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平
- 作品数:18 被引量:163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川南长宁页岩气田五峰-龙马溪组多期流体活动特征被引量:1
- 2020年
- 川南地区是我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最具代表性和示范性的地区,但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层系多期流体活动与演化过程至今相关研究薄弱。因此本文基于钻井岩心资料,采用流体包裹体分析测试、盆地热模拟等综合方法研究认为:(1)长宁页岩气田钻井岩心取芯段五峰-龙马溪组普遍发育顺层和微切层方解石多期流体活动充注脉体。(2)五峰-龙马溪组流体包裹体多呈群簇状分布,烃类包裹体和单一液相包裹体发育,包裹体均一温度呈双峰值特征、分布于120~140℃和160~180℃,对捕获压力值分别为36~39 MPa和45~47 MPa。(3)五峰-龙马溪组埋深热演化阶段主要为:中志留纪-中二叠世低成熟度热演化阶段、晚二叠世-晚三叠世中等成熟度热演化阶段、早侏罗世-早白垩世高成熟度热演化阶段、早白垩世以来进入过成熟度演化阶段。长宁气田流体充注时间主要集中于三叠纪-早侏罗世(250-195 Ma)和早-中侏罗世(185-160 Ma)两个时期,它们分别为长宁气田油和气的关键充注时间。
- 周政刘文平姜磊吴娟罗超吴伟邓宾
- 柴达木盆地北部滩间山群碳沥青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被引量:4
- 2015年
- 固体沥青研究由于其组成的复杂性、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的多变性而面临很多难题。在柴达木盆地北部联合沟地区滩间山群发现大量厚层碳沥青,对盆地内的资源勘探具有重要价值。通过野外地质填图以及有机地球化学分析与盆地模拟,对碳沥青的空间分布特征、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碳沥青呈NW—SE向分布在滩间山群a段的砂岩与灰岩中;碳沥青中氯仿沥青"A"含量低,族组分中饱和烃与芳烃含量低,而非烃与沥青质含量高;饱和烃与芳烃碳同位素组成偏轻,碳沥青等效镜质体反射率在3.74%~4.72%之间,达到过成熟阶段;饱和烃气相色谱呈后峰形单峰态;油岩对比发现碳沥青与石炭系、侏罗系烃源岩不具有对比性,与滩间山群a段泥岩具有可对比性;碳沥青成因与晚泥盆世、早二叠世岩浆侵入有关,两期热事件使烃源岩生成的原油热变质成重油、沥青,甚至碳沥青。
- 刘成林徐韵马寅生康艳丽李宗星张谦刘文平程海艳杨元元代昆郑策
- 关键词:碳沥青烃源岩地球化学滩间山群油源对比柴达木盆地
- 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石炭纪沉积体系及古地理演化
- 通过野外露头、钻井剖面和二维地震剖面的综合研究,提出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石炭纪主要的古地理格局为陆相—有障壁岛海岸—镶边碳酸盐台地复合沉积体系。
- 刘文平徐韵
- 关键词:岩相古地理石炭纪柴达木盆地
- 柴东北缘古生代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相发育特征及组合模式研究被引量:40
- 2014年
- 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研究区大量的露头和钻井资料,共识别出混积潮坪相、混积碎屑海岸相、混积台地相及混积陆棚相等4种混合沉积相类型。在对该区古生代沉积格架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不同时期沉积格局及演化规律的分析,总结出潮坪—碳酸盐岩台地—欠补偿盆地沉积组合和滨岸—台地—陆棚沉积组合2种平面沉积相组合发育模式。相对海平面的升降变化和物源供给能力的强弱是影响沉积相组合模式的主要因素。其中潮坪—碳酸盐岩台地—欠补偿盆地沉积组合模式主要发育在早古生代,滨岸—台地—陆棚沉积组合模式主要发育在晚古生代。
- 孙娇鹏陈世悦胡忠亚刘文平郭晨马帅
- 关键词:古生界
- 青海德令哈盆地石炭纪古环境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采自德令哈地区石炭系的12个碳酸盐岩样品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德令哈地区石炭纪整体为分层中等的弱还原海相环境,水体受陆源碎屑注入影响明显。这种湿热、还原的高盐度水体利于生物的繁盛及有机质的保存,使德令哈地区石炭系发育极为优越的烃源岩条件。垂向上,克鲁克组偏高的咸化程度及分层程度,表明克鲁克组沉积水体相对闭塞、咸化程度较高,而怀头他拉组、扎布萨尕秀组灰岩形成于水体交换相对通畅的海域。从岩性组合、陆源碎屑注入变化及盐度、还原性的差异来看,克鲁克组主体为局限台地环境,而怀头他拉组、扎布萨尕秀组为开阔台地。作为对克鲁克组高盐度、还原性水介质环境的响应,克鲁克组烃源岩TOC条件要比怀头他拉组及扎布萨尕秀组优越。
- 孙娇鹏陈世悦彭渊刘文平马帅邵鹏程刘金
- 关键词:石炭纪碳酸盐岩地球化学古环境
- 柴达木盆地石炭系生烃证据被引量:30
- 2012年
- 柴达木盆地石炭系是否具有生烃潜力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在大量野外地质调查与实验室样品分析的基础上,找到了石炭系生烃的相关证据。首次在盆地周边露头区多处石炭系中发现油砂出露,油砂主要分布在石炭系怀头他拉组灰岩中,沿厚层生物灰岩层间和裂缝发育,在生物礁和化石带中尤为突出。通过烃源岩和油砂反映成烃母质来源、沉积环境及成熟度3个方面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对比研究,表明油砂与中生界-新生界烃源岩没有亲缘关系,而与石炭系烃源岩具有良好的可对比性,确定石炭系中的油砂来源于石炭系烃源岩。这证实柴达木盆地石炭系烃源岩有过生烃过程,并可能形成石炭系油气藏,从而揭示了柴达木盆地石炭系具有广阔的生烃前景。
- 刘成林马寅生周刚尹成明杜建军公王斌范桃园刘文平徐韵张谦
- 关键词:油砂油源对比生物标志化合物柴达木盆地
- 中美页岩气资源评价的现状及启示被引量:6
- 2011年
- 介绍了美国页岩气开发的成功经验以及中国页岩气的开发现状,阐述了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基本态势和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页岩气的资源潜力与分布特征,提出了几点适合我国页岩气发展的建议。
- 殷鹏飞柳广弟刘成林刘文平李浩涵
- 关键词:页岩气资源潜力能源革命
- 柴北缘构造带泥盆纪构造属性研究被引量:15
- 2015年
- 根据露头及钻井资料,依据沉积学理论,对柴达木盆地东北部泥盆系地层厚度、碎屑颗粒组成、锆石年龄、超覆关系和沉积体系展布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柴北缘地区(包括柴北缘构造带与欧龙布鲁克微板块)泥盆纪发育自南向北展布的沉积体系,碎屑物质来源于由多个前泥盆纪构造岩片组成的造山带;该阶段柴北缘构造带构造属性既不是前陆盆地也不是裂陷槽,而是由多个前泥盆纪构造岩片组成的造山带;该造山带隆升开始于距今约465 Ma,遭受剥蚀开始于距今约430 Ma,其隆升可能持续到晚石炭世甚至二叠纪早期,初步推断该造山带至少存在了190 Ma,包括距今465~430 Ma的山体隆升与距今430~275 Ma的山体剥蚀阶段。
- 孙娇鹏陈世悦彭渊刘文平庄毓凯
- 关键词:泥盆纪碎屑组成
- 页岩孔喉特征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页岩孔喉特征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其中的方法包括:获取目标页岩储层的岩心样品的第一含水量、第二含水量和第三含水量,其中,第一含水量用于表征烘干的岩心样品的含水量,第二含水量用于表征饱和流体的岩心样品的含...
- 刘文平刘成林董恩佳胡晓东周福建周乾龙熊壮蒋宗帅赖文俊龚浩楠申奥
- 川南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流体活动及压力演化过程被引量:15
- 2022年
- 流体活动及压力演化对于页岩气的富集或改造具有重要指示意义.以川南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基于岩心和显微岩相学观察、流体包裹体分析测试、盆地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流体活动及压力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川南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脉体充填的矿物主要为方解石及部分石英,脉体矿物中捕获了丰富的有机包裹体,见到发黄色、蓝色荧光的气液两相烃类包裹体、黑色的沥青包裹体和不发荧光的天然气包裹体,结合盐水包裹体的温度和盐度,说明该区经历了两期以上流体充注,包括一期石油和一期天然气充注.晚白垩世-古近纪前,五峰组-龙马溪组压力系数达到最大值,后泸州区块压力系数始终保持在2.0以上,宁西区块超压在古近纪以后释放为常压.结合埋藏史和热成熟史,得到石油和天然气的充注时间分别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和侏罗纪.泸州区块主断层未切穿区域盖层,且晚新生代抬升剥蚀量相对较低,整体保存条件较好;而宁西区块主断层在印支末期-燕山期构造运动中活化并切穿了区域盖层,新生代构造抬升剥蚀对保存条件和压力系统改造明显.
- 吴娟陈学忠刘文平吴伟高阳罗超邓宾周政
- 关键词:川南流体包裹体超压盆地模拟油气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