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海艳

作品数:7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氯胺酮
  • 2篇丙泊酚
  • 1篇带状疱疹
  • 1篇带状疱疹神经...
  • 1篇凋亡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腰痛
  • 1篇抑郁
  • 1篇镇痛
  • 1篇人乳
  • 1篇人乳腺癌
  • 1篇人乳腺癌细胞
  • 1篇人乳腺癌细胞...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细胞
  • 1篇乳腺癌细胞株
  • 1篇神经痛
  • 1篇术后

机构

  • 6篇济宁医学院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刘海艳
  • 3篇李爱梅
  • 1篇贾志
  • 1篇杨峰
  • 1篇张志龙
  • 1篇朱永宁
  • 1篇刘群

传媒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无痛人工流产术中丙泊酚与芬太尼配伍应用的麻醉疗效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丙泊酚与芬太尼配伍使用的麻醉疗效。方法:2009年10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流产室共接收行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组35例为观察组,单纯丙泊酚组35例为对照组。结果:两组孕妇镇痛效果和肌松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各时段血压和体温无明显变化;两组孕妇前后的心率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BP和DBP两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芬与芬太尼联合用于无痛人流起效快,孕妇镇痛效果和肌松效果好,同时对孕妇的循环系统影响也较小,可做为无痛人工流产术中麻醉镇痛的优选药物。
刘海艳张志龙
关键词:丙泊酚芬太尼无痛人工流产术肌松程度
分娩镇痛对初产妇盆底肌功能、盆底肌状态和疼痛的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对初产妇经阴分娩产后盆底肌肉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选择2022年3—8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40例经阴分娩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妇分娩意愿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和观察组(采用无痛分娩),每组70例。比较两组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程度、产后6周时盆底肌功能评分和盆底肌状态及产后3个月时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评分和产后主述症状。结果观察组胃窦排空即刻、饮用碳水化合物后(5、30、60、120 min)、宫口全开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周时观察组盆底肌最大肌电压、盆底肌持续收缩60 s平均肌电压高于对照组[(20.97±2.64)μV比(17.31±2.48)μV、(17.33±3.01)μV比(13.42±2.77)μV],膀胱颈移动度、静息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低于对照组[(27.15±3.55)mm比(31.05±4.75)mm、(9.97±2.12)cm2比(11.57±2.84)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周时观察组静态前阶段评分、静态后阶段评分、Ⅰ型肌纤维、Ⅱ型肌纤维、总分均高于对照组[(67.21±12.54)分比(54.17±10.84)分、(69.12±14.11)分比(56.47±11.24)分、(63.54±11.45)分比(50.97±10.74)分、(57.15±8.15)分比(49.76±6.44)分、(64.25±12.14)分比(57.84±2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个月时观察组FSFI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主述出现漏尿、发热、褥汗比例均低于对照组[22.86%(16/70)比40.00%(28/70)、15.71%(11/70)比30.00%(21/70)、30.00%(21/70)比47.14%(3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4.05、4.34,P<0.05)。结论分娩镇痛在初产妇的经阴分娩中能有效缩短产程,减轻分娩疼痛,对盆底肌肉功能有保护作用。
贾志李丽刘海艳王黎明刘群曹净净朱永宁
关键词:分娩镇痛产科产褥期疾病
艾司氯胺酮诱导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468凋亡及机制研究
2023年
目的探究艾司氯胺酮(esketamine,ESK)对乳腺癌细胞具有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CCK-8实验检测ESK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Annexin V/PI双染检测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和活性氧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凋亡及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CK-8实验结果证明ESK能以时间依赖性方式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ESK以20μM处理MDA-MB-468细胞后存活率为(35.47±2.61)%,较同浓度长春瑞滨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SK对MDA-MB-468细胞的IC50值为(14.54±2.12)μM;ESK处理后大幅度降低线粒体膜电位,蛋白水平中上调Cytochrome C、BCL2-Associated X的蛋白质(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及Caspase-3的表达,下调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ell lymphoma-2 protein,Bcl-2)的表达,诱导MDA-MB-468细胞发生线粒体依赖性凋亡;ESK能上调MDA-MB-468细胞中活性氧水平,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的表达。结论ESK能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并诱导其发挥线粒体依赖性凋亡,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上调乳腺癌细胞中的ROS水平,从而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来实现的,为Aln的开发和利用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尹秋稳郭启才苗秀美李爱梅刘海艳赵丹丹
关键词:乳腺癌凋亡活性氧PI3K/AKT信号通路
无痛胃镜检查中年龄对丙泊酚用量的影响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无痛胃镜检查中年龄对丙泊酚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158例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年龄,将其分为青年组(18~44岁,n=57)、中年组(45~59岁,n=51)和老年组(≥60岁,n=50),比较3组患者麻醉情况和安全性。结果青年组意识消失时,丙泊酚用量和丙泊酚总用量多于中年组和老年组,且中年组多于老年组;青年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高于中年组和老年组,且中年组高于老年组;青年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室时间短于中年组和老年组,且中年组短于老年组;老年组气道梗阻发生率、低氧血症发生率、托下颌发生率、面罩通气发生率、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镇静相关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和进镜受阻发生率高于青年组和中年组,进镜顺利发生率低于青年组和中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增长可能会增加无痛胃镜检查中患者的丙泊酚用量,延长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室时间,增加应激反应和不良反应,临床中对于高龄患者,应当加强监测。
李爱梅杨峰尹秋稳刘海艳解淑灿
关键词:无痛胃镜检查青年中年老年丙泊酚
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0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35例):艾司氯胺酮0.3 mg/kg组(L组)、艾司氯胺酮0.5 mg/kg组(H组)和对照组(C组)。L组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3 mg/kg,H组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5 mg/kg,C组给予体积的生理盐水。记录3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和拔管时间;记录3组患者术前第1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的40项恢复质量量表(40‑item Quality of Recovery Scale,QoR‑40)评分(包括总分以及身体舒适度、情绪状态、自理能力、心理支持、疼痛5个维度评分)、状态焦虑(State Anxiety Inventory,SAI)评分和蒙哥马利⁃艾森贝格抑郁评定量表(Montgomery‑Asberg Depression Rating Scale,MADRS)评分;记录3组患者术后30 min、2 h、12 h、24 h的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以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术前第1天QoR‑40评分(总分以及身体舒适度、情绪状态、自理能力、心理支持、疼痛评分)、SAI评分和MAD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第1天比较:3组患者术后第1天QoR‑40评分总分以及身体舒适度、情绪状态、自理能力、疼痛评分均降低(P<0.05);C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2天MADRS评分升高(P<0.05),术后第2天QoR‑40评分总分以及身体舒适度、情绪状态、自理能力、疼痛评分降低(P<0.05),SAI评分降低(P<0.05);L组和H组患者术后第1天SAI评分降低(P<0.05),MADRS评分升高(P<0.05),术后第2天QoR‑40评分总分以及身体舒适度、自理能力评分降低(P<0.05),SAI评分降低(P<0.05);L组患者术后第2天QoR‑40评分的情绪状态和疼痛评分降低(P<0.05)。与C组比较:L组和H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2天QoR‑40评分总分以及身体舒适度、情绪状态、疼痛评分升高(P<0.05),SAI评分�
刘海艳陈秀侠岳耀存赵英花李爱梅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焦虑抑郁
带状疱疹神经痛与颈腰痛的常见误诊原因
2023年
目的了解带状疱疹神经痛与颈腰痛的误诊情况,分析常见误诊原因,探讨预防措施,旨在进一步降低误诊率,保障诊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带状疱疹神经痛"与"颈腰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带状疱疹神经痛"与"颈腰痛"的误诊例数,计算误诊率,分析误诊情况,统计患者的治疗与转归。结果纳入"带状疱疹神经痛"和(或)"颈腰痛"诊断的患者346例,9例患者初诊误诊,误诊率为2.60%。6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初诊误诊为"颈腰痛"(院外4例),包括颈椎病(神经根型)、肩周炎、腰骶椎骨质增生等,纠正诊断后治疗7~14 d,皮疹及疼痛完全消失,全部治愈,未遗留有神经痛。3例"颈腰痛"患者初诊误诊为"带状疱疹神经痛"(院外2例),纠正诊断为颈椎病、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坐骨神经痛,给予局部神经阻滞、物理治疗等,患者疼痛明显改善。结论带状疱疹神经痛与颈腰痛是疼痛科的常见病种,临床诊疗中具有一定的误诊率,多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病史采集不详细、辅助检查不完善、医师诊疗思维狭隘局限等所致。在临床诊疗中应加强业务学习,避免惯性思维,增进有效沟通,甄别细微症状,完善辅助检查,动态监测病情,及时调整方案。
陈春生尹秋稳刘海艳
关键词:带状疱疹误诊颈痛腰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