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伟强
- 作品数:21 被引量:107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湖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肿瘤周边MRI征象在高级别胶质瘤与脑转移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 2021年
- 目的探讨肿瘤周边MRI征象在脑高级别胶质瘤(HGG)与脑转移瘤(BM)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接受常规MR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BM患者37例和HGG患者26例。比较BM和HGG患者的瘤周水肿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肿瘤附近的皮层信号改变(SAAC)征和肿瘤边缘强化(PRS)征的差异,利用ROC曲线分析上述征象对BM和HGG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BM患者与HGG患者的瘤周水肿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5,P>0.05)。HGG患者中有61.54%出现SAAC征,高于BM的1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0,P<0.05)。HGG患者中有30.77%出现PRS征,低于BM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7,P<0.05)。SAAC征鉴别诊断BM与HGG的曲线下面积为0.73(P<0.05),灵敏度61.54%,特异度83.78%;PRS征诊断BM与HGG的曲线下面积为0.73(P<0.05),灵敏度75.68%,特异度69.23%。结论肿瘤周边MRI征象SAAC征与PRS征对BM与HGG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陈自南朱建英钟丽琴熊敏荣沈伟强
- 关键词:高级别胶质瘤脑转移瘤磁共振
- 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用耗材SPD信息化建设引领科室医耗变革被引量:6
- 2020年
- 加强医院医用耗材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仅可以降低病患的经济负担,提升新医改改革效果,还可以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提升医院整体效益,利用医用SPD供应管理,成为医院成本控制重要手段之一。近期,《中国数字医学》杂志社记者采访到了坐落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张瑜以及副院长陆小军,了解到医用耗材SPD信息化建设在这家集医、教、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乙等综合医院的实际应用效果。
- 何亨沈伟强
- 关键词:医用耗材信息化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SPD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 成人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的MRI表现
- 目的:分析成人恶性外周神经鞘瘤(MPNST)患者的MRI表现,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MPNST患者的MRI表现。结果:9例MPNST位于胸壁2例,下肢3例,髂部1例,前臂1例,腹腔2例,...
- 沈伟强郑屹峰沈健刘东
- 关键词:成人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磁共振成像
- 3D-FIESTA联合3D-TOF序列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神经血管压迫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FIESTA)联合三维时间飞跃(3D-TOF)序列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神经血管压迫(NVC)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单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神经外科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确诊,分别对比有症状侧与无症状侧的NVC发生率、NVC评分、责任血管与三叉神经出脑干区(REZ)的最短距离、以及责任血管的性质与来源等。结果有症状侧NVC发生率约为94.44%(68/72),其中动脉参与比例约95.59%(65/68),责任血管中最常见为小脑上动脉(SCA),占比约75%(51/68),NVC评分为6.63±2.18,责任血管与REZ区最短距离为(1.04±1.55)mm;无症状侧的NVC发生率约45.83%(33/72),其中动脉参与比例约66.67%,责任血管中最常见亦为SCA,占比约57.58%(19/33),NVC评分为2.91±0.95,责任血管与REZ区最短距离为(5.28±2.33)mm;两组数据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与患侧NVC程度及部位密切相关,3D-FIESTA联合3D-TOF序列对NVC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 沈健沈健张惠美沈伟强
- 关键词: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三叉神经痛神经血管压迫
- 3D-ASL技术联合DWI在鉴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与假性进展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9
- 2018年
- 目的探讨3D动脉自旋标记(3D-ASL)技术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鉴别高级别脑胶质瘤(HGG)术后复发与假性进展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HGG术后放、化疗过程中或后(1-9个月不等),MRI检查出现异常强化病灶或病灶范围扩大的患者,其中经二次手术或随访确诊肿瘤复发19例为A组,假性进展13例为B组;均行常规磁共振扫描及3D-ASL、DWI检查,分别测量强化病灶中心区、强化病灶边缘区及对侧镜像区的脑血流量(CBF)值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数据标准化后采用相对平均脑血流量(r CBF)、相对平均表观扩散系数(r ADC)比值行组间统计学分析。结果 r CBF值在A、B两组病灶中心区分别为3.73±0.54和0.90±0.19,t=50.20;边缘区分别为1.52±0.35和0.97±0.27,t=13.2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 ADC值在A、B组病灶中心区分别为0.71±0.21和1.74±0.35,t=26.33;边缘区分别为0.86±0.23和1.21±0.27,t=10.6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ASL技术联合DWI安全无创,无需注射对比剂,可准确鉴别HGG术后复发与假性进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潘锋吴晓苏中周沈伟强周林江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术后复发
- 磁共振仿真内镜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基于3D-FIESTA的磁共振仿真内镜技术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8年12月间98例单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神经外科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确诊。将术前常规的3D-FIESTA和3D-TOF诊断结果作为常规组,将MRVE、3D-FIESTA、3D-TOF三者联合诊断结果作为联合组。结果联合组MRVE、3D-FIESTA、3D-TOF三者联合诊断血管接触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7.9%、100%及98.0%,灵敏度和准确率要优于常规组的3D-FIESTA和3D-TOF序列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8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2年,治愈率86.7%,显效率8.2%,有效率3.1%,无效率2.0%。结论磁共振仿真内镜技术可以清楚显示三叉神经和责任血管之间的三维空间关系,联合3D-FIESTA和3D-TOF序列后可以显著提高责任血管判断的灵敏度和准确率,对小动脉和静脉的检出更具优势,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术前评估的重要方法。
- 沈健沈伟强苏忠周顾晓丽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磁共振成像仿真内镜微血管减压术
- 超声检查在肝脏炎性假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肝脏炎性假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肝脏炎性假瘤患者术前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评价,对病灶大小、部位、形态、内部回声、血流特点、增强方式等指标综合分析。结果 18例患者中,13例位于肝右叶、5例位于肝左叶。二维超声多表现为不均匀低回声结节,形态不规则,后方回声无衰减,周边无声晕。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14例病灶无任何血流信号,4例病灶周边可见血流信号。术前超声诊断准确提示炎性假瘤9例、提示肝脏良性结节7例、误诊为小肝癌1例、误诊为单发转移瘤1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9%(9例完全符合,7例基本符合)。结论肝脏炎性假瘤声像图有特征性表现,超声检查应为其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 沈伟强朱正
- 关键词:超声检查肝脏炎性假瘤
- 建立预约送检信息平台优化外勤送检服务流程
- 2014年
- 送检服务是医院的一项重要保障功能,涵盖了检查的各个环节,涉及所有的住院患者,若某个环节上脱节将影响医院的整体运行[1-2],其服务流程、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患者检查的及时性、有效性和满意感。因此,优化送检服务流程成为医院改进服务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3-4]。
- 王梅芬沈伟强朱黎筠
- FeS-PEG载药纳米颗粒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
- 2019年
- 目的探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多功能纳米材料FeS-PEG的载药性能,以及其在载带抗肿瘤小分子药物盐酸阿霉素(DOX)后DOX对肿瘤细胞4T1细胞增殖、入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温合成法合成纳米材料FeS,经层层交联修饰FeS得到FeS-PEG;分析FeS-PEG的细胞毒性、载药性能并进行载药入胞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FeS-PEG纳米材料对抗肿瘤药物DOX的载药率为134%,载药后在pH=7.4的环境下释药7.13%,pH=6释药10.94%,pH=5释药24.53%。并且FeS-PEG载药后可将DOX药物滞留于细胞质中;游离DOX培养细胞促进细胞凋亡比例为(5.1±0.72)%,而FeS-PEG载药后可促进细胞凋亡比例(31.28±2.28)%。结论FeS-PEG纳米材料可载带小分子药物,改变小分子药物在细胞内的停留部位,将小分子药物滞留于细胞质中,另外,该纳米材料载带药物后可明显促进细胞凋亡,从而达到增强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持久杀伤作用,在药物载带输送方面具有很大应用前景。
- 李美芳沈伟强
- 关键词:载药
- 3D—TOF MRA成像对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压迫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对比分析三维时间飞跃法核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应用于三叉神经痛患者微血管压迫诊断及血管压迫情况与程度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采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的4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例资料,患者均于MVD术前行3D—TOFMRA成像分析,以明确是否存在微血管压迫、压迫的程度以及主要责任血管等详细情况;以MVD术中所见为确诊金标准,分析3D—TOFMRA成像对于三叉神经痛患者微血管压迫的诊断价值。结果3D—TOFMRA成像诊断结果与MVD手术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性(P〉0.05)。3D.TOFMRA成像诊断准确率为89.80%,灵敏度为97.30%,特异度为66.67%,ROC曲线下面积为0.820。术前3D-TOFMRA诊断NVC发生率为63.27%,MVD术中所见NVC发生率为63.27%,术前3D.TOFMRA对于NVC程度的诊断结果与MVD术中所见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D.TOFMRA成像诊断血管压迫中责任血管为动脉血管的发生率为89.80%,与MVD术中所见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3D—TOFMRA成像诊断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压迫准确性高,能够基本明确微血管压迫的具体位置关系、程度以及主要责任血管,对于临床诊断及MVD手术方案的制定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沈伟强张云沈健潘峰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压迫微血管减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