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楠

作品数:26 被引量:69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多软骨炎
  • 7篇软骨
  • 7篇软骨炎
  • 7篇骨炎
  • 7篇复发
  • 7篇复发性多软骨...
  • 5篇受累
  • 4篇动脉
  • 4篇心脏
  • 3篇多血管炎
  • 3篇血管
  • 3篇血管炎
  • 3篇肉芽
  • 3篇肉芽肿
  • 3篇肉芽肿性
  • 3篇生物制剂
  • 3篇自身免疫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复发性

机构

  • 26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市眼科研...

作者

  • 26篇陈楠
  • 14篇王振刚
  • 10篇吴明营
  • 9篇崔莉
  • 9篇齐弘炜
  • 9篇高圆
  • 9篇王艳妮
  • 7篇赵建刚
  • 6篇崔华楠
  • 6篇王妍军
  • 5篇王锡峥
  • 5篇周自强
  • 4篇袁彪
  • 3篇吴文波
  • 2篇孙婷婷
  • 2篇邓移风
  • 1篇朱朗标
  • 1篇周建博
  • 1篇罗莎
  • 1篇赵凤华

传媒

  • 6篇中华风湿病学...
  • 5篇中国医刊
  • 4篇北京医学
  • 1篇眼科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体外循环...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第二十五届长...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09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0岁以上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9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总结98例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早期临床结果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60岁以上行瓣膜置换术者98例,其中单瓣置换87例(二尖瓣置换58例,主动脉瓣置换29例)、双瓣置换11例,及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1例,左室室壁瘤手术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近年老年瓣膜置换的特点。结果本组共置换心脏瓣膜109枚,其中机械瓣39枚,生物瓣70枚。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置入5例。院内死亡4例(4.08%),左室破裂1例,室颤1例,出血二次开胸后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2例(2.04%)病重自动出院,其余痊愈出院。术后早期16例(16.33%)发生并发症,包括精神神经系统并发症2例、二次开胸止血6例、低心排7例、二次插管1例、气管切开2例、严重心律失常1例、切口感染延迟愈合2例、肾功能不全6例及心包大量积液1例。结论 60岁以上瓣膜病患者多合并其他疾病,且术后并发症较多,生物瓣应用逐渐增多,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较多,完善的术前检查、充分准备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齐弘炜吴明营崔华楠赵建刚周自强王锡峥王妍军陈楠
关键词:心脏瓣膜疾病心脏瓣膜假体植入老年
阿司匹林剂量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获得性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TEG)评价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术后早期(14 d内)100 mg/d和200 mg/d阿司匹林治疗下血小板聚集抑制率(INHAA)及获得性阿司匹林抵抗(AR)的发生率,探讨增加阿司匹林剂量对术后早期获得性AR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选取行OPCAB术的患者60例,按术后服用阿司匹林剂量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阿司匹林200 mg组、阿司匹林100 mg组,分别于停药前(Ta)、手术前(Tb)、术后应用阿司匹林治疗后6 h(T1)、第5天(T2)、第14天(T3)进行TEG血小板功能检测。结果术后T1、T2时200 mg组INHAA显著高于100 mg组(P<0.05),T3时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T1时AR发生率200 mg组显著低于100 mg组(P<0.05),T2、T3时AR发生率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OPCAB术后早期(14 d内)200 mg/d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可以增加INHAA,减少获得性AR的发生率,有益于术后早期抗血小板治疗。
吴文波吴明营周自强齐弘炜崔华楠王妍军赵建刚陈楠
关键词:阿司匹林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白藜芦醇通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途径减轻出血性休克导致的大鼠的心肌损伤恢复心肌收缩功能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探讨白藜芦醇在出血性休克导致大鼠心肌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复制SD大鼠的失血性休克模型,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6),失血性休克模型组(HS组,n=6),白藜芦醇治疗组(RSV组,n=6)和白藜芦醇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抑制剂sirtinol共同处理组(RSV+sirtinol组,n=6)。待模型复制完毕后,监测左心室收缩功能,取血液样本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比较各组心肌酶改变。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并测定心肌组织中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氢(H2O2)的浓度。取大鼠的心肌组织定量测定总三磷酸腺苷(ATP),免疫印迹实验测定sirt1的表达。结果失血性休克造成明显的心功能的损伤,明显增加了血清中炎症因子的表达,减少了心肌组织中SOD的表达,升高了H2O2的含量并减少了心肌组织中ATP含量与sirt1的表达,白藜芦醇干预恢复了休克导致的大鼠心功能的损伤、抑制了炎症因子、逆转了心肌组织中SOD与H2O2的含量并增加了心肌组织中ATP的含量与sirt1的表达,而使用sirt1抑制剂能够抑制白藜芦醇的这些作用。结论白藜芦醇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的心功能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sirt1途径发挥的。
崔华楠李燕周自强王妍军陈楠吴明营
关键词:白藜芦醇失血性休克
年龄≤60岁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的全耳受累情况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年龄≤60岁复发性多软骨炎(RP)患者全耳受累的临床特征。方法连续录入符合Michet诊断标准且年龄≤60岁的RP患者,分组研究耳各部位损害的临床特点、听力学特点及病情评价。满足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的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2007年12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期间共174例耳部资料齐全且年龄≤60岁的RP患者入选,男性90例,女性84例。发病年龄8~60岁,平均(39±13)岁;病程1~480个月,中位病程12个月;RP疾病活动指数10~77,中位数为38,各发病类型之间相近;RP器官损伤指数0.1~56,中位数为2.4,各发病类型之间差异较大:前3位的发病类型为耳廓软骨炎32.8%(57/174)、眼睛受累24.7%(43/174)及气道软骨炎21.3%(37/174);耳的各个部分(外中内)均可受累:内耳受累最多见95.4%(166/174),耳蜗及前庭受累概率相近,隐匿性突出;外耳受累55.2%(96/174)以耳廓为主;中耳受累29.9%(52/174)以鼓膜及咽鼓管受累为主,常被忽略;听力损失的主动检出率高达71.8%(125/174);符合WHO-2006听力损失者为14.3%(25/174),其中52.0%(13/25)为残疾性耳聋;儿童RP的非感音神经性耳聋占40.0%(4/10);21岁以后RP以感音神经性耳聋为主;所有患者均具有外中内耳2个部位以上的异常,耳各部位受累交叉重叠现象明显。结论在年龄≤60岁RP人群可见耳各个部分的受累,并具有年龄特点;中内耳受累表现隐匿;主动检查可以早期检出RP患者的听力损失;RP器官损伤指数的潜在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王振刚陈楠高圆王艳妮崔莉
关键词:多软骨炎中耳外耳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功能监测现状被引量:2
2009年
史旭波陈楠胡大一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血小板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儿童期发病的复发性多软骨炎1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了解儿童期发病的复发性多软骨炎(CORP)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 CORP 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11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6例;发病年龄3~15岁,平均(11±4)岁。确诊年龄6~22岁,平均(16±5)岁;诊断延误2~144个月,平均(55±45)个月。9例单纯性 CORP、2例分别与 SLE、pSS 伴发。首发症状以喉气管受累多见(7/11,64%),其次为鼻炎、眼受累和关节炎;确诊时喉部受累占91%(10/11)、气管切开占54%(6/11)、眼和鼻受累均为46%(5/11)、耳和关节受累均为36%(4/11);2例(18%)血清自身抗体阳性;4例(36%)伴 ESR 或 CRP 增高;9例(82%)接受了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随诊4~48个月,平均(27±15)个月,2例加重,余病情稳定或好转。结论 CORP 以喉气管受累为多见,易延误诊断,预后不良;积极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王振刚崔莉高圆陈楠
关键词:复发性多软骨炎儿童自身免疫疾病
复发性多软骨炎气道受累的临床特征及其早期诊断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P)气道受累的临床特征及早期诊断。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6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累及气道的70例RP患者分为气道首发组及非气道首发组,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辅助检查的必要性。结果前三位气道表现为呼吸困难或喘憋55例(78.6%)、声嘶40例(57.1%)、咳嗽咳痰40例(57.1%)。喉、气管、主支气管同时受累最常见(24例,34.3%)。气道首发组喉部受累及确诊前气管切开比例较高。10.0%的患者无呼吸道症状,但喉气管CT异常。分别有40.0%及51.4%的患者无症状但听力及前庭功能检查阳性。结论 RP首发气道受累者气道病变广泛且进展迅速。无症状气道及内耳损伤常见,重视客观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陈楠王振刚崔莉高圆王艳妮
关键词:复发性多软骨炎
年龄≤60岁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听力损失的特点及其早期检测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了解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P)患者早期听力损失的特点及其早期检测方法。方法连续收集2007年12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风湿免疫科常规住院的RP患者127例,对其进行主观、客观听功能检测。分别按是否伴耳聋主诉、性别、发病年龄分析其听力损失的相关特点。结果有70.1%(89/127)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其中57.3%(51/89)的患者听力损失已达中度以上。轻度听力损失的纯音测听异常以高频段受累为主,与耳声畸变发射异常的受累频段相符;随听力损失程度加重,受累频段增多并累及低频部分;耳声畸变发射异常高达94.1%,并可见于纯音测听正常者;伴耳聋组的病程更长,男性组疾病活动指数更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伴耳聋、男性及起病年龄≥40岁均是听力损失的不利因素。结论RP患者的无症状性听力损失发生率高,与耳声畸变发射频段异常对应的纯音测听寡频段异常可作为早期听力损失的诊断指标;尽早进行听功能检测有助于提高RP的早期诊断率。
王振刚陈楠王艳妮
关键词:复发性多软骨炎听力丧失耳蜗自身免疫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后补救性外科手术
齐弘炜吴文波吴明营袁彪赵建刚崔华楠王锡峥陈楠周自强王妍军
IgG4相关性疾病眼部病变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IgG4相关性疾病眼部病变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5例在2010年10月-2014年5月期间首诊于眼科并经实验室和(或)活组织检查证实的IgG4相关性疾病患者。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患者眼部病变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主要指标临床表现,眼眶MRI,生长抑素受体SPECT/CT显像(SRS)。结果 25例患者双眼睑肿胀、眼球突出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23例为双眼受累,22例患者有≥2个器官受累,眼外受累器官多见于鼻部(19例)和涎腺(13例)。眼眶MRI主要表现为弥漫性泪腺增大(22例)、眼外肌增粗(14例)、眶周软组织浸润(10例)等。SRS显示治疗前眼眶摄取示踪剂显著增高(UR=1.87±0.43);经免疫抑制治疗后活动期眼眶示踪剂摄取减少(UR=1.51±0.24)。结论 IgG4相关性疾病的眼部病变具有较典型的临床特征,泪腺弥漫性增大为眼眶MRI最常见表现,SRS能客观反映受累眼眶的免疫活动程度,对临床疗效评价有较好的价值。
崔莉罗莎陈楠高圆王艳妮王振刚
关键词:IGG4相关性疾病眼眶磁共振成像生长抑素受体显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