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蓝

作品数:46 被引量:121H指数:5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起搏
  • 17篇消融
  • 13篇射频消融
  • 11篇射频
  • 10篇心脏
  • 9篇束支
  • 9篇左束支
  • 6篇心室
  • 6篇心室起搏
  • 6篇血管
  • 6篇生理性
  • 6篇同步化
  • 5篇导管
  • 5篇导管消融
  • 5篇心血管
  • 5篇心脏起搏
  • 5篇心脏再同步
  • 5篇再同步
  • 5篇早搏
  • 5篇生理性起搏

机构

  • 33篇温州医科大学
  • 13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复旦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46篇苏蓝
  • 36篇黄伟剑
  • 13篇吴高俊
  • 13篇李海鹰
  • 11篇肖方毅
  • 11篇徐蕾
  • 7篇吴圣杰
  • 6篇方丹红
  • 4篇戴振宇
  • 4篇高瞻
  • 3篇单培仁
  • 3篇陈骁
  • 3篇王良国
  • 2篇陈骁
  • 2篇黄周青
  • 2篇蔡雪黎
  • 2篇张怀勤
  • 2篇伍新雷
  • 2篇陈秀青
  • 2篇方英

传媒

  • 7篇中华心律失常...
  • 4篇中华心血管病...
  • 4篇中国心脏起搏...
  • 4篇第五届钱江国...
  • 3篇心电与循环
  • 2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实用心电学杂...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2016年浙...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10篇2014
  • 3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09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希浦系统起搏生理性心脏同步化治疗被引量:3
2020年
传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即双心室起搏(BVP)通过经冠状静脉窦(CS)心外膜单点或多位点起搏,利用各种算法达到起搏与自身融合,实现部分宽QRS患者心脏电与机械再同步,改善临床预后;但对于自身窄QRS波,则无法保持其同步性。目前已开展的希浦系统起搏(HPCSP)主要包括希氏束起搏(HBP)和左束支起搏(LBBP)最具生理性。对自身窄QRS波患者,HBP可维持心室电和机械同步性;对典型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HBP可纠正其传导,恢复心室电和机械同步性,但多数患者起搏电极无法真正跨越阻滞位点,起搏阈值高及不稳定,存在安全隐患,成功率较低。近年来LBBP技术通过直接夺获左束支,维持或恢复左心室内同步性。因近端左束支传导系统是宽的网状结构,且起搏导线电极位于左心室间隔内膜下,往往可跨越传导阻滞位点,故左束支夺获阈值低且稳定,感知良好,并均伴有较好左心室同步性的左心室间隔起搏作为备份起搏。HPCSP也可通过与自身传导束融合,在单点HPCSP无法达到心脏完全同步化(如调整AV间期,消除左束支起搏的右束支阻滞图形),或双心室无法实现自身融合等患者(心房颤动,长PR间期和房室传导阻滞)中实现更好的心脏同步化。期待在植入技术的完善、专用器械改进及更多的循证医学之后,HPCSP在生理性心脏同步化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叶炀吴圣杰陈学颖苏蓝傅国胜黄伟剑
关键词:双心室起搏
永久希氏束起搏的临床应用
<正>永久希氏束起搏(Permanent his-bundle pacing,HBP)在人类首次成功植入是Deshmukh于2000年报导[1],到目前为止国外文献已从个案报导发展到单中心307例的临床研究。此前永久HB...
苏蓝黄伟剑
文献传递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动过速型心肌病
目的心动过速型心肌病是一种快速心律失常介导的可逆的以左室扩大,射血分数降低,心功能不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肌病。射频消融是能彻底的根治心律失常,逆转心肌病的手术方式。我们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心动过速心肌病的临床经验和结果。资料...
李海鹰黄伟剑吴高俊方丹红苏蓝
文献传递
心内科见习带教引入导管室见习的实践体会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在心内科见习带教中引入导管室见习的影响。方法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见习同学中实行常规床旁见习带教结合导管室见习带教,带教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理论考核、操作进行评估教学质量。结果与传统教学法相比,结合导管室见习带教诊疗组的见习医学生对其教学的兴趣度、接受度明显提高;其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尤其是在临床综合能力的处理方面明显提高。结论常规床旁见习带教结合导管室见习带教有助于提高心血管内科学见习教学质量,显著提高见习医师的临床综合处理问题能力。
周浩高瞻苏蓝蔡雪黎王智挺黄伟剑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学教学质量
左心耳封堵联合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有效性和安全性2年随访观察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评估左心耳封堵联合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有症状的高危脑卒中风险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左心耳封堵联合冷冻球囊消融术的具有高危脑卒中风险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力求达到完全封堵,无残余分流。术后定期门诊随访症状、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观察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本研究纳入患者74例,男42例(56.8%),女32例(43.2%),平均年龄(70.2±8.1)岁,阵发性房颤患者62例(83.8%),持续时间≤3个月的房颤患者12例(16.2%),CHA2DS2-VASc评分(4.0±1.5)分,HAS-BLED评分(3.3±1.0)分。所有患者均用冷冻球囊成功隔离两侧肺静脉,并完成左心耳封堵。共成功植入Watchman封堵器55例,其中31例(56.4%)Watchman封堵器经过回收技术调整到满意位置后成功释放。共植入ACP封堵器19例,其中8例(42.1%)经过回收技术调整至满意位置后成功释放。19例植入ACP封堵器的患者中有5例为Watchman封堵器反复调整仍有残余分流改用ACP封堵器植入成功。有5例Watchman封堵器和1例ACP封堵器更换1次不同规格的同类封堵器植入成功。术中72例(97.3%)无残余分流,平均随访时间为(23.3±7.0)个月。冷冻球囊消融复发率为35.1%,术后45d,6、12个月TEE检查随访率分别为98.6%(73/74)、67.6%(50/74)和66.2%(49/74);完全封堵率为82.2%、88.0%、91.8%,无1例>3 mm残余分流。73例(98.6%)患者在3个月随访时停用了抗凝药物。1例患者出现非心脏原因死亡,1例患者出现缺血性脑卒中,2例患者出现大出血事件,1例患者出现封堵器表面血栓。结论左心耳封堵联合冷冻球囊消融对于有症状的脑卒中高危风险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肖方毅周晓东方英王良国苏蓝黄伟剑
关键词:心房颤动冷冻消融
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开创心脏同步化治疗新纪元被引量:2
2021年
希氏-浦肯野系统(希浦系统)起搏是当前最生理性的起搏方式,既能纠正左束支传导阻滞实现心脏再同步,又能维持窄QRS波患者心室同步性。其中由我国学者原创的左束支起搏技术,弥补希氏束起搏的不足,扩展了心脏传导系统起搏的临床应用,具有里程碑意义。2021年2月《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中国专家共识》全球首发,统一了希浦系统起搏的定义,规范了操作流程及植入适应证。本文论述希浦系统起搏的优劣势,并期待更多循证医学的开展以回答及解决相关的临床问题。
苏蓝黄伟剑
关键词:生理性起搏
心脏传导系统起搏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22年
生理性起搏主要包括双心室起搏、希氏束起搏和左束支起搏,其中后两者统称为心脏传导系统起搏。与传统右心室起搏相比,生理性起搏可以减少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的发生。希氏束起搏是最生理的起搏方式,但定位困难、操作难度高及长期安全性风险限制了其推广和应用。左束支起搏在保持生理性起搏的同时弥补了希氏束起搏的缺陷,成功率高,起搏参数良好,且安全性和临床疗效得到证实,目前已成为心脏生理性起搏的热点方式。本文回顾了心脏传导系统起搏的发展历程,解析关键技术和诊断标准,比较各种起搏方式的优缺点,深入讨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蔡蒙醒苏蓝黄伟剑
关键词:心脏传导系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室性早搏的标测消融
目的:探讨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不同部位室早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012年6月-2013年7月症状性室性早搏(>10000个/24h)患者83例,患者年龄(43±18)岁,其中男35例,女48例.在CA...
肖方毅黄伟剑苏蓝徐蕾林捷李海鹰
关键词:室性早搏
文献传递
经希氏束起搏患者的观察和护理被引量:3
2015年
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心脏起搏器应用日益广泛,埋藏式心脏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心脏再同步起搏除颤器(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pacemaker defibrilla-tors,CRTD)、抗房颤起搏器等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1],而生理性心脏起搏器的应用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本文提及的希氏束起搏(His loundle paecng,HBP)能使心室内收缩保持同步,是理想的真正意义上的心室生理起搏。因其操作有一定难度以及术者对其慢性起搏参数可靠性的担忧,至2012年止全球文献报道成功 HBP 的病例数仅300余例[2]。我院心脏中心积极改进技术,从2011年2月至2013年4月,在积累了大量成功起搏器手术的基础上,为122例有常规心脏起搏适应证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患者成功实施了HBP,通过良好的术前准备,术中的积极配合和术后的观察处理,一定程度上使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所降低,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胡伟珍苏蓝陈秀青
关键词:护理
Ensite非接触标测系统指导下右室流出道室早的导管消融
目的:探讨Ensite非接触标测系统指导下,右室流出道起源室性早搏的标测的特点及导管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症状性室性早搏(>10000个/24h)患者25例,12导联心电图室早形态符合右室流出道起源室早特点。患...
肖方毅黄伟剑苏蓝徐蕾李海鹰
关键词: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射频消融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