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自强

作品数:3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血压
  • 1篇右美托咪啶
  • 1篇躁动
  • 1篇手术
  • 1篇顺式阿曲库铵
  • 1篇苏醒
  • 1篇苏醒期躁动
  • 1篇苏醒时间
  • 1篇内障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全麻
  • 1篇小儿
  • 1篇小儿全麻
  • 1篇疗效
  • 1篇疗效比较
  • 1篇麻醉

机构

  • 3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张自强
  • 2篇朱波
  • 2篇陈蕾
  • 1篇朱波
  • 1篇王寿根
  • 1篇王玲萍

传媒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及苏醒时间的影响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全麻诱导前给予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全麻后苏醒期躁动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2015年1~6月选择60例ASAⅠ~Ⅱ,4~6岁择期全麻下腺样体切除术的学龄前儿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20):右美托咪定0.3μg/kg组(A组)、右美托咪定0.5μg/kg组(B组)、对照组(C组)。A、B组分别在全麻诱导前给予0.3μg/kg和0.5μg/kg静脉微泵输注右美托咪定(10 min),对照组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观察入室时、麻醉诱导期、术中及恢复期生命体征变化,计算从手术结束到拔管的苏醒时间、全麻术后恢复期苏醒躁动及评分、复苏室停留时间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等。结果恢复期与C组相比,A、B组的HR和MAP下降(P〈0.01),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A组术后苏醒躁动发生率及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A、B组术后苏醒躁动发生率及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复苏室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诱导前给予0.5μg/kg右美托咪定可以更好地降低全麻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改善血流动力学,同时不延长苏醒及恢复期的时间。
张自强朱波吴琴丽陈蕾
关键词:苏醒期躁动全麻苏醒时间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表面麻醉用于老年术中高血压患者白内障手术的效果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表面麻醉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白内障手术镇静、镇痛及控制循环的效果。方法:选择75例择期表麻下单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高血压患者,ASA分级I-Ⅲ级,年龄65~88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C组)、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组(D1组、D2组),每组25例。均采用微量注射泵静脉输注,输注时间15 min。D1组负荷量右美托咪啶(以生理盐水稀释至50 m L)1μg/kg,D2组0.7μg/kg,C组以等容量生理盐水替代。记录入室(T0)、手术开始时(T1)、白内障摘除时(T2)、手术结束时(T3)、出手术室时(T4)的5个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和镇静评分(Ramsay)、镇痛评分(VRS)。记录手术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评分,患者术前及术后1 d焦虑评分(SAS),术中高血压等不良反应及心血管药物使用例数。结果:共71例患者纳入该研究。C组13例患者需使用乌拉地尔降压,4例艾司洛尔降心率,D1、D2组术中血压均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1组有2例使用阿托品升心率。与C组比较,D1组、D2组的T2、T3、T4时点的HR降低(P〈0.05),与D2组比较,D1组HR下降更明显(P〈0.01)。D1组、D2组处于明显镇静状态,在T2、T3、T4时点,D1组较D2组镇静更为明显(P〈0.01),患者满意度评分D1组、D2组明显增加(P〈0.05)。但手术前后焦虑评分、镇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缓慢泵注0.7μg/kg负荷量右美托咪啶,在老年术中高血压患者白内障手术中,具有较好的镇静及控制高血压、心率的效应,患者满意率高、安全性好。
朱波王寿根张自强陈蕾马佳燕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老年人高血压白内障手术
闭环靶控输注与持续输注顺式阿曲库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闭环靶控输注与持续输注两种方式输注顺式阿曲库铵在临床麻醉中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ASA I^II级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闭环靶控输注组和持续输注组各30例。闭环靶控输注组采用闭环靶控输注顺式阿曲库铵,持续输注组采用持续输注顺式阿曲库铵。比较两组肌松药的起效时间、总的肌松药用量、肌松恢复时间以及各阶段的MAP、HR、Sp O2等指标。结果两组在诱导和手术麻醉期间都能很好地满足肌松要求,各段MAP、HR、Sp O2等在麻醉过程中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顺式阿曲库铵在插管条件及起效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持续输注组比较,闭环靶控输注组在总的肌松药用量、肌松恢复时间、肌松不足出现次数上均少于持续输注组(P<0.05)。结论闭环靶控输注顺式阿曲库铵在临床上优于持续输注,肌松恢复时间缩短、总的肌松药用量降低,肌松不足出现次数也减少。
张自强朱波吴琴丽王玲萍汤金菊
关键词:麻醉闭环靶控输注顺式阿曲库铵持续输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