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屏 作品数:8 被引量:15 H指数:2 供职机构: 辽宁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 辽宁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全覆膜自膨式可回收金属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及手术并发症分析 2016年 目的:全覆膜自膨式可回收金属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及手术并发症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7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内镜下胆道全覆膜自膨式可回收金属支架置入治疗,对照组给予非覆膜金属支架治疗。比较两组减黄效果、肝功能指标、生存时间、支架通畅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减黄效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胺酰酶及总胆红素含量均优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胺酰酶及总胆红素含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支架通畅时间(296.17±45.26)d,长于对照组(261.50±40.38)d,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7.50%高于对照组12.5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覆膜与非覆膜自膨式可回收金属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效果相近,减黄效果均较好,可改善患者肝功能,但全覆膜自膨式可回收金属支架可有效提高延长患者支架通畅时间,优势明显;其术后存在多种并发症,可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毛屏 李加生 荣大庆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 并发症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Autotaxin、Copeptin、LBP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HBV-DC)并发肝功能衰竭(LF)患者血清自分泌运动因子(Autotaxin)、和肽素(Copeptin)、内毒素结合蛋白(LBP)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143例HBV-DC并发LF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90 d,根据预后情况分组为死亡组(55例)与存活组(88例),比较两组血清Autotaxin、Copeptin、LBP水平。收集HBV-DC并发LF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BV-DC并发L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utotaxin、Copeptin、LBP单独或联合预测HBV-DC并发LF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143例HBV-DC并发LF患者随访90 d时,有55例死亡,88例存活,死亡率38.46%。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血清Autotaxin、Copeptin、LBP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住院时间≥14 d比例、并发腹水比例、并发肝性脑病比例、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显著升高(P<0.05),白蛋白显著降低(P<0.05),年龄、性别、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血肌酐、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胆红素升高、并发肝性脑病、MELD评分升高以及血清Autotaxin、Copeptin、LBP水平升高均为HBV-DC并发LF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Autotaxin、LBP、Copeptin标联合检测预测HBV-DC并发LF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30、85.45%、88.64%,显著优于单项指标检测预测的效能。结论血清Autotaxin、Copeptin、LBP高表达与HBV-DC并发LF患者短期死亡发生风险有关,且联合检测对HBV-DC并发LF患者短期死亡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预测价值。 张帆 毛屏 张晨 金星 李丹关键词:肝功能衰竭 自分泌运动因子 内毒素结合蛋白 预后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腹腔镜微创治疗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2014年收治的62例结直肠癌并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行腹腔镜切除结直肠癌同期行肝转移癌切除(手术组),47例患者采用腹腔镜切除结直肠癌同期行肝转移癌射频消融(radio frequency ablation,RFA)。结果:手术组手术时间平均(4.6±1.1)h,术中出血量平均(610±275)ml。RFA组手术时间平均(4.1±1.3)h,术中出血量平均(410±115)ml。两组3个月肝转移癌复发率相近,约1/3,手术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3%、50%、50%,RFA组分别为49%、48%、4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同期行肝转移癌切除及射频消融术患者创伤小、康复快,手术安全、有效,可避免二期手术的创伤,延长结直肠癌晚期患者的生存时间。 吴洁 柳青峰 张志强 荣大庆 李睿 朱加彬 毛屏 王燕庆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肝转移 腹腔镜检查 微创内镜甲状腺手术入路设计与创口闭合的美容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完全腔镜下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的手术人路、创口闭合、临床疗效与美容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女性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98例患者资料,其中按照美容原则闭合创口的改良胸乳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患者48例,传统手术患者50例,比较两种术式的近期临床疗效与美容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切口瘢痕评定及美容满意度腔镜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术式比较,采取美容原则闭合创口的完全腔镜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安全可行,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毛屏 李加生 荣大庆关键词:内窥镜 甲状腺良性肿瘤 甲状腺切除术 美容效果 保胆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保胆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接受保胆取石术后随访满3年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28例胆囊结石复发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并随机抽取40例未复发病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先行疋。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再行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判断导致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67.86%的患者年龄≥60岁,较对照组的32.50%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胆囊结石家族史、胆囊功能差、胆囊壁过厚、结石数量≥10枚、饮食油腻、运动缺乏患者的概率分别为35.71%、57.14%、64.29%、53.57%、57.14%、64.29%,较对照组的7.50%、27.50%、22.50%、27.50%、20.00%、30.00%显著较高(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胆囊结石家族史、胆囊功能差、胆囊壁过厚、结石数量、饮食油腻、运动缺乏是导致胆囊结石患者保胆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偏大、有胆囊结石家族史、胆囊功能差、胆囊壁过厚、结石数量多、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患者在行保胆术后更易复发结石,临床上应合理选择手术适应症;行保胆取石术的患者应清淡饮食、适当运动,以降低结石复发率。 毛屏 李加生 荣大庆关键词:复发 球囊渐进扩张法对胆管损伤狭窄修复术后再狭窄患者的有效性及对量表评分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讨球囊渐进扩张法对胆管损伤狭窄修复术后再狭窄患者的有效性及对简明健康调查量表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辽宁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胆管损伤狭窄修复术后再狭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胆肠吻合术,研究组应用球囊渐进扩张法。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总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修复失败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胆管炎、胆道出血、胆漏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总体健康、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活力、躯体疼痛、生理职能及生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胆管损伤狭窄修复术后在狭窄患者应用球囊渐进扩张法治疗,可有效降低修复失败率,减少吻合口发生再次狭窄,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依鸿魁 毛屏 廉皓 荣大庆关键词:球囊渐进扩张法 吻合口狭窄 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对ERCP插管难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分析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PAD)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插管难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辽宁省人民医院普外一科收治的19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是否发生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PAD),将患者分为PAD组(n=59例)与无PAD组(n=136例)。获取两组患者相关资料与实验室检查数据,探究PAD对插管难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白细胞、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血淀粉酶、血脂肪酶水平,仅术后PAD组血脂肪酶明显高于无PAD组(P<0.05)。PAD组的ERCP术后出血率、失败率、插管时间明显高于无PAD组(P均<0.05)。结论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患者由于乳头解剖位置的改变,使ERCP的插管难度、乳头出血、术后胰腺损伤等并发症的概率升高。 王鹤英 毛屏 朱加彬 宛星宇关键词: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胆总管结石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急性胰腺炎 ERCP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探究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究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ERCP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IL)、血清淀粉酶(AMY)、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白细胞总数(WBC)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1%;两组TBIL、AMY、ALT、GGT、WB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腹部疼痛缓解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ERCP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缩短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并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依鸿魁 毛屏关键词:ERCP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临床疗效 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