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鹏
- 作品数:12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教育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国外院前公众急救模式对比及借鉴被引量:10
- 2021年
- 我国院外心搏骤停发病率居世界第一,但抢救生存率不到1%。目前我国院前急救还停留在急诊医疗服务阶段,尚未形成公众急救服务系统。该文就美国、法国、新加坡的院前急救现状、急救模式、急救法律制度保障进行比较,旨在对我国院前急救模式的建立、进一步深化公众急救事业发展提供参考。
- 李梦涵李恒付航韩意黄鹏袁素维姚瑶崔宇杰
- 关键词:急救急救医疗服务心脏停搏除颤器
- CT混合征、岛征结合NPR对自发性基底节脑出血血肿增大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CT混合征、岛征结合中性粒细胞与血小板比值(NPR)对自发性基底节脑出血(sBGICH)血肿增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急诊科及神经外科2020年2月~2022年11月收治的200例sBGICH患者的资料。根据其发病24 h内出血是否血肿增大,将患者分为出血血肿增大组(n=43)和出血无血肿增大组(n=157)。比较两组的CT混合征、岛征、卫星征、漩涡征、黑洞征、NPR和预后评分。结果两组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CT漩涡征、破入脑室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血肿增大组的CT混合征、岛征、卫星征、黑洞征和NPR均高于出血无血肿增大组,预后评分低于出血无血肿增大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CT混合征、岛征、卫星征、黑洞征、NPR>5均是sBGICH发病24 h内出血血肿增大的危险因素(P<0.05)。以sBGICH发病24 h内是否出血血肿增大进行分组,绘制ROC曲线,CT混合征、岛征、卫星征、黑洞征、NPR联合诊断预测的AUC为0.873,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72.30%、91.50%。结论CT混合征、岛征等结合NPR对sBGICH血肿增大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 黄鹏毛洋奇薛帅帅陈伟新龙浩
- 关键词:血肿增大
- PDCA循环理论应用于医学生心肺复苏技能教学的探讨被引量:4
- 2017年
- 心肺复苏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专业实践技能。为不断改善教学质量,该教学组将PDCA循环理论应用到心肺复苏技能教学的质量控制管理之中,达到了均衡、稳步地提高学生心肺复苏技能水平的目的,并为下一步建立完整的急救技能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
- 钟敏陈东升黄鹏周翠萍
- 关键词:PDCA循环心肺复苏急救技能
- 应用MDRD公式与简化MDRD公式估测心力衰竭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水平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HF)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水平(GFR)和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647例HF患者,分为急性左心衰患者和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后者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Ⅰ、Ⅱ、Ⅲ、Ⅳ级,5组患者分别为18、31、200、253、145例;选取无心力衰竭的患者54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抽血检查肝肾功能等项目,并根据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公式及简化MDRD公式分别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2个公式所得出的eGFR水平在对照组、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Ⅰ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Ⅳ级组、急性左心衰组中均逐渐降低。结论肾小球滤过率水平与心力衰竭程度呈负相关,心力衰竭程度越重,肾小球滤过率水平越低。
- 黄鹏许顶立
- 关键词:肾小球滤过率心力衰竭心功能
- 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及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影响及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变化的意义。方法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伴左室肥厚组(EH+LVH组)和不伴左室肥厚组(EH组),给予氯沙坦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压、超声心动图指标、血浆TGF-β1的变化。结果经过氯沙坦治疗后,EH+LVH组和EH组血压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EH+LVH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较治疗前显著减低,E/A显著升高,左室重量指数(LVMI)显著降低(P<0.01),同时EH+LVH组血浆TGF-β1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而EH组血浆TGF-β1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变化(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TGF-β1水平与LVMI呈正相关(P<0.01),而与收缩压、舒张压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伴左室肥厚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TGF-β1升高,降低TGF-β1表达,可能是氯沙坦逆转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机制之一。
- 邬真力许顶立李杨赖文岩黄鹏白书昌苏亮
- 关键词:氯沙坦高血压左室肥厚转化生长因子
- 颈部辅助固定用具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颈部辅助固定用具,包括护具本体,护具本体包括头部固定部以及肩部固定部,各肩部固定部包括肩部顶部贴合部和肩部侧面贴合部,头部固定部内设有第一腔体,肩部固定部内设有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第一腔体和...
- 黄鹏李旭 何耀全 潘建辉 史鹏伟
- 一种纳米硒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应用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硒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应用。本发明通过将白蛋白和乙醇溶液共处理变性,打开白蛋白内部空间,依次加入硒化合物和还原剂胱氨酸在白蛋白载体上进行还原反应得到纳米硒复合粒子。本发明的纳米硒复合粒子可以用于制备防治神经...
- 瞿少刚彭咏波徐凯刘腾黄鹏
- 洛沙坦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洛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中盐皮质激素受体(MR)mRNA及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致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急性心梗组和洛沙坦治疗组,而对照组为仅打开心包腔而未行冠状动脉结扎大鼠。在洛沙坦治疗4周时,用超声心动图和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价心脏功能,心肌Masson染色法测定心肌胶原密度,放射性免疫法测定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II(AngⅡ)、醛固酮(Ald)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MRmRNA表达。结果(1)急性心梗组大鼠心肌组织中AngⅡ、Ald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心肌MRmRNA表达显著升高,同时心肌胶原密度显著增加(P<0.01)。(2)洛沙坦治疗4周后,治疗组大鼠心肌组织中AngⅡ、Ald较急性心梗组显著减低(P<0.05),MRmRNA表达显著降低,心肌胶原密度也有显著降低(P<0.01)。结论洛沙坦可以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中Ald信号通路,并且还可能通过下调心肌MRmRNA表达来抑制心肌纤维化。
- 邬真力许顶立邓烈华温勇伟黄鹏白书昌苏亮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盐皮质激素受体心肌纤维化洛沙坦醛固酮
- 颈部护具
- 本发明公开了颈部护具,包括护具本体,护具本体包括头部固定部以及肩部固定部,所述头部固定部内设有第一腔体,肩部固定部内设有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填充有X光可透性的珠粒,头部固定部设有真空阀门...
- 黄鹏李旭何耀全潘建辉史鹏伟
- 三种不同大鼠蛛网膜下腔给药方式的比较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比较三种大鼠蛛网膜下腔给药途径的优缺点。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3组,分别作如下处理:重复穿刺(1次/d),椎板切除置管以及经皮置管。设空白对照组。记录操作前后大鼠体质量变化;评估其一般行为及神经生物学行为;Rota-Rod跑步行为学测试,检查运动平衡与协调功能变化;痛敏刺激测试其对伤害的感受性反应。HE染色评价局部炎症反应,并行甲苯胺蓝染色试验评价不同方法的给药精度。结果重复穿刺组成功率较低,并且引起较多并发症:包括异常的神经行为学表现以及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痛觉过敏、脊髓背侧严重的局部炎症反应。留置导管可以方便进行后续给药,适合长期的药理学及行为学研究。经椎板切除置管创伤大,严重影响动物的生理功能,并且容易引起脊髓额外损伤(P=0.03)。经皮置管具有最高的手术成功率,且创伤小,仅引起轻度的脑脊液漏、微弱的感觉运动障碍以及脊髓背侧极轻微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给药精度高(P=0.002)。结论3种方法相比,经皮置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精确的重复给药途径。
- 郑燕平蒋猛李长丽余壁湘潘春球周望梅史鹏伟黄鹏何耀全廖生武
- 关键词:腰椎穿刺椎板切除经皮置管蛛网膜下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