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亚丽

作品数:21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文化科学
  • 7篇经济管理
  • 7篇社会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教育
  • 4篇社会
  • 4篇家庭
  • 3篇少年
  • 3篇社会工作
  • 3篇青少年
  • 2篇幸福感
  • 2篇性别差异
  • 2篇农村
  • 2篇主观幸福
  • 2篇主观幸福感
  • 2篇可视化
  • 2篇家庭背景
  • 2篇儿童
  • 1篇大学毕业
  • 1篇大学毕业生
  • 1篇大学生
  • 1篇代际传递
  • 1篇代际流动
  • 1篇地理加权回归

机构

  • 16篇四川外国语大...
  • 4篇武汉大学

作者

  • 20篇蒋亚丽
  • 2篇秦昆
  • 1篇林曾
  • 1篇卢宾宾
  • 1篇王彩勤
  • 1篇李琰
  • 1篇腾芸

传媒

  • 4篇社会科学前沿
  • 3篇广州大学学报...
  • 2篇重庆城市管理...
  • 2篇中国青年社会...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少年儿童研究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课程教育研究...
  • 1篇测绘地理信息
  • 1篇老龄科学研究
  • 1篇高等教育评论
  • 1篇心理学进展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教育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路径分析
2019年
采用2014年武汉市社会综合调查的数据,在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的基础上,分析教育对个人幸福感产生影响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教育本身能对幸福感产生直接的显著影响作用。把教育的间接效应分为经济效应和非经济效应(道德规范和包容度)。可以发现,接受较多教育可以通过提高人们的收入进而提升个人幸福感,教育的经济效应对个人幸福感发挥正向的提升作用。较高层次的教育水平却会降低人们的道德规范和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包容度,导致个人幸福感的降低。教育的非经济效益对个人幸福感发挥负向的降低作用。总体来看,教育对个人幸福感有着正向的显著提升作用。
蒋亚丽
关键词:教育幸福感
社会调查的空间抽样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社会调查的传统抽样方法是在抽样框内进行,无法查看抽样结果的空间分布并评价抽样结果的合理性。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社会调查的空间抽样方法,首先将抽样数据空间可视化,结合抽样框确定抽样的限定条件,然后利用GIS技术将抽样结果空间可视化,最后利用最邻近指数法评判抽样结果的空间分布均衡性,从而优化样本选取方案。本文在武汉市中心城区中选择洪山区和江岸区为研究区域,使用武汉市2011年的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实验,得到抽样框要求下的最佳抽样方案,将抽样结果最邻近指数的置信度设为95%,不断增加样区所需抽取样本数量进行实验,找出每个研究区域下最合适的样本数量,从而对抽样框的设计提出了改进建议。
李琰秦昆林曾林曾
关键词:GIS空间可视化
互联网使用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基于家庭关系中介效应的分析
2024年
家庭作为老年群体人际关系网络的核心场域,在数字化与老龄化交织并行的当代发挥着独特作用。采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21年数据,分析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检验家庭关系是否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结果显示,使用互联网的老年人明显拥有更高的主观幸福感,互联网使用能够通过改善家庭关系对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从多维度帮助老年人实现社会网络的数字融入,鼓励家庭场域内的数字反哺,对于提升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林子博蒋亚丽
关键词:互联网使用家庭关系主观幸福感老年人中介效应
教育对政治信任与财富分配公平感影响的性别差异被引量:4
2019年
采用2014年武汉市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分析教育对人们财富与收入分配公平感知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及两性之间的差异。为此,在建立的结构方程模型中共设置了三条路径,第一条路径是教育对财富分配公平感的直接效应,第二条路径通过社会经济地位隐变量考察教育的经济效应,第三条路径则把政治信任作为中介变量考察教育在财富分配公平感中发挥的非经济效应。分析结果显示,第一条路径中,教育并不能对女性的财富分配公平感产生直接影响。在男性样本中,这一结果则比较显著。存在显著的两性差异。第二条路径中,教育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地位提升,能够显著影响男性对财富分配公平的判断。这一结论在女性群体中则不成立,存在两性差异。第三条路径,经由政治信任分析教育对财富分配公平感的影响,在男女两性样本中均比较显著,没有性别差异。总体来说,教育对男性的财富分配公平的感知具有全面的显著影响。对女性的影响则没有那么显著。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女性对财富分配公平感的判断并没有得到相应加强。
蒋亚丽
关键词:教育政治信任性别差异
教育成就的性别不平等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2017年
采用武汉市2014年社会综合状况调查(CSSR)数据,分析了性别、城乡、年龄以及家庭资本因素对居民教育获得的性别不平等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城乡二元的发展模式在教育获得的性别不平等方面也有深刻体现。受传统父权文化和观念影响,农村的教育性别不平等现象比城镇地区更为严重。在控制城乡因素的情况下,父亲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学历水平的提升能明显改善女儿的受教育状况。因此,我们认为,家庭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改善能够弱化父权文化对教育性别不平等的影响。
蒋亚丽
关键词:性别不平等城乡差异家庭文化资本
社会工作领域特殊儿童发展及趋势的研究综述--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
2022年
特殊儿童作为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得到了不同专业和不同领域学者的关注。提高特殊儿童的生活质量并促使其社会化的进程中,社会工作扮演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采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的214篇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发现社会工作领域特殊儿童的发文量经历了初始期(2000年——2009年)和波动增长期(2010年至2021年)两个时期。研究阶段也经历了萌芽、爆发和研究不断深入细化三个阶段。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社会福利、融合教育、专业化、社会支持网络四个方面。全纳教育、小组社会工作、心理压力的跨学科合作将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蒋亚丽王雅婕
关键词:特殊儿童社会工作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现状及其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以S大学2016届女性毕业生为分析范本,探讨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就业困境。结果发现即便享有相同的教育资源,女性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依然低于男性。由此可见,女性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不应归因于文科专业或者缺乏文化资本,而是长久以来形成的社会角色分工内化、女性为了照顾家庭出现的身体和心理退出体制等,所导致的社会认知固化。
蒋亚丽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质量
PYD视角下社工对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干预研究
2021年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曰益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互联网建构起来的网络虚拟社会已经成为青少年交往的重要场所。不断普及的社交网络,一方面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成为了欺凌行为的新型武器,网络欺凌在这样的社会变化下悄然出现,青少年网络欺凌作为校园欺凌的网上延伸,因其跟风者的数量巨大,欺凌者的信息隐蔽而具有更大的破坏性。本文采用PTO(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理论框架,从自信、能力、联结、品格,关护与同情层面分析导致青少年成为网络欺凌对象的原因。并从青少年本身、青少年家庭、青少年学校以及社会四个层面提出社会工作干预的路径和措施。
蒋亚丽姜宇
关键词:青少年社会工作干预
媒介化抚育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
2024年
本文分析了媒介化抚育通过学习行为、学校适应等与学习相关的因素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外出务工父母通过亲子电话等媒介化抚育方式实施远程养育,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的适应能力,还能减少迟到、逃学等不良行为,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此外,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的亲子电话对子女的学习表现影响最为显著。据此,应进一步完善留守儿童家庭的保障制度,加强对农民工父母的亲职教育,增强学校对家庭结构不足的弥补效应,进一步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蒋亚丽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培养全面“会思考”的人——基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调查的分析
2017年
以赫钦斯培养“独立思考”的人为理论指导,以S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进行的毕业生择业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评价为基础,分析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与大学生自身特点之间的结构性失衡,探讨今后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
蒋亚丽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