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慧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精神分裂症
  • 3篇分裂症
  • 2篇齐拉西酮
  • 2篇利培酮
  • 2篇精神分裂症患...
  • 2篇急性
  • 2篇急性期
  • 1篇代谢
  • 1篇心力衰竭
  • 1篇盐酸
  • 1篇盐酸氯米帕明
  • 1篇抑郁
  • 1篇抑郁患者
  • 1篇有效率
  • 1篇脂代谢
  • 1篇致精神障碍
  • 1篇舍曲林
  • 1篇舍曲林治疗
  • 1篇社会功能
  • 1篇生活质量

机构

  • 7篇内江市第二人...

作者

  • 7篇陈慧
  • 2篇李先萍
  • 2篇李萍
  • 1篇钟丽

传媒

  • 2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医学信息(中...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7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愈后。方法对70例我院诊断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综合状况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70例符合条件的对象,皆为男性,年龄28~71岁,平均45.4岁。以文化程度(大专以下80%)较低,体力劳动者(87.14%)、离婚者(1714%)居多。从开始饮酒到出现精神症状4~36年,每日饮酒量(折合50度白酒)250~1800g。精神症状分布较少,以幻觉妄想状态,意识障碍为多见。近期疗效痊愈和好转,未发现患者文化程度对疗效的影响。结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神与躯体都受到了损伤,对其应积极进行治疗,早期干预。
陈慧
关键词:酒精疗效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急性期表现为幻觉妄想、兴奋激惹、敌对不合作等,严重地影响了患者和照料者的安全以及病情的有效干预,兴奋症状的迅速控制是急性期治疗的重点。以往高效价、传统抗精神病药多成为控制兴奋症状的首选药物[1]。但由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有些引起继发性的阴性症状及抑郁,甚至会影响认知功能,
陈慧
关键词:齐拉西酮利培酮急性期精神分裂症
氢溴酸西酞普兰对老年舒张性心衰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氢溴酸西酞普兰结合常规抗心衰治疗对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DHF)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89例老年DHF伴抑郁患者,根据用药情况分为氢溴酸西酞普兰组和盐酸阿米替林组,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氢溴酸西酞普兰组患者口服氢溴酸西酞普兰片10~20 mg/次,1~2次/d,每天剂量不超过40 mg;盐酸阿米替林组患者口服盐酸阿米替林片25 mg/次,2~3次/d,最高每天不超过300 mg(12片),维持量每天50~150 mg(2~6片),连续治疗8周。结果相比服药前,两组患者服药8周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试验(6MWT)值提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值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降低,活动、日常生活、健康、近期支持、总体精神及生存质量指标评分提高(P<0.05)。治疗后相比盐酸阿米替林组,氢溴酸西酞普兰组患者抑郁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62,P=0.547)。结论氢溴酸西酞普兰结合常规抗心衰治疗可显著改善老年DHF伴抑郁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陈慧李先萍李萍
关键词:心力衰竭抑郁生活质量氢溴酸西酞普兰
舍曲林治疗强迫症的效果研究
2017年
目的 :探讨用舍曲林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选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于近期内接收的96例强迫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96例患者随机分为舍曲林组(n=48)与盐酸氯米帕明组(n=48)。应用盐酸氯米帕明对盐酸氯米帕明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舍曲林对舍曲林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舍曲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6%(43/48),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4.6%(7/48)。盐酸氯米帕明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4%(41/48),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7.5%(18/48)。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盐酸氯米帕明组患者相比,舍曲林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舍曲林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高。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陈慧
关键词:舍曲林盐酸氯米帕明强迫症安全性
产后精神障碍8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产后精神病的临床特点及对策。方法:对84例产后精神病作回顾性研究,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2-R)对84例产后精神病进行重新诊断分类并对其中30例进行随访调查。结果:84例产后精神病中产后二周内起病73.81%,二周后起病26.19%;急性起病89.29%。按CCMD-2-R的症状标准对84例患者进行分类诊断,符合精神分裂症46.43%,器质性精神障碍29.76%,神经症14.29%,抑郁症9.52%。17例(56.67%)复发精神障碍改诊为精神分裂症7例(43.5%),抑郁症3例(13%),分裂情感性精神病2例,双相情感障碍1例,周期性精神病2例。随访结果17例复发精神障碍患者中有14例与分类诊断相符。结论:产后精神病以急性起病,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变性和混乱为特点;提倡心理支持与安慰,并针对有关婚姻、家庭问题进行咨询,并对婴儿护理提供必要的帮助。
陈慧
关键词:产后精神病随访
利培酮和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观察利培酮和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1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利培酮组(88例)和齐拉西酮组(82例),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8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及8周时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比较治疗前及治疗8周时2组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变,比较2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8周时,2组PANSS中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及PANSS总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FPG、2 h PG和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齐拉西酮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利培酮组FPG、2 h PG和TC、TG、LDL-C水平均明显升高,HDL-C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利培酮组锥体外系反应、体质量增加、月经异常、泌乳、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齐拉西酮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利培酮和齐拉西酮均可以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但长期服用利培酮对患者糖、脂代谢有一定影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齐拉西酮。
陈慧李先萍李萍钟丽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利培酮齐拉西酮糖代谢脂代谢
浅析帕利哌酮在改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方面的作用及影响因素
2017年
目的:分析帕利哌酮在改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方面的作用,总结可影响该病患者社会功能的因素。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14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氯丙嗪组(40例)、利培酮组(36例)和帕利哌酮组(38例)。对氯丙嗪组患者用氯丙嗪进行治疗。对利培酮组患者用利培酮进行治疗。对帕利哌酮组患者用帕利哌酮进行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分别对比接受治疗前、开始治疗后的第4周、第12周和第24周,三组患者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的评分,并对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从接受治疗前到开始治疗后的第4周、第12周、第24周,三组患者PANSS的评分均呈降低的趋势,其PSP的评分均呈升高的趋势。而且,在开始治疗后的第24周,帕利哌酮组患者PANSS的评分明显低于利培酮组和氯丙嗪组患者,其PSP的评分明显高于利培酮组和氯丙嗪组患者(P<0.05)。与婚姻状况为已婚、受教育程度为大学及大学以上、职业类型为干部、SSRS评分≥20分的患者相比,婚姻状况为未婚、受教育程度为中学及中学以下、职业类型为工人、学生及其他、SSRS评分<20分的患者中PSP评分≤70分患者的例数较多(P<0.05)。结论 :用帕利哌酮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及社会功能。对于接受帕利哌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其职业类型、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及社会支持度都是可影响其社会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
陈慧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