果 :注射内毒素 ( L PS)后 1小时 ,1m g/ kg和 10 mg/ kg两种剂量组 TNFα和IL 6即显著升高 ,并分别于伤后 1和 3小时达峰值 ;2组 IL 10及低剂量组 IL 4于伤后 1小时开始升高 ,而高剂量组 IL 4在注射内毒素后 1小时无明显变化 ,至 3小时显著升高。低剂量组 IL 4于 3小时达峰值 ,2组IL 10及高剂量组 IL 4则于伤后 5小时增加达峰值。高剂量组致炎及抗炎因子升高的幅度都显著高于低剂量组 ,且高剂量组两类细胞因子直至伤后 8小时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致炎及抗炎因子升高的幅度与内毒素肺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平行。结论 :内毒素肺损伤后致炎与抗炎介质相继产生 ,两者相互作用的失衡是导致内毒素肺损伤的重要机制。因此 ,在内毒素肺损伤的防治中应考虑到局部抗炎与致炎反应的综合作用。
陈永华蒋建新谢国旗张宇邱俊刘大维周继红朱佩芳
关键词:肺损伤内毒素血症TNF-Α
骨科临床教学中快速掌握臂丛神经
2009年
臂丛神经损伤及臂丛神经卡压性疾病在临床较多见,但其组成、分支较多,神经支配复杂,从事手外科的初学者深感记忆困难,而对臂丛神经解剖基础的熟悉掌握是临床诊治该类损伤的基本前提。为了方便记忆,作者总结出臂丛神经数字规律记忆法,以便掌握其内容组成、各分支发出的部位等,希望有助于解剖学教学及骨科学临床带教等参考。
陈永华沈岳王芳刘晋才王爱民
关键词:臂丛神经病解剖学教学方法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