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海静

作品数:9 被引量:113H指数:4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新生儿
  • 4篇早产
  • 4篇早产儿
  • 4篇产儿
  • 3篇膜炎
  • 3篇脑膜
  • 3篇脑膜炎
  • 2篇蛋白
  • 2篇婴儿
  • 2篇链球菌
  • 2篇高危
  • 2篇高危因素
  • 2篇B族链球菌
  • 1篇新生儿坏死性...
  • 1篇新生儿患者
  • 1篇眼底
  • 1篇医院感染
  • 1篇早产儿视网膜
  • 1篇早产儿视网膜...
  • 1篇真菌感染

机构

  • 9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9篇李海静
  • 8篇林振浪
  • 5篇朱敏丽
  • 4篇姜娜
  • 2篇朱将虎
  • 2篇麦菁芸
  • 2篇汪盈
  • 1篇杨海蔚
  • 1篇留佩宁
  • 1篇陈尚勤
  • 1篇王琦
  • 1篇林丽
  • 1篇黄玉梅
  • 1篇董亚
  • 1篇陈春

传媒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90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的临床表现和病原体情况,为防治新生儿真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8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治疗病房收治的90例新生儿IFI的流行病学资料、病原学检查、临床特点和治疗转归等。研究期间总住院病例数为23179例,以院内开始对高危新生儿实施真菌感染预防措施的时间为界限,将2009年7月1月至2014年12月31日收治住院的患儿设为A组,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患儿设为B组,比较两组患儿的IFI发病率。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90例IFI患儿发病主要集中于6月至8月,共55例(61.1%)。早产儿(胎龄<37周)75例(83.3%),出生体质量<1000 g的患儿有23例(25.6%),1000~<1500 g的患儿有36例(40.0%)。23179例患儿中,A组8239例,B组14940例。IFI总发病率为0.39%(90/23179),超低出生体质量儿(<1000 g)和极低出生体质量儿(1000~<1500 g)IFI发病率分别为5.64%(23/408)、1.99%(36/1805)。A组患儿IFI总发病率为0.72%(59/8239),高于B组的0.21%(32/14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517,P<0.01)。A组中出生体质量<1000 g的患儿IFI发病率为9.66%(17/176),高于B组的2.59%(6/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12,P=0.020)。发生IFI前的危险因素暴露包括使用广谱抗菌药物89例(98.9%)、肠外静脉营养89例(98.9%)、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74例(82.2%)、有创机械通气59例(65.6%)、有外科手术史26例(28.9%)等。IFI的临床表现不典型,74例(82.2%)表现为精神反应差,65例(72.2%)氧饱和度频繁波动,37例(41.1%)频发呼吸暂停,36例(40.0%)发热。69例(76.7%)C反应蛋白升高,32例(35.6%)发生血小板计数下降。90例IFI患儿标本共培养出92株真菌菌株,病原菌主要为念珠菌(87.0%,80/92),其中34株(37.0%)为希木龙假丝酵母菌,18株(19.6%)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0株(10.9%)为白念珠菌。经抗真菌�
潘冰婷瞿跃朱敏丽李海静杨海蔚林振浪麦菁芸
关键词:侵袭性真菌感染念珠菌流行病学高危因素
早期母爱剥夺致大鼠成年后疼痛情绪加剧的神经机制
2022年
目的:探讨早期母爱剥夺致大鼠疼痛情绪加剧的中枢神经机制。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新生大鼠按笼别随机分为母爱剥夺组和对照组,建立大鼠母爱剥夺(限制筑巢材料)模型,对照组给予足量的筑巢材料,母爱剥夺组给予对照组1/3的筑巢材料,其他条件均相同。2月龄时记录大鼠的体质量,进行福尔马林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回避模型(F-CPA)实验,随后麻醉大鼠,抽取脑脊液及血,取脑,采用ELISA法测定脑脊液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皮质醇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大脑组织中c-Fos蛋白阳性细胞数目改变。结果:2月龄时,母爱剥夺组大鼠体质量(300.1±67.2)g,对照组(294.3±59.3)g,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第4天试验后的脑脊液ACTH浓度为(173.6±21.7)ng/mL,而母爱剥夺组为(186.2±16.0)ng/mL,母爱剥夺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大鼠第4天试验后的血皮质醇浓度为(141.7±15.4)ng/mL,而母爱剥夺组为(158.0±22.7)ng/mL,母爱剥夺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母爱剥夺组在髓板内核内侧核区、岛叶皮层有c-Fos蛋白的表达,对照组在该部位无表达。结论:早期通过限制母鼠筑巢材料,可引起子鼠血皮质醇、脑脊液的ACTH改变,建立一种新型的母爱剥夺大鼠模型。髓板内核内侧、岛叶皮层c-Fos蛋白表达异常可能是新生儿期母爱剥夺痛情绪有关的神经机制。
董亚陈春李海静林丽林振浪
关键词:母爱剥夺C-FOS蛋白
新生儿B族链球菌脑膜炎13例临床分析和随访被引量:29
2014年
目的 分析新生儿B族链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药敏情况及随访结果.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13年5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3例新生儿B族链球菌脑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B族链球菌脑膜炎以发热、少食或喂养困难、惊厥、反应差等临床表现多见.3例早发型患儿母亲产前有应用抗生素.C反应蛋白升高者13例,其中病初即升高11例.13例患儿治愈7例,好转自动出院4例,因严重并发症放弃后死亡2例.治愈病例住院时间(47 ±21)d.13例患儿中并发低钠血症5例次,颅内出血3例次,脑室扩张3例次,硬膜下积液2例次,脑积水2例次,感染性休克2例次,脑疝1例次,脑软化1例次.出院1个月后1例早发型伴脑积水早产儿在家中死亡.7例随访至10 ~24个月:3例早发型患儿中,生长发育正常2例,运动发育落后1例;4例晚发型患儿中,生长发育正常1例,运动发育落后2例,癫痫发作1例.B族链球菌对青霉素及利奈唑胺均敏感(13/13、9/9),对左氧氟沙星、氨苄青霉素及万古霉素敏感率分别为11/12、9/10和8/13.结论 新生儿B族链球菌脑膜炎临床表现非特异性,住院时间长,易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后遗症.C反应蛋白在病初即有较高的敏感性.产前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很重要,治疗应首选大剂量青霉素,对难治性病例可选用利奈唑胺等治疗.
朱敏丽朱将虎李海静留佩宁林振浪
关键词:链球菌感染
超早产儿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6
2014年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超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住温州育英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超早产儿1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去除住院时间不满48 h的17例,共118例超早产儿纳入研究.对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 118例超早产儿中发生感染78例,感染率为66.10%,感染例次数129次,例次感染率为109.32%.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病率为1.43% (35/2 452),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病率为0.35%(16/4 613).超早产儿医院感染疾病以肺炎居首位,共74例次,占57.36% (74/129),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5例次,占肺炎47.30%;其次为败血症48例次.共检出90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74株(82.22%)],其次为革兰阳性菌12株,真菌4株;肺炎克雷伯菌是超早产儿医院感染最常见病原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阳性率达90.91%(20/22),对头孢菌素类均耐药.经单因素分析显示,超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体重、机械通气、脐静脉置管、中心静脉置管、胃肠外营养时间及住院时间.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住院时间(OR=1.024,P=0.043)及中心静脉置管(OR =6.170,P=0.041)是超早产儿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78例医院感染超早产儿中死亡12例,病死率15.38%.结论 超早产儿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充分了解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缩短机械通气、中心静脉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姜娜汪盈王琦李海静麦菁芸林振浪
小婴儿无乳链球菌脑膜炎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小婴儿无乳链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药敏情况及预后相关因素,为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8年4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收治的49例无乳链球菌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
朱敏丽姜娜李海静陈尚勤林振浪
超早产儿135例相关并发症临床分析被引量:22
2014年
目的探讨超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干预措施,为降低其死亡率提供帮助。方法选择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08--2012年收治的超早产儿(胎龄〈28周),按出生体重分为〈1000g和1000~1499g两组,对两组早产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早产儿产生的主要原因为胎膜早破、不明原因早产、多胎妊娠、前置胎盘伴出血等。所有超早产儿均有一种以上并发症,其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12例(82.9%),窒息91例(67.4%),呼吸暂停72例(53.3%),肺炎61例(45.2%),败血症48例(35.6%),颅内出血35例(25.9%),动脉导管未闭29例(21.5%)。体重〈1000g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及血糖紊乱发生率均高于体重1000~1499g组(P〈0.05)。本组超早产儿体重〈1000g68例,治愈率60.3%;1000~1499g67例,治愈率76.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重度窒息、重症感染是超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早发现并治疗并发症,早期干预,可降低超早产儿的死亡率,提高其生存质量。
姜娜汪盈李海静林振浪
关键词:并发症
新生儿B族链球菌脑膜炎临床特征
目的: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是导致新生儿死亡、致残的重要病因,B族链球菌是常见的致病菌,通过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情况,为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3年5月我院13例新生儿B族链球菌脑膜炎...
朱敏丽朱将虎李海静林振浪
关键词:新生儿患者病理诊断
早产儿视网膜病高危因素及筛查策略分析
目的:   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一种发生于低体重早产儿正在发育视网膜的异常病变。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统...
李海静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围产医学
文献传递
尿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粪钙卫蛋白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尿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和粪钙卫蛋白(FC)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中的变化以及与喂养不耐受患儿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住笔者科室的胎龄(GA)≤34周且出生体重(BW)≤2500g的适于胎龄早产儿90例为观察对象,共分为3组,即期间发生NEC的患儿作为NEC组,在同期入院的患儿中按照喂养耐受情况,分别作为喂养不耐受组和喂养耐受组(对照组).所有入组患儿均在临床诊断的第1天、第5天分别收集尿液、粪便标本各1份,采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尿液IFABP和FC浓度.结果每组共纳入30例早产儿,NEC组平均胎龄29.8±2.1周,喂养不耐受组平均胎龄30.2±2.4周,对照组平均胎龄30.8±2.5周,3组患儿的胎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FABP浓度NEC组在第1天即明显升高,平均为8.821±1.551 ng/ml,第5天时达到11.103±1.718ng/ml,显著高于喂养不耐受组(3.150±1.484ng/ml vs 3.148±1.489ng/ml,P均<0.01)和对照组(3.005±1.430ng/ml vs 3.047±1.216ng/ml,P均<0.01);但第1天和第5天喂养不耐受组与对照组IFABP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08,0.794).FC浓度NEC组在第1天即明显升高,平均为303.34±59.72μg/g,第5天时达到458.05±121.08μg/g,显著高于喂养不耐受组(176.53±51.31μg/g vs181.29+41.15μg/g,P均<0.01)和对照组(183.54±40.67μg/g vs 181.90+38.80μg/g,P均<0.01);但第1天和第5天喂养不耐受组与对照组FC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97,0.796).结论尿液IFABP和FC在NEC发生时即有升高,而喂养不耐受患儿无明显升高,尿IFABP联合FC检测可能成为NEC早期诊断和鉴别喂养不耐受患儿的一个敏感而特异的指标.
李海静朱敏丽黄玉梅姜娜林振浪
关键词:早产儿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