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恩东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甲状腺
  • 3篇乳头
  • 3篇乳头状
  • 3篇中央区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结
  • 2篇乳头状癌
  • 2篇肿瘤
  • 2篇腺肿瘤
  • 2篇淋巴结清扫
  • 2篇淋巴结转移
  • 2篇基因
  • 2篇甲状腺乳头状...
  • 2篇甲状腺肿
  • 2篇甲状腺肿瘤
  • 1篇阴性
  • 1篇乳头状微小癌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手术

机构

  • 5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陈恩东
  • 3篇张筱骅
  • 3篇李权
  • 1篇瞿金妙
  • 1篇郑华敏
  • 1篇曾瑞超
  • 1篇金纯
  • 1篇刘乐
  • 1篇项颖颖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浙江医学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BRAF基因突变型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模型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在BRAF基因突变型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构建预测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79例BRAF基因突变型的PTC。根据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单因素、多因素统计学分析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使用标准化回归系数,根据独立预测因子来构建"10分制"的预测模型,ROC曲线来评估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男性(P<0.001),年龄<45岁(P=0.042),肿瘤大小≤9 mm(P=0.002),下极(P=0.045),B超示淋巴结转移(P=0.012)是BRAF突变型的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对评分模型进行验证,确定3.25分为预测模型的最佳截值点,其预测的灵敏度为73.5%,特异度为67.9%。结论在BRAF基因突变型的PTC中,本研究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模型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对指导PTC的手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当结节的评分>3.25分时,可以考虑予以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而当评分<3.25分时,可以考虑不予以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蔡业丰倪纯珏陈恩东郑华敏张筱骅李权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淋巴结清扫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对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2
2015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对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间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133例PTC患者,均接受颈部中央区淋巴结及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将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预测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84.7%(61/72),阳性预测值为66.3%(61/92)。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有关(r=0.911,P=0.004)。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2枚和≥2枚患者的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分别为54.5%(12/22)和70.0%(49/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1);〈3枚和≥3枚患者的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分别为50.0%(19/38)和77.8%(4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4枚和≥4枚患者的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分别为55.1%(27/49)和79.1%(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5枚和≥5枚患者的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分别为57.6%(34/59)和81.8%(2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6枚和≥6枚患者的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分别为60.0%(39/65)和81.5%(2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PTC患者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颈侧区转移存在密切关系,颈侧区淋巴结转移主要出现在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3枚时。当PTC患者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3枚时,可作为预测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一个量化指标,考虑施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
蔡业丰陈恩东倪纯珏李权曾瑞超张筱骅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淋巴结淋巴转移颈淋巴结清扫术
颈侧淋巴结阴性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颈侧淋巴结阴性(cN_0)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相关的风险因素。方法收集首次行甲状腺切除手术及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cNO的PTMC患者392例.根据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有无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各种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的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年龄<45岁、结节最大径>7mm、总结节最大径(TTD)>10mm的多灶性癌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风险因素(P<0.05或0.01);多因素分析发现:男性、年龄<45岁、结节最大径>7mm、FID>10mm的多灶性癌也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或0.01)。结论男性、年龄<45岁、结节最大径>7mm、TTD>10mm的多灶性癌的PTMC患者更易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对该类患者建议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叶昀亮项颖颖陈恩东瞿金妙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甲状腺手术术后出血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甲状腺术后出血(PTB)的危险因素及出血部位,探讨甲状腺术后出血的预防措施及出血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8年2月至2013年9月的5 621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有无出血,分为A组(术后出血)和B组(无术后出血),分析PTB的危险因素。结果:93例患者术后出现PTB(1.7%),性别(男性)、肿瘤大小(最大肿块>3cm)与术后高血压(>150mmHg)是PTB的高危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下或皮瓣下、喉返神经如喉处动脉、肌肉渗血和甲状腺上动脉腺支的前支为常见出血部位。结论:性别、肿瘤大小与术后高血压可引起PTB发生率增高,甲状腺术中应注意相关部位的止血。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是降低甲状腺术后出血的关键。
金纯刘乐陈恩东蔡业丰
关键词:甲状腺术后出血甲状腺切除
RGS20基因在Luminal型乳腺癌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RGS20基因表达与Luminal型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数据库)筛选出1023例乳腺癌病例和98例癌旁对照样本,收集RGS20基因表达谱资料和临床信息资料,分析RGS20基因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RGS20基因在不同乳腺癌分子分型中存在明显的表达差异,其中在Luminal型乳腺癌为低表达,而在三阴性乳腺癌中为高表达。同时在Luminal型乳腺癌中,对RGS20基因表达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发现RGS20基因表达水平与人种存在相关性(P<0.05),其在黑种人中表达最高。进一步分析发现RGS20表达水平与ER受体水平存在密切相关(P<0.001),ER受体阳性组其RGS20为低表达。结论 RGS20基因在Luminal型乳腺癌中表现为低表达,有别于其他类型的乳腺癌,且其表达水平与人种存在相关性,其中可能的机制是ER受体表达导致了RGS20基因的低表达,RGS20基因可能成为Luminal型乳腺癌的一个新的分子标志物。
李权孙艺晗蔡业丰倪纯珏张筱骅陈恩东
关键词: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