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文波

作品数:27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4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盆地
  • 5篇海盆
  • 4篇地层
  • 4篇地质
  • 4篇海底
  • 3篇剖面
  • 3篇珠江口盆地
  • 3篇海洋地质
  • 2篇大洋
  • 2篇地震
  • 2篇地震记录
  • 2篇地质构造
  • 2篇东南
  • 2篇跃迁
  • 2篇中生代
  • 2篇浊流
  • 2篇外海
  • 2篇南海北部
  • 2篇南海东北部
  • 2篇南海东部

机构

  • 20篇广州海洋地质...
  • 5篇国土资源部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南方海洋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国家工程研究...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27篇杜文波
  • 12篇黄文凯
  • 9篇邱燕
  • 6篇聂鑫
  • 4篇孙美静
  • 3篇孙桂华
  • 3篇聂鑫
  • 3篇唐江浪
  • 2篇罗伟东
  • 2篇刘强虎
  • 2篇朱红涛
  • 2篇李敏
  • 2篇韩冰
  • 2篇黄众
  • 1篇张伙带
  • 1篇张宝金
  • 1篇钟和贤
  • 1篇郭丽华
  • 1篇彭学超
  • 1篇徐子英

传媒

  • 3篇海洋地质
  • 3篇地球科学
  • 2篇海洋地质与第...
  • 2篇海洋地质前沿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海洋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南海地质研究
  • 1篇科技风
  • 1篇现代信息科技
  • 1篇2013年全...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7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海西沙海域甘泉海台发现大型溶洞群
2023年
海底溶洞是发育于海平面以下碳酸盐岩台地上的洞穴,主要是碳酸盐岩的化学溶蚀作用而形成的凹陷和深坑(Yao et al.,2020),是一种特殊的海底岩溶地貌.目前,全球已报道发现的海底溶洞群仅有6处,分别位于南亚得里亚海Gargano岬陆架(溶洞11个)(Taviani et al.,2012)、阿布洛霍斯陆架(溶洞36个)(Bastos et al.,2016)、布莱克-巴哈马深海盆(溶洞29个)(Cavailhes et al.,2022)、加勒比海Saba台地(溶洞21个)(Humphreys et al.,2022)、佛罗里达海峡(溶洞12个)(Land et al.,1999)和日本石垣岛Nagura湾(Kan et al.,2015).
杜文波杨楚鹏
关键词:佛罗里达海峡岩溶地貌溶洞群
一种地震构造图的建立方法及处理终端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震构造图的建立方法及处理终端,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得地震剖面数据,剔除数据中的异常点;步骤2:对所述原始地震数据点进行三角剖分;步骤3:对经过步骤2的三角剖分处理后的三角形关系添加辅助点,并对...
李刚张宝金赵斌罗伟东严杰唐江浪杜文波聂鑫韩艳飞
文献传递
台湾海峡湄洲湾外海域流纹岩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本文通过台湾海峡湄洲湾外海域海底钻探获得流纹岩岩石实物样品,并对其开展了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的研究,对华南晚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研究提供了来自海域的关键证据和约束。根据华南地区岩石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结果,该...
孙桂华黄文凯杜文波蔡观强
关键词:流纹岩锆石定年
文献传递
南海海盆东南部大型深水浊积扇体系及其成因的构造控制被引量:5
2020年
运用近年来海洋地质调查工程获取的最新地质地球物理数据,在南海海盆东南部水深2000~3800 m区域,发现中中新世到第四纪多期大型浊积扇沉积体系,揭示了南海南部深海沉积作用及沉积演化过程。该浊积扇体系以沉积物波、水道充填、海底扇、块体流等沉积体为主,总体上由海盆东南部向海盆中央呈扇形推进,推进距离为150~260 km,从老到新规模和结构不断变化,蕴含了丰富的海平面变化信息。垂向上浊流沉积层层叠置发育,形成厚层的浊积砂体。海底水道十分发育,水道砂体底部呈“V”型展布,由南向北延伸,揭示出物源主要来自礼乐滩及北巴拉望区域。该浊积扇的形成明显受到构造控制,与中中新世以来礼乐滩—巴拉望岛的隆升和晚中新世以来的岩浆活动密不可分。浊流发育位置处于南海东南部陆缘和深海平原之间,是陆源物质由浅海输送到深海平原的重要机制,构成南海南部“源-汇”沉积体系的重要环节。
高红芳钟和贤孙美静聂鑫姜涛黄文凯杜文波陈家乐
大洋钻孔合成地震记录标定及其对南海科学深钻的指导意义
2020年
本文基于合成地震记录标定技术手段,对在南海中央海盆实施的三口大洋钻探的钻孔1148、U1431和U1433的数据进行合成地震记录标定。利用过钻孔的地震剖面划分对比地震反射界面,并依此解释中央海盆的沉积层序,同时确定其地质年代属性。本研究成果对南海下一步的科学深钻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邱燕杜文波黄文凯陆敬安(审稿)钟广见(审稿)
基于GeoFrame底图显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020年
人机联作地震解释软件GeoFrame测网底图显示技术多采用添加光栅影像、GIS矢量数据.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网格数据或散点数据的底图显示技术,经过坐标系统投影变换、数据加载、数据网格化、色彩渲染等一系列步骤,可以更精确显示工区所在位置地形情况,对于该工区地震解释地质构造判读提供地形辅助参考,同时对地震解释人员及数据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参考意义.
唐江浪唐江浪聂鑫
关键词:地震解释网格数据
南海西南次海盆两侧陆缘中生代晚期构造接触关系被引量:5
2021年
为探究南海西南次海盆两侧陆缘地块在中生代晚期构造接触关系及其对南海形成演化的影响,利用过南海西南次海盆两侧陆缘采集的地球物理资料以及公开发表的数据资料,对两侧陆缘的地壳结构及前新生界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西南次海盆两侧陆缘的地壳结构及物质组成存在差异,属于性质不同的两个微地块;两侧陆缘前新生代地层在晚中生代经历了来自不同方向的挤压作用,且遭受抬升剥蚀.结合南海及邻区中生代花岗岩分布特征及区域构造背景,进一步推测两侧陆缘地块在晚中生代以俯冲碰撞的方式完成拼贴缝合,该俯冲碰撞带是南海北部俯冲带在南海西南方向的延伸,并且新生代南海的扩张可能与该俯冲碰撞带这个先存的软弱带有关,是南海海盆初始破裂的部位.
朱荣伟朱荣伟姚永坚徐子英刘海龄徐子英
关键词:中生代晚期海洋地质
南海边缘海减薄陆壳成因剖析被引量:7
2021年
南海中央海盆南、北两侧陆缘分布着面积较广的减薄陆壳,正确认识海盆减薄陆壳的成因是研究南海构造演化的重要一环.通过分析基于地壳伸展因子公式计算的南海地壳拉张伸展特征和解释中生代以来的陆壳隆升特征等,证实晚中生代以来至渐新世末,该区不仅发生了地壳拉张伸展作用,还发生了较长期的地壳隆升挤压作用,致使酸性侵入岩出露地表,减薄陆壳区的上地壳厚薄分布不均.始新世南海南部发育海陆过渡相和海相沉积、北部仅为陆相沉积,暗示始新世南海古地理格局是南、北陆缘具有不同沉积环境的盆地群,二者之间应该被隆起所隔.这些地质现象说明该区地壳隆升剥蚀与地壳拉张伸展活动时间有较长的重叠.南海中央海盆两侧减薄陆壳的成因不仅仅是地壳拉张伸展所致,而是拉张伸展与隆升剥蚀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可以认为在曾经发生了地壳隆升挤压而遭受长期剥蚀的区域,如果用全地壳伸展因子的公式来估算地壳拉张伸展程度,将得出错误的结论 .
邱燕黄文凯杜文波韩冰
关键词:海洋地质
渤海湾盆地QHD29-2区块东营组东三段沉积与构造-古地貌的响应被引量:9
2011年
QHD29-2区块南侧石臼坨凸起的控边断层具有中部活动强、两侧逐渐减弱的构造活动特征,造就出中部陡、两侧缓的构造-古地貌格局,并对沉积体系发育的类型、沉积充填序列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基于单井相、概率累积曲线、C-M图、薄片分析和地震多属性分析的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东营组东三段沉积相模式与中部陡、两侧缓的构造-古地貌格局具有良好的响应关系,中部构造活动强的陡坡带,发育平面呈扇形、朵形的近源快速堆积的扇三角洲沉积,两侧构造活动弱的缓坡带,发育平面呈条带状的长距离搬运后沉积的辫状河三角洲。
杜文波朱红涛杨香华李敏黄众刘强虎
南海中央海盆之东部次海盆后扩张期地层特征与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20年
海底扩张形成的边缘海盆构造演化可划分为前扩张期、同扩张期与后扩张期等阶段。南海中央海盆巨厚的沉积地层大部分是扩张结束之后形成的,尤以东部次海盆地层厚度为最大。因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在该次海盆不同的区域后扩张期发育的地层特征差别较大。这些现象反映海底扩张结束之后所发育的厚层地层中蕴含了大量南海构造演化的信息,因此深入分析该次海盆后扩张期的地层特征与影响因素是南海构造演化研究中不容忽略的环节。利用若干大洋钻孔年代地层资料,在过井剖面上进行合成地震记录标定、划分层序地层并确定其年代属性,并以此为依据分析讨论了本区的地层特征和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东部次海盆北部持续均衡的基底沉降和充足的陆缘物质形成厚度稳定的地层沉积;东部以微板块向马尼拉海沟俯冲为主要影响因素,使不同年代的地层各具特征;中部和西部岩浆活动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形成以火山碎屑物质为主的地层沉积;南部因当时的陆坡沉积环境和浊流活动的影响形成具有沉积物波特征的地层沉积。
邱燕杜文波黄文凯王英民聂鑫
关键词:地层特征南海中央海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