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
- 作品数:9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测定CA19—9的临床意义
- 2016年
- 目的探讨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CA19—9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其与肝功能相关指标、AFP、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关系,以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肝病患者,分为慢加急性肝衰竭组60例(其中肝衰竭早期组20例,中期组22例,晚期组18例),肝癌组30例,肝硬化组40例(包括肝硬化失代偿组和代偿期各20例)和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组30例,比较肝衰竭组与其他各组CA19—9阳性率及检测值的差异。检测肝衰竭患者ALT、TBil、ALP、胆碱酯酶(CHE)、血浆国际标准比值(INR)、AFP,进行MELD评分,分析CA19-9与上述各指标间有无相关性,并比较肝衰竭死亡组及存活组CA19—9值有无差异。结果血清CA19—9阳性率肝衰竭早期组最高为95.00%(19/20),高于阳性率最低的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组[10.00%(3/30)髟=35.187,P〈0.008],也高于肝硬化代偿期组[(70.00%(14/20)]和肝硬化失代偿期组[65.00%(13/20)](x2=5.625和4.329,P〈0.008),但肝衰竭早、中、晚三组间血清CAl9-9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x2=0.489,P〉O.05)。CA19—9值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肝衰竭早期组、中期组、晚期组、肝癌组、肝硬化失代偿期组、代偿期组和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3.331,P〈0.01)。肝衰竭组患者血清CA19—9水平与AFP有相关性(r=0.378,P〈0.01),与ALT、ALP、TiB]、CHE和MELD评分均无相关性(P均〉0.05)。慢加急性肝衰竭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CA19—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9,P〉0.05)。结论血清CA19—9在非癌性疾病中会升高,肝衰竭患者升高明显。血清CA19—9对判断肝损害程度及肝细胞再生能力有一定提示意义,但不能预测肝衰竭患者预后。
- 魏巍李谦唐克诚袁桂玉曹武奎
-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
- 健肝降脂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疗效及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研究健肝降脂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疗效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健肝降脂丸组.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模型.经4 wk给药后,分别测定各组血清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谷丙转氨酶(aminotransferase,ALT)、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肝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yioxidant capacity,T-AOC)的含量;光镜观察肝组织脂肪病变程度,根据肝脏组织学改变计算各组NAS评分.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LT、TC、TG、FFA均升高(P<0.05),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的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及NOS的活性明显升高,而SOD、T-AOC、GSH-Px等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光镜下肝脏出现明显脂肪变性.经健肝降脂丸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ALT、TG、TC、FFA均下降,肝组织MDA及NOS水平降低(MDA:1.68 nmol/mg±0.28 nmol/mg vs 2.09 nmol/mg±0.32 nmol/mg,P<0.05;NOS:1.75 U/mg±0.78 U/mg vs 2.16 U/mg±0.29 U/mg,P<0.05),而SOD、T-AOC、GSHPx活性升高(SOD:105.79 U/mg±10.33 U/mgvs 95.38 U/mg±4.66 U/mg,P<0.05;T-AOC:2.36 U/mg±0.96 U/mg vs 1.17 U/mg±0.19U/mg,P<0.01;GSH-Px:26.63 U/mg±1.24 U/mg vs 24.54 U/mg±2.12 U/mg,P<0.01).光镜下肝细胞内脂肪滴明显减少,NAS评分下降(2.25±1.48 vs 3.78±1.45,P<0.05).结论:健肝降脂丸能明显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脂、游离脂肪酸水平,改善肝功能,有效对抗氧化应激,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 魏巍张云静许岚徐亮李萍潘赞红刘勇钢宓余强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氧化应激
- 肝衰竭患者血清CA199水平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研究
- 研究背景:文献报道认为CA199对消化道肿瘤如胰腺、胃等的监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但是,在临床上发现肝衰竭患者有明显升高,此类患者经临床相关检查未发现消化系统肿瘤。研究目的:探讨肝衰竭患者CA199测定的临床意义,研究肝衰...
- 魏巍曹武奎李谦
- 肝衰竭患者血清CA19-9水平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研究
- 魏巍李谦唐克诚曹武奎
- 柴枳平肝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胃肠激素及血清神经肽S受体-1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观察柴枳平肝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胃肠激素、血清神经肽S受体-1(NPSR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及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科收治的7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西药联合应用中医药柴枳平肝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胃肠激素水平和NPSR1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8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5-羟色胺(5-HT)、生长抑素(SS)、胃蛋白酶原Ⅱ(PGⅡ)、血清神经肽S受体-1(NPSR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5-HT、PGⅡ、NPSR1水平高于对照组,S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柴枳平肝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可显著提升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胃肠激素、NPSR1水平有关。
- 魏巍魏巍袁红霞
-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胃肠激素
- 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的早期细菌移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建立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观察FITC标记的大肠杆菌突破肠屏障及其发生细菌移位的时间及途径。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SAP组(n=30)和假手术组(n=20);造模前3 h用FITC标记的大肠杆菌给大鼠灌胃,分别在造模后2、3、4、6、8 h处死动物,分别取胰腺、肠系膜淋巴结制备组织匀浆;另取门静脉血及腹水,离心取上清,荧光化学发光检测仪检测标本中FITC的荧光强度,确定细菌移位出现的途径及时间。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SAP组于造模后3 h在腹水,4 h在胰腺组织,6 h在肠系膜淋巴结中检测出较高强度的荧光(P<0.05),并以腹水中的荧光强度为最高;门静脉血至造模后8 h仍未检测到细菌移位。结论:腹水和淋巴液可能是SAP早期细菌移位的重要途径,细菌可通过上述途径早期发生移位。
- 魏巍崔乃强刘洪斌张淑坤李东华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细菌移位
- 吲哚菁绿15min滞留率在肝储备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探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ICGR15)评估肝储备功能的价值。方法肝病患者185例,其中肝衰竭组45例、肝硬化组90例(Child A、B及C分别为16、26及48例)、急性肝炎组20例、慢性肝炎组(轻、中度)30例。比较各组的ICGR15表达水平差异。比较肝衰竭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时ICGR15、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时间(PT)的变化。急性肝炎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TBIL及ICGR15水平的变化。结果肝衰竭组、肝硬化组、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ICGR15(%)分别为56.3±14.7、28.9±9.6、22.4±6.8、13.7±2.3,呈逐渐下降趋势(F=125.317,P<0.05)。其中,肝硬化组Child A、B及C级别组ICGR15(%)水平分别为17.3±5.4、25.7±7.5、34.5±7.3,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治疗后1个月时,肝衰竭组TBIL、PT及ICGR15均低于治疗前,急性肝炎组ALT、AST、TBIL及ICGR15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ICGR15可以反映肝功能储备情况,且不受ALB、鲜血浆应用的影响,弥补了ALB、PT检查的不足。
- 田瑞民刘国旺魏巍唐克诚
- 关键词:肝病肝衰竭肝储备功能吲哚菁绿
- 糖皮质激素在肝功能衰竭中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5年
- 肝功能衰竭(liver failure,LF)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生物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1]。在欧美国家,药物是引起急性和亚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酒精性肝损害常导致慢性肝功能衰竭。在我国,引起肝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因是肝炎病毒,其次是药物及肝毒性物质(如乙醇、化学制剂等)。目前,重型肝炎肝功能衰竭临床救治仍然相当困难,内科多采用综合支持治疗。Marik[2]等研究发现,绝大多数肝功能衰竭患者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提出“肝肾上腺综合征”的概念,认为肝病患者肾上腺功能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由于病情进展,肾上腺功能随之发生障碍,甚至衰竭。肾上腺皮质激素,又名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stemid,GC),可以阻止或延缓过强的细胞免疫引起的原发性肝损伤,可以稳定肝细胞膜,阻止肝细胞的崩解和坏死。但是激素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是一把双刃剑,在肝病领域使用更是存在很大的争议。
- 魏巍曹武奎李谦
- 关键词:亚急性肝功能衰竭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慢性肝功能衰竭凝血机制障碍酒精性肝损害
- 简述结肠透析机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1年
- 结肠透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透析膜为患者的结直肠,在患者结肠腔当中注入透析液,在其肠腔内形成多个小透析池,利用结肠的蠕动,使黏膜与透析液接触,对患者血液间与肠腔内的溶质及水加速交换,借助透析液中渗透压梯度、溶质浓度梯度以及结肠黏膜毛细血管内的血液,利用渗透、弥散原理将潴留在其体内的代谢产物、水分清除,使其向体外排出,从而对肾脏病变进行治疗,控制患者病情发展,避免病情恶化,将患者体内的尿毒症毒素降低,如尿酸、尿素氮、血肌酐等,使其电解质与酸碱紊乱现象能够纠正,为其创造稳定的人体内环境,使其肾脏的血流量得以改变,增加肾脏滤过率,增多尿量。
- 魏巍魏巍
- 关键词:结肠透析结肠透析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