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玲

作品数:25 被引量:107H指数:4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肺炎
  • 6篇支原体肺炎
  • 5篇儿童
  • 5篇肺炎支原体
  • 5篇肺炎支原体肺...
  • 3篇尿酸
  • 3篇脓毒
  • 3篇脓毒症
  • 3篇细胞
  • 2篇蛋白
  • 2篇血清
  • 2篇血清尿酸
  • 2篇亚群
  • 2篇医院感染
  • 2篇手足
  • 2篇手足口
  • 2篇手足口病
  • 2篇输液
  • 2篇输液室
  • 2篇细胞亚群

机构

  • 20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昆明市疾病预...

作者

  • 20篇何玲
  • 11篇符宗敏
  • 9篇王松
  • 3篇施丽斌
  • 3篇赵琳
  • 2篇张静涛
  • 1篇李艳红
  • 1篇何平
  • 1篇李佳欣
  • 1篇肖瑶
  • 1篇夏晓玲
  • 1篇曹晓
  • 1篇郑文静

传媒

  • 3篇云南医药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2篇湖北科技学院...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卫生软科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CD3^(+)HLA-DR表达与VitA水平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外周血淋巴细胞CD3^(+)HLA-DR表达、血清Vitamin A(VitA)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入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病房,符合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的24例患儿,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47例为普通组;单纯上呼吸道感染、身材矮小症住院的23例为对照组;入院次日晨采集空腹静脉血,其中非抗凝血1 mL和抗凝血3 mL送检;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测定选用微量血被动凝集法,CD19,CD4,CD8,CD3^(+)HLA-DR选用美国贝曼流式细胞仪及试剂测定,血清VitA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分析。结果 (1)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者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4.97±1.79)岁;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者47例,男30例、女17例,平均年龄(4.87±1.79)岁;同期单纯上呼吸道感染、身材矮小症住院的23例患儿,男12例、女11例,平均年龄(4.77±2.11)岁,3组患儿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3组患儿CD19,CD4,CD8,CD3+HLA-DR,VitA值比较:重症组淋巴细胞CD4,CD3+HLA-DR表达及血清VitA水平明显降低[(34.2±4.54),(11.83±2.57),(0.23±0.10)],CD19(18.66±2.56)明显增高,与普通组[(38.1±4.04),(17.11±2.71),(0.33±0.14)]和对照组[(39.35±3.86),18.78±1.86),0.40±0.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VitA与CD4,CD3+HLA-DR正相关(r=0.371,0.688,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VitA水平、CD3+HLA-DR表达的下降均是SMMP的独立危险因素(OR=4.42、2.38,P <0.05)。结论 淋巴细胞活化参与了MPP的发生发展,过强的免疫反应不仅会诱发过分的免疫反应,而且还会导致自身免疫损伤(免疫麻痹),重症发生的基础,推测VitA也参与调控淋巴细胞的活化。
何玲余泽豪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VITA
血流灌注联合中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小儿急性中毒附7例报道
何玲赵琳王松符宗敏
昆明市手足口病病原监测及气候对手足口病发病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监测昆明市手足口病病原学并分析气候对病情的影响,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7年昆明市年平均气温及降雨量变化情况,监测手足口病病原,分析气候变化与手足口病发病间关系。结果2010-2017年昆明市手足口病病例数(发病率)分别为17 717例(294.173 8/10万),12 243例(190.339 1/10万),18 260例(282.539 6/10万),15 416例(237.048 2/10万),24 142例(369.487 8/10万),19 912例(302.988 3/10万),20 235例(303.055 3/10万),14 347例(213.243/10万)。手足口病周发病数与气候条件相关因素分析中周平均气温呈正相关(P<0.01),与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降水量和日照时数未见相关性。EV71和CA16是昆明市手足口病发病患者感染常见病原体。结论温度变化会引起手足口病发病人数变化,积极控制肠道病毒EV71和CA16传播可以有效控制手足口病流行。
符宗敏何玲施丽斌李艳红杨佳赵琳
关键词:手足口病降雨量病原学
新生儿脓毒症休克血清AT与PCT、sh-CRP相关性及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脓毒症休克血清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与PCT、hs-CRP相关性。方法选择NICU病房新生儿脓毒症休克,住院时间≥7d者,于诊断后第1天、第3天、第7天测AT活性、PCT、CRP和记录治疗结局,以一般感染者为对照。结果(1)脓毒症休克组和一般感染组AT活性和PCT、hs-CRP水平分别为24(21,25)、15(4.18,46)、和28(24.75,35.25)、2.5(1.85,21.5)、2.3(1.3,11.25),脓毒症休克组AT明显下降,PCT、hs-CRP显著增高,与一般感染组比较Z分别为-4.813、-2.748、-2.565,P<0.05有统计学意义;(2)新生儿脓毒症休克治疗结局:存活组与死亡组AT活性、PCT、hs-CRP水平第1天分别为[(23.09±3.24),(22.90±26.13),5.15(1.52,23.00)]和[(24.44±3.33),(30.70±26.36),11.60(5.15,42.25)],2组AT活性均下降,PCT、hs-CRP明显增高,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为[(35.61±8.03),24.0(15.0,52.5),4.5(2.0,14.25)[和[(24.68±6.56)、73.5(55.25,137),83(22.0,114.5)],死亡组AT活性继续下降,PCT、hs-CRP血清水平持续上升,2组比较t/z分别为-4.74,-4.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为44.0(34.75,54.0)、2.05(1.0,3.32)、5.0(2.75,12.0)和21.0(16.0,24.75)、16.5(2.0,62.25)、93.5(37.75,200.0),死亡组AT越来越低,hs-CRP越来越高,PCT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成活组(P<0.05)。结论新生儿脓毒症休克AT活性进行性下降与PCT、hs-CRP升高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危重症的判断指标。
何玲肖晶杨必彦王松
关键词:新生儿脓毒症休克HS-CRPPCT
TLR4及IL-35在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1年
肺炎支原体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占比逐年增高,其致病机制复杂,但目前多认为与免疫炎症损伤相关。研究表明Toll样受体4(TLR4)通过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及自噬通路诱导炎症反应,白细胞介素35(IL-35)被证实也参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致病,且与TLR4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TLR4、IL-35在肺炎支原体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及表达水平作一综述。
拔蕊何玲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致病机制TOLL样受体4
肺炎支原体致机体高凝状态的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当肺炎支原体感染小儿后,由于肺炎支原体与多个器官有相同抗原,多系统如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等均可以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越来越多的文献指出凝血状态改变及血栓形成在肺炎支原体致病机制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肺炎支原体肺炎引起血液高凝状态的作用机制及部分危险因素进行综述,为临床诊治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高凝状态提供思路。
邵琴楠何玲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高凝状态
以爆发型肝炎为首发表现的川崎病一例被引量:1
2015年
病例患儿男,5岁,因“发热、巩膜黄染1天”入院。入院查体T 39.6℃,R 28次/min,P121次/min急性热面容,巩膜轻度黄染。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0.44×10^9/L,N88%,L8.4%,Hb127g/L,PLT179×10^9/L,CRP30.34mg/L,PCT≥10;肝功能ALB32.2g/L,ALT785U/L,AST385U/L,
顾建洁何玲
关键词:川崎病巩膜黄染肝功能损伤后天性心脏病全身血管炎球结膜充血
科赛斯治疗儿童恶性血液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临床观察
何玲金诺红王松符宗敏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后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51
2015年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肺炎治愈一年内儿童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MP肺炎治愈并完成一年随访的133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检测其治愈出院时及出院后3、6、9、12个月时MPIgM、MP-IgG双抗体滴度,免疫功能,并记录是否发生呼吸道感染及呼吸道感染部位,一年内用药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完成随访的133例患儿中,治愈后一年内RRTI发生率为31.58%。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为3-6岁(OR=2.29,95%CI:1.13-4.64);抗体持续阳性或者阴转阳(OR=4.47,95%CI:1.47-13.65);CD4/CD8降低(OR=10.26,95%CI:3.30-31.90);IgA低下(OR=1.90,95%CI:1.06-3.40)是发生RRTI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免疫增强剂(OR=0.29,95%CI:0.11-0.78)是预防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独立保护因素。在MP抗体持续阳性和阴转阳的85例患儿中,40例无临床症状应用抗生素,16例(40.00%)发生RRTI;45例未用抗生素,18例(40.00%)发生RRTI,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肺炎治愈后一年内免疫功能紊乱的患儿容易发生RRTIs,使用免疫增强剂可降低RRTI发生率。MP抗体持续阳性和阴转阳患儿,在无临床症状时应用抗生素不能预防RRTI。
何玲王松符宗敏寸丽平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反复呼吸道感染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儿童
血尿酸对预测小儿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发生价值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血尿酸与疾病严重性及预后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入选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科及烧伤科诊断82例多器官功能障碍3月-12岁的患者,确诊前后24小时、3-5天检查过血尿酸,记...
何玲王松符宗敏张静涛
关键词:血尿酸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小儿影响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