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亮
- 作品数:10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光电式GPS盲区环境下车辆可持续导航数据采集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电式GPS盲区环境下车辆可持续导航数据采集装置及方法,包括成像感光元件、超声传感器、数值信号计算模块;将连续变化的地面信息保存为连续的图片;将连续的图片信息前后对比分析处理,得到图片记录的车辆的纵向、横...
- 徐彬项昌乐王晓亮樊伟
- 文献传递
- 光电式GPS盲区环境下车辆可持续导航数据采集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电式GPS盲区环境下车辆可持续导航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成像感光元件、超声传感器、数值信号计算模块;将连续变化的地面信息保存为连续的图片;将连续的图片信息前后对比分析处理,得到图片记录的车辆的纵向、横向...
- 徐彬项昌乐王晓亮樊伟
- 文献传递
- 一种纵列双涵道飞行车辆的可倾转矢量控制辅助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纵列双涵道飞行车辆的可倾转矢量控制辅助系统,两个推力涵道系统分别纵列安装于飞行主体的前部和后部;推力涵道系统包括第一驱动电机以及被其驱动连接的推力涵道螺旋桨,两个推力涵道螺旋桨为正反桨,旋转方向相反;左倾...
- 樊伟徐彬项昌乐王晓亮刘力源
- 文献传递
- 再悬浮底泥中非吸附性污染物释放的数值模拟被引量:4
- 2020年
- 环境水动力学中,湖库底泥中污染物释放是人们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水动力学条件作用下,污染底泥再悬浮使大量污染物被重新释放出来,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本文基于水槽实验研究提供的大量实测数据,建立上覆水体-底泥-污染物的耦合力学模型.在上覆水体不同流速条件下,数值模拟底泥起动再悬浮过程以及污染物释放过程.分析流场特性和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得到速度、颗粒体积分数、污染物浓度、湍动能以及时间等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表明,底泥再悬浮污染物释放过程,是由上覆水体-底泥-污染物构成的耦合过程.迅速进入上覆水体的底泥颗粒,影响了上覆水体流动特性,进而影响到污染物的释放.对于非吸附性污染物,底泥起动后复杂的流场特性是底泥再悬浮污染物释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当流场特性(如雷诺数)改变时,对流和湍流扩散作用在污染物输运过程贡献不同.建立上覆水体-底泥-污染物的耦合模型,研究水动力学条件与底泥污染物释放规律的定量化关系,可为构建湖库区域水污染模型提供支撑.
- 程鹏达朱心广冯春王晓亮
- 关键词:底泥污染物再悬浮颗粒体积分数
- 滑坡涌浪问题的Kurganov-ODE耦合算法
- 本文提出了一个流固耦合模型分析大型滑坡涌浪问题。水波部分采用基于全局坐标系的圣维南方程(色散模型将在未来发展),而滑坡模型采取基于局部曲线坐标系的刚体模型。水波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滑坡运动则采用二阶方法求解,滑坡的局...
- 王晓亮刘青泉安翼程鹏达
- 关键词:滑坡涌浪流固耦合插值
- 文献传递
- 一种纵列双涵道式飞行机器人及其动力学协同控制方法
- 本发明涉及无人飞行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纵列双涵道式飞行机器人及其动力学协同控制方法,并基于此提出了一种飞行器与机械臂整体动力学建模与协同控制策略,控制时不再将机械臂的作用力视为飞行器受到的扰动而对机械臂与飞行器分别控制...
- 徐彬张一博项昌乐王晓亮
- 文献传递
- 微机系统汇编FFT的实现及其在车辆振动中的应用
- 王晓亮
- 一种纵列双涵道飞行车辆的可倾转矢量控制辅助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纵列双涵道飞行车辆的可倾转矢量控制辅助系统,两个推力涵道系统分别纵列安装于飞行主体的前部和后部;推力涵道系统包括第一驱动电机以及被其驱动连接的推力涵道螺旋桨,两个推力涵道螺旋桨为正反桨,旋转方向相反;左倾...
- 樊伟徐彬项昌乐王晓亮刘力源
- 一种纵列双涵道式飞行机器人及其动力学协同控制方法
- 本发明涉及无人飞行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纵列双涵道式飞行机器人及其动力学协同控制方法,并基于此提出了一种飞行器与机械臂整体动力学建模与协同控制策略,控制时不再将机械臂的作用力视为飞行器受到的扰动而对机械臂与飞行器分别控制...
- 徐彬张一博项昌乐王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