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坚

作品数:12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2篇中华绒螯
  • 12篇中华绒螯蟹
  • 12篇绒螯蟹
  • 5篇5-HT
  • 3篇神经元
  • 3篇受体
  • 3篇片段
  • 3篇克隆
  • 3篇基因
  • 3篇基因片段
  • 3篇5-HT2
  • 3篇肠道
  • 2篇阳性
  • 2篇阳性神经元
  • 2篇蜕壳
  • 2篇SINENS...
  • 2篇CODEHO...
  • 2篇ERIOCH...
  • 2篇ACHE
  • 1篇养殖

机构

  • 12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12篇黄坚
  • 8篇成永旭
  • 8篇李彤
  • 6篇杨筱珍
  • 6篇杨志刚
  • 5篇王春
  • 5篇徐泽文
  • 2篇何杰
  • 2篇王军
  • 2篇王成辉
  • 2篇张佳鑫
  • 1篇陈晓雯
  • 1篇李萌
  • 1篇刘庆华

传媒

  • 2篇淡水渔业
  • 2篇第九届世界华...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水产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华绒螯蟹肠道动力相关神经元的初步研究以及温度对肠道动力和胃肠排空的影响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隶属于节肢动物门(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方蟹科(Grapsidae),俗称―大闸蟹‖或―河蟹‖,是一种我国淡水系养殖的健康特种经济蟹类,因其肉...
黄坚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肠道动力胃肠排空神经元
CODEHOP法设计引物克隆中华绒螯蟹5-ht_1和5-ht_2受体基因片段及序列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根据已报道的中华绒螯蟹近缘物种的5-ht1r和5-ht2r氨基酸序列保守区,利用CODEHOP设计了两对简并引物,采用RT-PCR法扩增得到了中华绒螯蟹5-ht1r和5-ht2r部分片段并克隆到p MD-19T载体。测序结果表明扩增到的中华绒螯蟹5-ht1r和5-ht2r片段长分别为366 bp和177 bp,编码121和58个氨基酸。经BLASTp分析显示,中华绒螯蟹5-ht1r与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和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5-ht1r同源性高达98%,而中华绒螯蟹5-HT2R与断沟龙虾(Panulirus interruptus)和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5-ht2r同源性高达95%。
徐泽文杨筱珍黄坚李彤杨志刚王春成永旭
关键词:CODEHOP中华绒螯蟹克隆
CODEHOP法设计引物克隆中华绒螯蟹5-HT_1和5-HT_2受体基因片段及序列分析
本研究根据已报道的中华绒螯蟹近缘物种的5-HT1R和5-HT2R氨基酸序列保守区,利用CODEHOP设计了两对简并引物,采用RT-PCR法扩增得到了中华绒螯蟹5-HT1R和5-HT2R基因部分片段并克隆到pMD-19T载...
徐泽文杨筱珍黄坚李彤杨志刚王春成永旭
关键词:CODEHOP中华绒螯蟹克隆
文献传递
中华绒螯蟹中肠和后肠内AchE和NOS神经元的观察以及Ach、NO含量和Na^+,K^+-ATP活性的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对中华绒螯蟹中肠和后肠肠壁分别进行分层铺片,应用乙酰胆碱酯酶(Ach E)和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别观察中肠和后肠中Ach E和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和形态,并对其相应递质乙酰胆碱(Ach)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和Na+,K+-ATP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1对所获得铺片进行形态学观察发现,中肠肌层较后肠薄,肌纤维较细,肌纤维间隔明显;肠道黏膜下层细胞分布密集,后肠黏膜下层细胞分布较中肠更为密集。2Ach E和NOS阳性神经元广泛分布于中肠和后肠的黏膜下层,而肌层和基膜未见分布,两种神经元在后肠黏膜下层的分布均较中肠密集。Ach E阳性产物为棕色沉淀,阳性神经元大小为3~10μm,中肠中Ach E形态多样,多为圆形、卵圆形或梭形;后肠胞体阳性神经元呈圆形或者椭圆形,无明显胞突。NOS阳性产物为蓝色沉淀,阳性胞体的大小不等,呈不同形态,少量细胞有胞突伸向邻近细胞,中肠阳性神经元多呈条状或点状分散分布,而后肠阳性神经元常呈块状分布。3中肠Ach和NO含量分别为(1.28±0.41)和(1.84±0.25)μg/mg prot,显著低于后肠Ach(1.62±0.27)μg/mg prot和NO(2.10±0.25)μg/mg prot,而Na+,K+-ATP活性在中肠为(1.12±0.17)μmol Pi/(mg prot·h),显著高于后肠的(0.62±0.18)μmol Pi/(mg prot·h)。研究表明,中华绒螯蟹肠道黏膜下层是Ach E和NOS阳性神经元分布的部位,两种神经元递质含量和Na+,K+-ATP酶活性在中肠和后肠间存在显著差异。
杨筱珍黄坚李彤张佳鑫杨志刚何杰成永旭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
复合营养液对中华绒螯蟹单体养殖试验效果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解水中添加营养液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成熟单体养殖的效果,利用自行开发的"个体养殖系统"设施进行了成蟹30 d的单体暂养试验。暂养A组为自来水中添加1‰的葡萄糖和1‰的谷氨酸钠作为营养液,暂养B组为不添加营养液的自来水。结果显示:暂养期间的成活率为71. 43%~73. 21%;与暂养前相比,体重、肥满度和水煮前的背甲颜色色度值均有极显著增加(P <0. 01),且暂养A组的肝胰腺甜度也有极显著提高。"个体养殖系统"暂养前、后的肝胰腺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暂养后的性腺氨基酸含量有显著提高,其中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分别比暂养前提高31. 10%~49. 11%、51. 75%~89. 99%和50. 70%~80. 71%。在暂养方式方面,A组的增重率和甜度均极显著高于B组(P <0. 01); A组性腺的饱和脂肪酸总量(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均显著高于B组(P <0. 05)。研究表明,在"个体养殖系统"水体中添加营养液对中华绒螯蟹的成熟个体体重、甜度,以及性腺的脂肪酸营养品质是有明显提高的。
黄坚陈义培岳武成陈晓雯刘庆华彭智文王军王成辉
关键词:肥满度脂肪酸
中华绒螯蟹中、后肠中AchE和NOS阳性神经元形态和分布的观察以及AchE、NO含量、Na+,K+-ATP活性的比较
对中华绒螯蟹中肠和后肠肠壁进行分层铺片,应用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别观察AchE和NOS阳性神经元在中华绒螯蟹中肠和后肠的形态和分布的差异,常规H.E染色对各层铺片进行形态学观察以...
黄坚成永旭杨晓珍李彤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阳性神经元钠钾泵
中华绒螯蟹5-HT1和5-HT2受体基因片段克隆及表达分析
本研究根据已报道的中华绒螯蟹近缘物种的5-HT1R和5-HT2R氨基酸序列保守区,采用RT-PCR法扩增得到了中华绒螯蟹5-HT1R和5-HT2R基因部分片段。测序结果表明扩增到的中华绒螯蟹5-HT1R和5-HT2R基因...
徐泽文杨筱珍黄坚李彤杨志刚王春成永旭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克隆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肠道和肝胰腺5-羟色胺(5-HT)和5-羟色胺受体2(5-HTR2)的定位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肠道和肝胰腺是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重要的消化器官,本文运用组织学技术测量了中肠和后肠长度,并对肠道长与体长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5-HT和5-HT受体2进行组织定位和计数。结果表明:(1)中华绒螯蟹的肠道长与体长接近,两者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后肠长度约为中肠的2倍;(2)5-HT和5-HT受体2在中肠和后肠中的组织定位和数量相似,均分布于黏膜上皮细胞间和肌层与外膜交界处,亦见于后肠的固有膜和黏膜下层与肌层交界处,在肠球外膜中也有大量分布;(3)5-HT和5-HT受体2阳性物质在肝胰腺的四种细胞的胞核中均有分布,在F细胞的胞质中也有分布。5-HT和5-HT受体2在中华绒螯蟹肠道和肝胰腺组织中的分布规律一致,表明中华绒螯蟹消化道5-HT发挥生理功能可能与5-HT受体2有关。此外,5-HT和5-HT受体2在后肠近肌细胞分布的特点可能与肠道收缩有关。后肠在中华绒螯蟹消化生理中的作用应引起重视。
杨筱珍李彤李萌张佳鑫黄坚徐泽文何杰杨志刚王春成永旭
关键词:5-HT中华绒螯蟹肠道肝胰腺
不同温度、饵料和抽血频次对中华绒螯蟹蜕壳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为了解饲养条件和干扰水平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蜕壳的影响,采用中华绒螯蟹个体养殖系统,分析不同温度(恒温组和变温组)、饵料(轮叶黑藻+螺蛳组和配合饲料组)和抽血频次对中华绒螯蟹的存活率、蜕壳增重率和蜕壳间隔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恒温组28.0±1.0℃蜕壳较为集中,而变温组(8∶00-20∶00为28.0±1.0℃;20∶00-次日8∶00为18.0±1.0℃)蜕壳较为分散。轮叶黑藻+螺蛳组的存活率比配合饲料组高8个百分点,平均蜕壳增重率高23.44个百分点,蜕壳间隔时间缩短16.19 d。蜕壳前期的一次抽血干扰会显著降低蜕壳增重率,但对蜕壳间隔时间没有显著影响;而两次脱壳间隔期间的多次抽血干扰不仅会显著降低蜕壳增重率,而且还会显著延长蜕壳间隔时间,并增加死亡率。结果表明:本温度对中华绒螯蟹的存活率、蜕壳增重率和蜕壳间隔时间影响不显著;饵料极显著地影响中华绒螯蟹的蜕壳;蜕壳前期干扰对蜕壳增重率有显著影响,而蜕壳间期的干扰对蜕壳增重率和蜕壳间隔时间均有显著影响。
卢德胤李志华黄坚王军王成辉
关键词:饵料
“蟹龙宫”单体饲养环境里中华绒螯蟹蜕壳生长及育肥效果的观察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是我国重要的水产经济动物,具有好格斗与抢食的生活习性,造成了稻田、池塘、网围等养殖环境中的成活率较低,群体产量不够理想。因而,中华绒螯蟹单体养殖也逐渐引起了人...
黄坚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蜕壳生长育肥效果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