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维勇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儿童
  • 2篇性疾病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谱系
  • 2篇谱系障碍
  • 2篇孤独症
  • 2篇孤独症谱系
  • 2篇孤独症谱系障...
  • 2篇辅食
  • 2篇干预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胆道
  • 1篇胆道闭锁
  • 1篇胆固醇
  • 1篇胆固醇水平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硬化

机构

  • 7篇广东省妇幼保...

作者

  • 7篇吴婕翎
  • 7篇黄维勇
  • 3篇刘瑛
  • 2篇赵英
  • 1篇汤勤丽
  • 1篇柯海劲
  • 1篇周偲
  • 1篇林少勇
  • 1篇朱冬生
  • 1篇朱然科
  • 1篇何艳斯
  • 1篇付敏
  • 1篇吴春艳
  • 1篇李炜

传媒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北方药学
  • 1篇中国妇幼卫生...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血液34种重金属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了解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spectrumdisorder,ASD)儿童重金属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检测ASD组儿童(n=28)及对照组正常儿童(n=26)体内血液34种重金属含量,同时采用调查问卷方法评估两组人口学信息、社会经济信息以及潜在重金属源的风险因素。结果:ASD组儿童血锰高于对照组儿童,其余33种重金属在两组儿童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看图书频率低的儿童锰较高,但控制ASD儿童及正常儿童分组后,不同看书频率的儿童血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文化水平处于大专以下的ASD组儿童血铅仍较高,ASD组儿童中房屋或家具脱皮的家庭儿童血铅含量较高,对照组儿童房屋或家具脱皮的家庭儿童血镉含量较高,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D组儿童体内血锰含量高于对照组儿童,母亲文化程度较低、房屋内漆皮脱落可能会与儿童血中重金属含量升高有关。
肖雨黄维勇邓钰红汤勤丽朱冬生何艳斯赵英吴婕翎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重金属影响因素
比色卡提高医生对陶土色大便识别的调查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了解大便比色卡能否提高医生对陶土色大便的识别率及医生对胆道闭锁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电子问卷对儿童保健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中列出12张大便照片,包括5张正常婴儿大便和7张胆道闭锁患儿的陶土色大便,提供大便比色卡比对前后,请医生辨认颜色正常大便或不正常大便,同时调查胆道闭锁相关知识。结果共收集问卷200份,参与问卷调查者来自国内24个省市的医疗单位,90名(45.0%)医生首次能正确识别出所有陶土色大便。仅有113名(56.5%)医生接诊黄疸患儿时关注大便颜色,87名(43.5%)医生接诊黄疸患儿较少或不关注大便颜色,96名(48.0%)医生对胆道闭锁这个疾病不熟悉,50名(25.0%)医生错误地认为胆道闭锁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104名(52.0%)医生未听说过大便比色卡。在提供大便比色卡比对后,儿童保健科医生识别陶土色大便照片为异常大便的总体比例从81.9%提高到93.8%,并且对于图1中的2号、3号、6号、9号、11号陶土色大便照片正确识别率均有明显提高(P<0.05)。经过大便比色卡对比后,三级医院儿童保健科医生识别陶土色大便照片为异常大便的总体比例从83.7%提高到93.1%(P<0.05);一、二级医院儿童保健科医生识别陶土色大便照片为异常大便的总体比例从80.3%提高到94.4%(P<0.05)。按医生职称分为主治医师及以下组和副主任医师及以上组,经过大便比色卡对比后,两组医生对陶土色大便正确识别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儿童保健科医生对胆道闭锁认识和警惕性不足,大便比色卡能提高医生对陶土色大便的正确识别率,推广大便比色卡的应用及加强对于胆道闭锁基础知识的宣传及学习非常必要。
余莉黄维勇郭勇柯海劲吴婕翎
关键词:粪便胆道闭锁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睡眠障碍的监测与干预
2022年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高于普通儿童,而睡眠障碍会严重影响儿童的认知能力及亲子关系、家庭关系的发展,并增加其情绪行为问题。本研究介绍了ASD儿童睡眠障碍的特点,阐述了ASD儿童睡眠障碍的评估方式,并总结了监测与干预的方法,以期为改善ASD儿童睡眠障碍状况提供参考与借鉴。
肖雨陈小燕黄维勇赵英吴婕翎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睡眠障碍儿童
致敏性食物引入时机及种类对婴幼儿变应性疾病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致敏性食物的引入时机与种类对婴幼儿变应性疾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的纯母乳喂养儿为研究对象,建立研究队列,定期随访。收集有关致敏性食物引入时机与种类及婴幼儿变应性疾病发生情况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时机引入致敏性食物、同一时机引入不同种类致敏性食物时发生婴幼儿变应性疾病的差异。结果共纳入554例婴幼儿,198例随访过程中被诊断的婴幼儿变应性疾病,总患病率35.74%。分为<4月、4~6月、6~12月龄3组,引入致敏性食物婴儿发生变应性疾病比例分别为57.1%(n=84)、24.4%(n=246)、40.2%(n=22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相同时机添加不同种类致敏性食物的婴儿中发生变应性疾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致敏性食物的引入时机可能影响婴幼儿变应性疾病的发生,纯母乳喂养儿在4~6月龄引入致敏性食物对婴幼儿变应性疾病的发生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宁静周偲吴婕翎刘翠刘瑛李炜黄维勇
关键词:变应性疾病婴幼儿
人工喂养、母乳喂养以及辅食介入时机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关系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人工喂养、母乳喂养以及辅食介入时机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接受过敏性疾病诊断的243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其中人工喂养儿86例(人工喂养组)、母乳喂养儿157例(母乳喂养组),分析人工喂养、母乳喂养的喂养时间及婴幼儿辅食介入时机与过敏性疾病的关系。结果人工喂养组、母乳喂养组中喂养时间<3个月的婴幼儿过敏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喂养组中喂养时间为3~6个月的婴幼儿、>6个月的婴幼儿过敏发生率均低于人工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57、5.597,均P<0.05);母乳持续喂养3~6个月的婴幼儿在6月龄前介入鸡蛋辅食的过敏发生率高于6月龄以后的过敏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36%vs.9.38%,χ^(2)=4.309,P<0.05);人工持续喂养3~6月的婴幼儿在6月龄前介入鸡蛋辅食的过敏发生率也高于6月龄以后的过敏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67%vs.23.53%,χ^(2)=5.396,P<0.05)。结论母乳喂养且喂养持续时间大于3个月可明显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生,辅食在6月龄以后介入较佳。
黄维勇朱然科宁静吴婕翎
关键词:婴幼儿过敏性疾病
早期肥胖患儿胆固醇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早期肥胖患儿胆固醇(TC)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早期肥胖儿童(肥胖组)与80例非肥胖(非肥胖组)儿童,收集所有儿童临床资料,记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超声测定所有儿童颈动脉中膜层厚度(IMT)、血管舒张功能(FMD)、颈动脉血管顺应性(CAC)、腹膜前脂肪最大厚度(Pmax),总结TC在肥胖儿童代谢紊乱、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结果1肥胖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Pmax、甘油三酯(TG)、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HOMA-IR、IMT均高于非肥胖组(P<0.05),其脂联素(AD)、FMD、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非肥胖组(P<0.05);2肥胖组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低HDL-C、高LDL-C、高TG、高TC、内脏脂肪集聚、代谢综合征所占比例均高于非肥胖组(P<0.05);3TC升高组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高LDL-C、低HDL-C、高TG、代谢综合征、内脏脂肪集聚所占比例均高于TC正常组(P<0.05);4TC>5.20mmol/L肥胖儿童患代谢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高。结论 TC上升为肥胖儿童代谢紊乱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吴春艳吴婕翎刘瑛黄维勇
关键词:肥胖症胆固醇脂联素代谢动脉硬化
猕猴桃颗粒联合综合干预治疗儿童高铅血症118例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猕猴桃颗粒联合综合干预对儿童高铅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高铅血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9例。两组均给予健康教育、卫生及营养指导,治疗组加用猕猴桃颗粒口服,3个月后复查血铅。结果:118例患儿中,治疗组有2例退出,对照组有8例退出,最后治疗组有57例,对照组有51例,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血铅水平均有下降,治疗组平均值(86.95±26.00),对照组平均值(125.09±23.98),显效率治疗组较对照组多32.71%,有效率治疗组高出对照组42.8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血铅下降及改善症状的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猕猴桃颗粒联合行为指导、营养干预综合治疗儿童高铅血症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刘瑛黄维勇付敏林少勇吴婕翎
关键词:高铅血症儿童综合干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