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墨纳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2篇外膜
  • 2篇外膜成纤维细...
  • 2篇激酶
  • 1篇调节激酶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态血压
  • 1篇新生内膜
  • 1篇新生内膜形成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调节
  • 1篇信号调节激酶
  • 1篇血管钙化
  • 1篇血管外膜
  • 1篇血管外膜成纤...
  • 1篇血管新生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洪墨纳
  • 3篇高平进
  • 1篇吴祁红
  • 1篇唐晓峰
  • 1篇刘建军
  • 1篇楚玉峰
  • 1篇陈静
  • 1篇李晓东
  • 1篇许建忠
  • 1篇陈闻东
  • 1篇王继光

传媒

  • 1篇生理学报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国际心血管病...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RhoA-Rho激酶信号转导通路参与TGF-β1诱导的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英文)被引量:6
2013年
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是血管重塑的重要病理特征。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分子G蛋白RhoA及其下游Rho激酶信号通路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诱导的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中的作用。用10ng/mLTGF-β1诱导体外培养的大鼠胸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使用亲和沉淀法检测RhoA活性、使用免疫印迹检测RhoA、Rho激酶蛋白表达和Rho激酶活性;使用免疫印迹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肌成纤维细胞标记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TGF-β1上调体外培养的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RhoA蛋白表达和RhoA活性。TGF-β1增加Rho激酶下游底物肌球蛋白磷酸酶目标亚单位的磷酸化,但不改变Rho激酶的蛋白表达,提示TGF-β1增加Rho激酶活性。腺病毒Ad-N19RhoA-hrGFP感染和Rho激酶特异性抑制剂Y27632都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TGF-β1诱导的肌成纤维细胞标记分子α平滑肌肌动蛋白和钙结合蛋白Calponin的蛋白表达。本研究证明RhoA-Rho激酶信号通路参与了TGF-β1诱导的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
陈闻东楚玉峰刘建军洪墨纳高平进
关键词: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RHOARHO激酶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参与血管新生内膜形成
2016年
目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是介导血管新生内膜形成最重要的生长因子之一,本研究探讨PDGF-BB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参与血管新生内膜的形成。方法在整体实验上,将24只250g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3组:A组为假手术组;B组为颈动脉球囊损伤组;C组为颈动脉球囊损伤干预组(ERK1/2抑制剂PD98059)。建立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后,经血管外膜途径局部给予PD98059抑制ERK1/2激活,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分析损伤血管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检测巨噬细胞浸润。原代培养外膜成纤维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细胞ERK1/2的激活,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变化。结果损伤组新生内膜面积和内膜中膜比大于干预组[(0.149±0.012)比(0.077±0.021)mm2,1.137±0.088比0.682±0.141,均P<0.01]。损伤组管腔面积小于干预组[(0.249±0.021)比(0.314±0.016)mm^2,P<0.05]。同时,PD98059能明显改善新生内膜形成,伴随巨噬细胞浸润明显减少。20μg/L PDGF-BB瞬时激活ERK1/2在5min时磷酸化ERK1/2表达最高,并且ERK1/2的激活能够被PD98059所抑制。PD98059也抑制PDGF-BB促进外膜成纤维细胞的迁移。结论经外膜干预ERK1/2激活可以改善损伤诱导的新生内膜形成,可能是通过抑制PDGF-BB介导的外膜成纤维细胞的迁移。
陈静李晓东洪墨纳高平进
关键词:外膜成纤维细胞新生内膜形成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特征及靶器官损害相关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患者24 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特征及靶器官损害。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连续住院的ARAS患者121例(ARAS组),另选择同期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和高血压病程等匹配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418例(EH组),观察并比较2组诊室及24 h动态血压及靶器官损害的差异。结果与EH组比较,ARAS组诊室收缩压[(155±23)mm Hg(1mm Hg=0.133k Pa)vs(145±22)mm Hg,P<0.01]、诊室脉压[(75±20)mm Hg vs(65±18)mm Hg,P<0.01]、24h收缩压[(143±19)mm Hg vs(130±16)mm Hg,P<0.01]、昼间收缩压[(145±18)mm Hg vs(133±16)mm Hg,P<0.01]、夜间收缩压[(138±21)mm Hg vs(123±18)mm Hg,P<0.01]、夜间舒张压[(75±12)mm Hg vs(73±10)mm Hg,P<0.05]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EH组比较,ARAS组杓型血压比例明显降低,反杓型血压比例明显升高(P<0.05)。校正相关因素后,与EH组比较,ARAS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及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RAS患者收缩压及夜间血压较高,更多表现为反杓型血压。有独立于血压及肾功能水平更严重的靶器官损害。
张翠萍洪墨纳吴祁红唐晓峰许建忠王继光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梗阻昼夜节律
氧化应激在血管钙化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3年
血管钙化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血压等,是心脑血管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已知多种因素参与血管钙化的发生和发展,其中氧化应激在其病理生理过程有重要作用。该文介绍了氧化应激在血管钙化中的调节,包括活性氧的参与、与活性氧相关的氧化酶和抗氧化酶的失衡,以及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在氧化应激参与血管钙化中的调控作用。
洪墨纳高平进
关键词:血管钙化活性氧氧化应激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