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静
- 作品数:9 被引量:69H指数:4
- 供职机构:遂宁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抗脑垂体抗体测定对急性脑损伤患者垂体功能评价的作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抗脑垂体抗体(APAs)对急性脑损伤患者垂体功能障碍诊断及脑损伤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外伤造成的急性脑损伤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受伤1年内出现垂体激素不同程度的下降。按照患者入院时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分别测定各组患者血清中垂体激素的水平和抗脑垂体抗体(APAs)的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A组病患的APAs检测水平为(364.7±128.3)ng/L,远远高于B组(197.8±56.4)ng/L、C组(181.4±82.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数据的垂体激素水平结果显示,A组各类垂体激素水平均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s水平与GCS评分、垂体激素水平均呈负相关(r=-3.43,-4.27,P<0.05)。结论 APAs的产生与脑损伤程度有关,急性脑损伤的程度越严重,APAs的水平越高。APAs对生长激素(GH)等垂体激素的释放有抑制作用,与GH水平表现出负相关。因此,通过测定APAs水平可以对急性脑脑损伤后脑垂体功能的下降程度及预后做出正确评估。
- 陶宁何静
- 关键词:脑损伤垂体功能GH
- 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脑血液生化学指标的影响被引量:37
- 2015年
-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ICP)及脑血液生化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8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33),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重型颅脑损伤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亚低温治疗,治疗时间为72h。动态监测所有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开始第1~7天ICP,入院时和治疗第7天脑血流指标动态阻力(DR)、脉搏波速(Wv)、脑部平均血流量(Qmean)、平均血流速度(Vmean)和脑氧代谢指标脑氧摄取率(CERO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CjvO2、CaO2。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ICP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982、6.324,P〈0.05);第2天开始,观察组ICP显著低于对照组,持续至第7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入院时比较,两组第7天DR、Wv、CaO2均显著降低,Qmean、Vmean、CjvO2、CERO2、SjvO2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第7天比较,观察组DR、Wv、CaO2显著低于对照组,Qmean、Vmean、CjvO2、CERO2、SjvO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以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改善脑血流和脑氧代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陶宁汪翼杜柯君胡建平王毅何静
- 关键词:亚低温颅内压脑血流脑氧代谢
- 超声引导下骼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联合局部麻醉用于腹股沟疝术临床观察
- 2023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骼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IINB)联合局部麻醉(LA)用于腹股沟疝手术的作用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受腹股疝手术的老年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予LA麻醉,观察组联合IINB麻醉。结果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7.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7%(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牵拉疝囊时(T_(3))追加麻醉药药量及辅助用药(芬太尼、阿托品)的药量均显著减少(P<0.05),麻醉后10 min(T_(1))、切皮时(T_(2))、T_(3)、缝皮时(T_(4))的平均动脉压(MAP)以及T_(2)时的心率(HR)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2,5,10,24,48 h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麻醉起效时间、阻滞消退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结论IINB+LA用于腹股沟疝手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且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
- 王锦平何静
- 关键词:超声引导局部麻醉腹股沟疝手术老年
- 腰-硬联合麻醉在妇产科剖宫产术中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妇产科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92例需要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50例产妇给予腰-硬联合麻醉,B组42例产妇给予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整体效果。结果 A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较B组短,麻醉效果较B组好,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剖宫产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对产妇进行麻醉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何静
-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
- 七氟烷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重度子痫前期产妇剖宫产术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镇痛的影响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究七氟烷联合硬膜外麻醉对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术效果及对产妇血流动力学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行剖宫产术产妇12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分别给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或七氟烷联合硬膜外麻醉(联合组).比较两组麻醉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术后1、5、15、30min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4、8、12、24、48h镇静效果(Ramsay镇静评分)、舒适度[舒适评分法(BCS)],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和术中出血量.结果:两组SBP、HR组间、时间点及交互比较,DBP组间和交互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两组DBP时间点比较,SpO_(2)组间、时间点及交互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联合组T_(2)时SBP、DBP、HR水平,T_(3)时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T_(2)时SBP、DBP、HR水平,T_(3)时HR水平均高于T0时(均P<0.05);两组VAS评分组间、时间点及交互均有差异,术后1、5、15、30min时联合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Ramsay镇静评分时间点比较有差异(P<0.05),组间及交互比较无差异(均P>0.05);两组BCS评分组间、时间点比较有差异(均P<0.05),交互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4、8、12、24、48h,两组Ramsay镇静、BCS评分水平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和术中出血量均无差异(均P>0.05).结论:七氟烷联合硬膜外麻醉能够有效稳定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术产妇血流动力学,镇痛效果更佳,且用药安全.
- 樊佳邓成琴刘芹何静
- 关键词:剖宫产术重度子痫前期硬膜外麻醉七氟烷镇痛血流动力学
- 七氟醚和丙泊酚对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丙泊酚和七氟醚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87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七氟醚行麻醉维持,研究组采用丙泊酚行麻醉维持,比较两组麻醉情况。结果:T_1、T_2时研究组的血糖、皮质醇、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_1、T_2时MAP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七氟醚,丙泊酚能更好促进C肽及胰岛素的分泌,同时控制手术中血糖的水平。
- 何勇何静
- 关键词:丙泊酚七氟醚子宫肌瘤切除术胰岛功能
- 腰方肌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的影响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炎症应激和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老年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和不同时点心率、平均动脉压、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变化,并比较2组患者认知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和麻醉前心率、平均动脉压、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碎石开始时、手术结束时,观察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6、12、24 h时,2组患者VAS评分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时,对照组MMSE评分低于麻醉前和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MSE评分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时,2组患者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均高于麻醉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老年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中,可以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稳定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减轻术后疼痛和炎症应激反应,改善术后认知功能。
- 王锦平张敏何静
- 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术全身麻醉术后疼痛
- 罗哌卡因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为妇科手术麻醉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对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行剖宫产术患者,均于腰硬联合麻醉方式下进行手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分别使用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布比卡因进行麻醉,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产生的麻醉效果快速,且安全可靠性有保障,具备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 何静陶宁李卫东许斌兵王毅任翔李玉燕
- 关键词:腰麻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
- 快通道麻醉在声带息肉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观察快通道麻醉在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手术围麻醉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7年10月择期全身麻醉下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手术患者87例。采用随机双盲对照,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用无肌松药快通道麻醉诱导气管插管:丙泊酚+瑞芬太尼+七氟烷,及咽喉部利多卡因表面喷雾麻醉;对照组采用肌松药常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丙泊酚+瑞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两组患者术中均给予七氟烷吸入+瑞芬太尼静脉泵注维持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麻醉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手术完成后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较麻醉诱导前都均有一定程度降低,且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麻醉诱导前、手术完成后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比较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插管时相比,两组患者插管后10 min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都有降低,意识状态评分(OAA/S)都有升高,组内对比差异均显著,拔管后10 min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OAA/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无肌松药快通道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行声带息肉摘除术是切实可行的,而且明显优于采用肌松药常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下行短小手术。
- 吕文明何静李卫东许斌兵
- 关键词:快通道麻醉声带息肉摘除术瑞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