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洁
-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超声医学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超声诊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5年
- 腋淋巴结的性质是乳腺癌患者临床诊疗方案选择的重要依据,也是重要的预后指标。研究显示,腋淋巴结清扫术给患者带来许多并发症,因此对淋巴结的性质进行术前评估非常有必要。近年来,超声技术不断发展,高频高分辨率超声已成为临床评估淋巴结性质的首选手段。本文分别对二维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将超声在淋巴结性质诊断方面的理论研究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淋巴结性质鉴别及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 邵洁王怡
- 关键词:乳腺癌腋淋巴结超声
- 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超声分子成像在小鼠原位胶质瘤血管新生和边界识别中的应用
- 2016年
- 目的:探讨携带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单克隆抗体的超声微泡造影剂(microbubble,MB)在评价小鼠原位胶质瘤血管新生和边界识别中的作用。方法:以生物素-亲和素桥接法构建靶向微泡(MBv),体外鉴定其性质。建立小鼠GL261胶质瘤模型,分别注射MBv和普通微泡(MBc)进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成功构建偶联抗小鼠VEGFR2单克隆抗体的MBv,造影结果表明MBv较MBc能更好地评价小鼠胶质瘤血管新生和肿瘤边界。结论:MBv是良好的肿瘤靶向造影剂,应用MBv可较好地实现术中评价小鼠胶质瘤血管新生,更好地辅助术中超声导航。
- 张海娴李一鸣汪晓虹邵洁王怡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超声
- 超声造影在乳腺癌患者腋淋巴结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研究良恶性腋淋巴结的超声造影特征,并评价超声造影在乳腺癌患者术前腋淋巴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个良恶性腋淋巴结的超声造影增强征象和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参数(AT、TTP、PI),比较超声造影和常规超声对良恶性腋淋巴结的诊断率。结果:65个腋淋巴结造影增强模式表现为:Ⅰ型整体增强型,Ⅱ型周边增强型,Ⅲ型局部增强型。造影增强模式在良恶性组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多表现为整体增强型,良性多表现为周边增强型。以造影增强Ⅰ型为恶性诊断标准,Ⅱ型及Ⅲ型为良性诊断标准,则超声造影诊断良恶性腋淋巴结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4%、73.3%、83.1%,而常规灰阶超声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8.6%、100%、83.1%。定量参数AT、TTP、PI在良恶性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造影对良恶性腋淋巴结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但与常规超声相比,超声造影并没有明显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 胡蓉菲许萍邵洁王怡童玲
- 关键词:腋淋巴结乳腺肿瘤超声造影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