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端端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小鼠
  • 4篇细胞
  • 4篇干细胞
  • 4篇SCA-1
  • 2篇心脏
  • 2篇梗死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调蛋白
  • 1篇新生小鼠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室
  • 1篇心室肌
  • 1篇心室肌细胞
  • 1篇心脏干细胞
  • 1篇心脏功能
  • 1篇异丙肾
  • 1篇异丙肾上腺素
  • 1篇游离钙

机构

  • 6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天普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省儿童医...

作者

  • 6篇左琳
  • 6篇李端端
  • 3篇周密
  • 3篇马秀霞
  • 1篇张炜芳
  • 1篇翟旭雯
  • 1篇刘慧荣
  • 1篇贺忠梅
  • 1篇赵锐
  • 1篇宋峰
  • 1篇杨丽文
  • 1篇张雅琼
  • 1篇高建忠

传媒

  • 2篇生理学报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改良成年小鼠心室肌细胞分离方法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改进小鼠成体心肌细胞的分离方法,以提高小鼠心室肌细胞的成活率和收获量.方法 采用心脏在体主动脉插管,行独创的前加压灌流法冲洗心脏后接入改进的langendorff装置,用胶原酶液Ⅱ灌流、消化心脏后,将心脏剪碎并用吸管吹打,经200目滤网过滤后获得单个小鼠心室肌细胞.检测并对比在体和离体主动脉插管获得的心肌细胞的状态:梯度复钙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和杆状心室肌细胞的数目.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改良的主动脉逆行灌流法在缩短手术时间的同时,提高了小鼠心室肌细胞收获量和存活率.本课题组利用医用三通管,独创倒置灌流排气法,可以迅速排空灌流装置中的气体;利用注射器和灌流针结合,独创前加压灌流法,可以快速彻底地冲洗心脏中的血液;并采用实验室常规眼科镊和血管钳巧妙组合成协助装置,可以单人独立完成插管,不需要助手协助,节约人力,节省经费开支.结论 成年小鼠心室肌细胞分离方法的改进使整个实验流程简化,缩短了实验时间,操作简便易学;同时该分离方法稳定、可靠、有效,可以为同类型实验提供思路和借鉴.
石山慧吕定超翟旭雯李端端周密左琳
关键词:成年小鼠心室肌细胞LANGENDORFF胶原酶
新生小鼠Lin^- Sca-1^+心脏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案的优化被引量:1
2017年
心脏原位干细胞(cardiac stem cells,CSCs)治疗心肌梗死具有公认的疗效,但是其分离及培养技术尚不完善,这是制约其临床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旨在优化Lin^-(lineage-negative)Sca-1^+(stem cell antigen-1-positive)CSCs分离方案。用组织块酶解法(混合酶液)分离C57BL/6J新生(出生0~3天)小鼠Lin^- Sca-1^+ CSCs。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严格控制消化时间、次数、温度、搅拌速度、离心时间和转速等多重因素,结合免疫磁珠分选获得纯度较高的Lin^- Sca-1^+ CSCs。此后,对分离纯化的原代细胞进行培养,优化培养基成分、换液时间和方式。采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分选细胞的纯度及传代培养细胞中Sca-1^+细胞的百分比。结果显示:(1)本法分离获得的Lin^- Sca-1^+ CSCs纯度高达(85.03±5.60)%;(2)离体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原代培养5天开始有干细胞克隆球生成,培养7天即可铺满皿底,生长曲线显示,离体培养第3天细胞进入对数增长期;(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干细胞特异性标志Sca-1的表达随着传代的进行有一定的衰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第一代、第三代和第五代培养细胞的Sca-1阳性率分别为(71.82±2.63)%、(58.38±3.70)%、(46.19±4.72)%。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组织块酶解法结合免疫磁珠分选法可获得纯度较高的Lin^- Sca-1^+ CSCs,同时干细胞离体培养体系相对稳定。本研究所建立的分离及培养方法简单稳定、可靠有效,为进一步研究Sca-1^+ CSCs治疗心肌梗死奠定了良好的方法学基础。
李端端石山慧周密马秀霞高建忠张雅琼杨丽文左琳
关键词:干细胞原代培养
小鼠c-Kit和Sca-1阳性干细胞的多器官年龄分布特征
2018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c-Kit和Sca-1两种干细胞亚型在小鼠多脏器的年龄分布规律,为后续进行相关组织的干细胞抗损伤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选取C57/BL6雄性成年小鼠(3月龄、6月龄、9月龄),分离其骨髓、肝脏、肾脏、肺及胰腺组织,采用组织块酶解法分选各脏器中直径小于30μm的细胞,用CD45、c-Kit及Sca-1荧光抗体标记细胞,流式细胞仪记录CD45^-c、-Kit^+以及CD45^-Sca^-1^+细胞百分比。结果在小鼠骨髓中,CD45^-c-Kit^+细胞数显著多于CD45^-Sca-1^+(P<0.05);而在肝、肾、肺和胰腺组织中,CD45^-Sca^-1^+的细胞数量远多于CD45^-c-Kit^+干细胞(P <0.05)。除胰腺组织,9月龄CD45^-Sca-1^+的细胞数目较3、6月龄有所升高外,其他组织中干细胞的年龄分布趋势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CD45^-c-Kit^+和CD45^-Sca-1^+两种干细胞亚型在小鼠多脏器中均有存在,尤其是数量上占据优势的CD45^-Sca-1^+干细胞可能在多数器官的发育及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周密李端端吕定超石山慧马秀霞李燕楠陈思宇左琳
关键词:干细胞C-KITSCA-1
小鼠Sca-1^+干细胞对心肌梗死模型小鼠的疗效及其基因调控机制
2020年
目的探讨小鼠干细胞抗原-1阳性(stem cell antigen-1-positive,Sca-1^+)干细胞(stem cells,SCs)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模型小鼠的疗效及其基因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法急性分离2日龄及3、6、9、12月龄小鼠心脏Sca-1^+SCs;通过结扎8周龄小鼠心脏冠状动脉左主降支,建立小鼠急性MI模型,于心梗边缘区分别注射PBS和Sca-1^+SCs悬液。术后行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Masson三色染色、心重/体重比(HW/BW)用于评价各组Sca-1^+SCs对心脏结构的影响。将各组小鼠心脏Sca-1^+SCs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通过STEM软件对转录组基因表达水平进行聚类及GO富集分析,筛选出乳鼠和成年鼠差异表达的基因类型,并采用qRT-PCR法进一步验证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MI术后,与PBS组比较,乳鼠心脏Sca-1^+SCs治疗组小鼠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 shortening,LVFS)均明显升高(P <0. 05),HW/BW明显降低(P <0. 05),左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internal diameter,LVIDd)明显减小(P <0. 05);与成年鼠比较,乳鼠心脏Sca-1^+SCs移植治疗可降低心肌梗死面积,缓解心腔扩大。在乳鼠心脏Sca-1^+SCs中高表达,而成年鼠表达降低的基因共185个,regulation of developmental process条目上富集基因有38个,其中肌球蛋白重链6(myosin heavy chain6 cardiac muscle alpha,Myh6)、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Igf2)、成骨细胞特异性因子(periostin,Postn)、神经元再生相关蛋白(neuronal regeneration related protein,Nrep)基因在乳鼠心脏Sca-1^+SCs中具有较高转录水平。与乳鼠比较,成年小鼠心脏Sca-1^+SCs中Myh6、Igf2、Postn、Nrep基因m 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 <0. 05)。结论乳鼠心脏Sca-1^+SCs移植对MI的疗效优于成年小鼠,其原因可能是乳鼠心脏Sca-1^+SCs中Myh6、Igf2、Postn、Nrep等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于成年小鼠。
马秀霞李端端申晶陈思宇李燕楠颉丽英高尔和左琳
关键词:小鼠干细胞基因调控
促红细胞生成素通过提高Sca-1^(+)干细胞的功能参与小鼠心肌梗死的修复
2023年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MI)是目前全球主要的死亡病因之一。随着临床治疗水平的提高,MI急性期的死亡率已显著下降,但其对心肌重构及心功能的长远影响仍无法有效防治。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是一种糖蛋白细胞因子,具有促进造血、抗凋亡和促血管生成的作用。研究表明EPO在心脏缺血损伤、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中发挥心肌保护作用,机制与促进心脏祖细胞活化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EPO是否可通过增强Sca-1^(+)干细胞的活性促进MI的修复。通过直接注射法将达贝泊汀-α (darbepoetin alpha,一种长效EPO类似物,EPOanlg)注射到成年小鼠MI的交界区,观测MI面积、心脏重构及功能、心肌细胞凋亡及微血管密度变化。用磁性分选技术从新生和成年小鼠心脏中分离Lin-Sca-1^(+)干细胞,分别用于克隆形成能力及EPO效应的测定。结果显示,和单纯的MI组相比,在体应用EPOanlg可显著降低MI面积、心肌细胞凋亡率,减轻左室腔的扩张,同时提高心功能、增加冠状动脉微血管的数量。在离体实验中,EPO可促进Lin-Sca-1^(+)干细胞增殖和迁移,增强克隆形成能力,这一效应可能是通过EPO受体进一步活化下游的STAT-5/p38 MAPK信号通路实现的。以上结果提示,EPO可能通过促进Sca-1^(+)干细胞活化来参与MI的修复过程。
左琳李端端马秀霞石山慧吕定超申晶张炜芳高尔和曹济民
关键词:心肌梗死促红细胞生成素干细胞小鼠细胞迁移
异丙肾上腺素对大鼠心脏功能的动态影响
2015年
目的观察异丙肾上腺素(ISO)对在体大鼠心脏功能、心室肌细胞功能以及胞内相关下游蛋白表达的动态影响。方法采用血流动力学方法及乳鼠心肌细胞培养,观察ISO对在体及离体大鼠心肌收缩能力的影响;通过Fura-2荧光探针法观察ISO对成鼠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ISO下游胞内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5~500)nmol/L ISO对成鼠在体心功能有一个剂量依赖性增强效应,100nmol/L为其最佳实验浓度:0.1μmoI/LISO作用大鼠心室肌细胞(1 000~1 200)s,胞内游离钙水平达高峰。0.1μmoI/LISO作用于乳鼠心肌细胞30min可使其跳动频率达高峰,维持至60min后开始下降,与胞内钙变化规律一致。心室肌细胞内钙调蛋白激酶Ⅱ(Calmodulin kinaseⅡ,CaMKⅡ)水平在ISO干预后3h达高峰;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和β-arrestin也在ISO作用后48h达高峰。结论 ISO可通过兴奋胞内Ca2+-CaMKⅡ信号通路参与心肌细胞功能活动的动态调节;同时,ISO长期作用可升高胞内GRK2-β-arrestin水平,参与受体的脱敏调节。
左琳宋峰赵锐李端端石山慧贺忠梅刘慧荣
关键词:异丙肾上腺素细胞内游离钙心脏功能Β-ARRESTIN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