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爽

作品数:15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登革热
  • 9篇病毒
  • 6篇登革病毒
  • 5篇登革热患者
  • 4篇细胞
  • 3篇尿液
  • 3篇核酸
  • 3篇病毒核酸
  • 2篇载量
  • 2篇尿液检测
  • 2篇免疫
  • 2篇核酸检测
  • 2篇核细胞
  • 2篇病毒核酸检测
  • 2篇病原学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 1篇血尿

机构

  • 11篇广州市第八人...
  • 4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邱爽
  • 14篇洪文昕
  • 13篇张复春
  • 11篇赵令斋
  • 10篇王建
  • 4篇庾蕾
  • 4篇杨慧勤
  • 3篇蔡卫平
  • 3篇谭行华
  • 2篇高秀洁
  • 2篇袁小珍
  • 1篇施海燕
  • 1篇唐漾波
  • 1篇蔡晓莉
  • 1篇李粤平
  • 1篇胡凤玉
  • 1篇何溪
  • 1篇廖宝林
  • 1篇李剑萍
  • 1篇雷春亮

传媒

  • 4篇中华微生物学...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登革热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模式识别受体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固有免疫模式识别受体(PRRs)包括Toll样受体(TLRs)、维甲酸诱导基因I样受体(RLRs)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NLRs)及其信号通路在登革热致病和免疫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登革热患者病程中3个不同时间点的抗凝外周血标本,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提取细胞RNA,用聚合酶链反应芯片(PCR array)检测基因表达水平。结果84个基因中部分受体分子、信号分子和效应分子基因在登革热患者PBMC中表达异常,与健康对照相比,主要表现为表达上调,尤其在登革热发病早期,之后随病情恢复.基因表达水平逐渐趋于正常;其中TLRs家族中TLR7和TLR8受体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TLR3和TLR9基因表达没有明显变化;RLRs家族中3个受体分子RIG—I、MDA5和LGP2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NLRs家族中OAS2和NOD2受体基因表达也表现为上调。结论PRRs介导的信号通路在登革热致病及免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赵令斋洪文昕邱爽王建高秀洁庾蕾张复春
关键词:登革热登革病毒模式识别受体固有免疫
广州市13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免疫学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13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免疫学特征,为该病致病机制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月23日至2月29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确诊的135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分析患者住院19(14,27)d时淋巴细胞亚群(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自然杀伤T细胞)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γ干扰素]的变化特征。统计学方法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组(14例)、普通型组(92例)和重症组(包括重型和危重型患者,29例)。44.4%(60/135)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42.2%(57/135)的患者CD8+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与轻型组和普通型组相比,重症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Z=4.379、3.799,均P<0.01)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Z=2.684、3.306,P=0.022、0.003)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5.3%(24/95)的患者B淋巴细胞计数下降;重症组B淋巴细胞计数最低[88(56,189)/μL],下降发生率最高[52.2%(12/23)];3组间B淋巴细胞计数和下降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199,χ^2=11.723,P=0.045、0.003)。与轻型组和普通型组相比,重症组患者IL-6(Z=-4.022、-4.108,均P<0.01)和IL-10(Z=-3.261、-4.006,均P<0.01)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间IL-2、IL-4、TNF-α和γ干扰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L-6水平与病毒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0.301,P=0.007)。结论免疫介导的炎症损伤可能为病情恶化的重要原因,是治疗重症患者的关键。
廖宝林施海燕王亚萍邱爽何溪洪文昕陈冉李丽雅雷春亮
关键词: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免疫白细胞介素6
204例登革热患者病原学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分析204例登革病毒感染者的病毒血清型别分布及抗体产生特征,为研究登革热流行动态特征及临床诊治策略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集登革热患者急性期血清,应用实时荧光PCR检测登革病毒核酸及分型,ELISA法检测登革病毒特异性抗体Ig G和Ig M。结果共检测204例标本,其中179例登革病毒核酸阳性,DENV-1型、DENV-2型及DENV-3型分别占97.2%(174/179)、1.1%(2/174)及0.6%(1/174);DENV-1合并DENV-2型感染和DENV-1合并DENV-3型感染各1例。ELISA法结果显示Ig M、Ig G抗体阳性者分别为193例和47例,且Ig G抗体阳性者的Ig M抗体同为阳性,表明初次感染和二次感染分别为146例(75.6%,146/193)和47例(24.4%,47/193)。结论广州存在多种血清型流行及二次感染患者,提示今后广东省重症登革热的发生几率可能会有所增加,应引起重视。
蔡晓莉赵令斋雷华丽邱爽袁小珍洪文昕王建胡凤玉张复春
关键词:实时荧光PCR登革病毒血清型登革热
广东省2013年登革热病原学特征分析
<正>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2013年收入我院的登革热患者的病原学特征,为登革热的流行特点总结和临床诊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4月至11月期间登革热住院患者急性期血浆,用登革IgM和IgG捕获ELISA试剂盒检...
赵令斋邱爽唐漾波袁小珍洪文昕王建张复春
文献传递
广东省449例输入性疟疾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输入性疟疾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识别及更好地救治疟疾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5至2015年收治的449例疟疾住院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49例患者均为输入性疟疾病例,其中重症疟疾患者48例(10.7%)。血涂片检测可见恶性疟351例,间日疟85例,卵形疟1例,恶性疟合并间日疟12例,未发现三日疟的病例。患者以男性为主(88.2%);平均年龄(37.00±10.22)岁。临床表现以不规则热(74.4%)、疲乏(84.2%)、头痛(71.9%)、脾大(33.4%)为主要症状及体征,常见并发症为中毒性肝炎、急性肾功能不全、休克、严重出血等。实验室特征为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压积下降,胆红素升高及低蛋白血症等。98.2%患者治愈出院,26例出现疟疾再燃,4例出现疟疾复发。结论输入性疟疾以恶性疟为主,重症比例较高,临床症状常不典型。
洪文昕王建杨慧勤邱爽刘丽儿李剑萍张复春
关键词:疟疾疟原虫输入性
2019年广州本地登革热病例血清型分布及病毒全基因组进化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对2019年广州本地登革热病例血清型分布和病毒全基因组进化特征进行分析,为登革热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登革病毒血清型特异性荧光PCR试剂盒进行分型,操作步骤按照试剂盒说明书严格进行;分离培养的病毒采用Illumina平台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从ViPR网站下载部分代表性序列,用MEGA7.0软件进行病毒系统发育分析。结果2019年广州本地登革热为3个血清型共流行,其中登革1型占比80.35%,2型占比12.97%,3型占比6.68%;3个血清型之间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和重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病毒全基因组进化分析显示,登革1型分离株属于基因Ⅰ型,来源上有两个分支,与柬埔寨来源毒株亲缘关系近;登革2型分离株为Cosmopolitan型,与东南亚流行株亲缘关系近;登革3型分离株属于基因Ⅲ型,与印度病毒株在同一分支。结论2019年广州登革病毒为1、2和3三个血清型共流行,每一个血清型病毒分属同一种基因型。
赵令斋张璐洪文昕邱爽冯嘉敏谭行华张复春
关键词:登革热登革病毒进化分析
登革热患者尿液中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DEN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是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重要威胁。登革热需要借助实验室诊断才能确诊,通过RT-PCR方法检测DENV-RNA,是一种快速...
邱爽
关键词:登革热尿液检测血尿素氮
文献传递
重症登革热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1年
目的对重症登革热(SD)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明确导致重症登革热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67例登革热患者,其中38例典型登革热患者作为对照组,29例重症登革热患者作为研究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分析导致重症登革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年龄(69.47±11.23)岁大于对照组的(63.14±10.71)岁,体温(38.80±0.56)℃高于对照组的(37.54±0.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占比,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胸闷占比,体征为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胆囊壁增厚、皮下瘀斑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白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30×109/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00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00 U/L、红细胞比容(HCT)<40%和白蛋白(ALB)<35 g/L占比及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重症登革热作为因变量,将可能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纳入模型,分析显示:高龄、高血压、存在心包积液、血小板计数<30×109/L、ALT>200 U/L、AST>200 U/L、HCT<40%是重症登革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重症登革热患者一般高龄,合并高血压;合并心包积液,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ALT>200 U/L、AST>200 U/L、HCT<40%等均为重症登革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邱爽张复春洪文昕王建杨慧勤赵令斋蔡卫平
登革病毒载量和IgM抗体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登革热( dengue fever ,DF)患者病毒载量和特异性IgM抗体在疾病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40例DF患者(其中轻症1050例,重症90例)发病第1~10天的血清1508份,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病毒载量,ELISA法检测特异性IgM抗体。结果 DF患者病毒载量在发病第1天时高达108拷贝/ml,随病程进展逐渐下降,第10天时降至103拷贝/ml,重症患者病毒载量在发病的第5~7天高于轻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核酸阳性率也随病程进展逐渐下降,但至第10天时,仍有约40%的阳性率,重症患者核酸阳性率在第6天和第8天高于轻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IgM抗体最早可在发病的第2天检测到,随病程进展逐渐上升,第10天时水平仍在上升;轻症患者IgM抗体水平在发病第4天高于重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IgM抗体阳性率在发病第6天时达到95%,轻症患者的IgM抗体阳性率在发病第5~6天显著高于重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登革热退热期的高病毒载量和低IgM抗体水平与疾病的严重性密切相关。
赵令斋高秀洁庾蕾洪文昕邱爽王建张复春
关键词:IGM抗体疾病严重性
登革热合并肾脏损害机制的初步探讨
<正>目的探讨登革热患者潜在的肾脏损害及其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02年5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150名登革热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小于或等于70ml/min定义为肾功能异常,...
王晓芬邱爽赵令斋洪文昕王建张复春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