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曲大鹏

作品数:2 被引量:27H指数:1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有机物
  • 1篇有机物分解
  • 1篇再认
  • 1篇生消过程
  • 1篇水交换
  • 1篇缺氧区
  • 1篇流场
  • 1篇环境影响
  • 1篇环境影响评价
  • 1篇海洋环境
  • 1篇海洋环境影响
  • 1篇海洋环境影响...
  • 1篇长江口

机构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2篇夏长水
  • 2篇曲大鹏
  • 1篇张栋
  • 1篇韦钦胜
  • 1篇谢琳萍
  • 1篇王保栋
  • 1篇乔方利
  • 1篇陈建芳
  • 1篇王关锁
  • 1篇郭景松
  • 1篇陈振华
  • 1篇薛宇欢
  • 1篇芦静

传媒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长江口外缺氧区生消过程和机制的再认知被引量:27
2015年
通过对2006~2007年长江口外缺氧区多学科历史资料和相关模拟、遥感资料的分析,深入研究了该缺氧区的生消过程和分布形态及其结构,从水文环流动力学、浮游植物繁殖(导致有机物耗氧分解)以及其他因素等角度综合系统探讨了缺氧区生消及其位置季节性变化的机制,阐释了缺氧区生消过程中多因素的协同作用,揭示了缺氧区分布形态和结构的受控机制.研究表明:冬、春季长江口外的水文环境提供了较低溶解氧(DO)含量的水体,是缺氧区形成的前期背景条件;入夏后,缺氧区逐渐向北发育成熟,受地形、有机物局地分解和黑潮次表层水涌升的影响,7~8月份长江口外缺氧区在空间上呈现出不连续的分布特征,其在内陆架具有南、北"双核"结构,并于东部外陆架亦发现一个低氧核心,各部分的缺氧程度也不相同,北部的整体上最强,南部的次之,外陆架上的最弱;夏季北部缺氧区不仅与南部缺氧区的北向分化有关,也是在局地得以发展和加剧的结果,8月达到鼎盛期,9月以后由于层化削弱很快向南退缩并消失;秋季,于南部浙江沿岸存在缺氧区,并在济州岛西南部也形成一DO低值区,但均很快消亡,同时由于所处动力环境的改变还导致外陆架DO低值区外移.跃层强度的变化及其对DO垂向输送阻隔作用的长时间累积效应对缺氧区缺氧程度具有重要影响;长江口外海域层化区域面积、各流系/水团强度和上升流、锋面、浮游植物生物量高值区的季节性变化共同制约着内陆架缺氧区的扩展及其位置的纬向(南北向)移动;黑潮次表层水等动力因素的综合作用是导致外陆架存在一个DO低值核心的原因所在;东海北部底层冷水是济州岛西南部海域DO低值区在秋季得以形成的动力学基础.长江口外特殊的海底地形以及泥质区分布对缺氧区的发育亦具有一定影响.长江口外缺氧区的生消�
韦钦胜王保栋陈建芳夏长水曲大鹏谢琳萍
关键词:长江口缺氧区有机物分解
钦州湾水交换能力涉海重大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与研究
夏长水张栋郭景松韦重霄陈振华乔方利杨斌鲁栋梁薛宇欢王关锁芦静曲大鹏
该项目属于海洋环境领域。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和“一带一路”国家顶层战略的实施,广西“一片海”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钦州湾在其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钦州湾规划中的涉海重大项目如清淤、围填海和港口建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需要...
关键词:
关键词:海洋环境影响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