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
- 作品数:5 被引量:64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 砒砂岩区地貌形态三维分形特征量化及空间变异被引量:10
- 2016年
- 针对现有地貌形态三维分形模型结构存在的不足,构建一个新的地貌形态三维分形维数测算模型。基于该模型对砒砂岩区274个小流域的地貌形态三维分形维数进行计算并分析其空间变异规律。研究表明:1基于该模型计算的分形维数能更准确地反映地貌形态复杂度信息;2砒砂岩区小流域地貌形态三维分形维数介于1.683 6~1.948 6之间;3地貌形态三维分形维数整体上覆土砒砂岩区(均值为1.765 9)〈裸露砒砂岩强度侵蚀区(均值为1.785 4)和剧烈侵蚀区(均值为1.774 8)〈覆沙砒砂岩区(均值为1.796 6)。由于地表覆盖物、砒砂岩裸露程度和土壤侵蚀机理的差异而形成的不同地貌特征是该区地貌形态分形特征空间变异的主要原因。
- 张传才秦奋王海鹰李宁李阳
- 关键词:砒砂岩
- 基于DPSIR模型的中国城市低碳发展水平评价及空间分异被引量:31
- 2019年
- 基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气象数据、自下而上的碳排放估算数据,构建城市低碳发展水平评价的动力学分析模型——DPSIR模型,全面评价中国28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低碳发展水平及空间格局。结果表明,中国288个地级以上城市总体处于相对高碳水平,低碳城市具有东中西'梯度化'分异的区域特点,在空间上形成以胡焕庸线为底边、以东南沿海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为两翼的'△'型结构。低碳驱动力与低碳响应力是决定城市低碳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高低碳驱动力城市主要有研发驱动型、社会经济发展驱动型、清洁能源发展驱动型、紧凑城市发展驱动型,低碳技术与低碳认知响应力远高于低碳制度响应力对城市低碳发展的作用。不同低碳等级结构的城市应根据DPSIR模型提供的低碳发展结构化清单,结合地方特性,选择因地制宜的低碳发展路径。
- 张丽君李宁秦耀辰张晶飞王霞
- 关键词:DPSIR低碳城市空间分异碳排放
- 中原城市群铁路网络可达性及经济联系格局被引量:23
- 2018年
- 选取城市间最短旅行时间数据和社会经济综合指标,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地统计分析、空间探索性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对中原城市群可达性与经济联系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原城市群可达性水平整体呈现"十"字型空间格局,南北向沿线城市的可达性优于东西向;局部空间上,高低值空间集聚分块状特征明显,显著空间关联类型以显著HH区和显著LL区为主。(2)经济联系整体呈现"钻石"型立体网络格局且分层态势明显;局部空间上凸显以郑州、商丘、洛阳等核心区城市为中心的辐射状格局;网络结构呈小团体集聚特征,团体内部联系密切,整体联系相对松散。(3)经济联系强度受到城市规模、城镇化水平、交通、区位及资源流通能力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 安俞静刘静玉李宁李宁刘梦丽
- 关键词:可达性经济联系影响因素中原城市群
- 2015年河南省土地覆被栅格数据
- 2019年
- 利用86景Landsat 8卫星OLI云量小于10%的卫星影像,以及高时间分辨率的高分一号WFV宽视角多光谱相机、无人机影像、Google Earth影像为基础数据,根据河南省的地势地貌和土地覆被特征,选取4个覆盖研究区所有土地覆被类型的样方进行全面野外调查,并获得1518个样点,参考样点和样区的土地覆被特征用ArcMap 10.3软件目视解译样区(到二级类型)。采用专家论证法评价和修正样区解译结果。在样区解译工作的基础上,再次野外调查并解译河南省剩余区域土地覆被类型,最终获取野外样点共4883个。最后采用全球随机正六边形网格(12级)的方法选取1895个地面验证点评价解译精度,结果显示河南省土地覆被解译二级类型总体精度为91.19%,Kappa系数为0.886。
- 李宁李宁朱筠
- 关键词:土地覆被目视解译
- 智能手机导游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2014年
- 论文首先简述了手机导游系统的类型和功能,然后综合分析了手机导游系统中所使用的电子地图技术、手机定位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等关键技术在系统中的作用,提出手机导游系统在数据方面、精度方面以及网速方面的问题并给出参考解决方案,最后展望了手机导游系统的发展趋势。
- 李宁
- 关键词:电子地图手机定位移动通信云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