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聂鑫

作品数:18 被引量:36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地震
  • 3篇剖面
  • 3篇南海西南次海...
  • 3篇海洋地质
  • 2篇地震波
  • 2篇地震波速
  • 2篇地震波速度
  • 2篇地震剖面
  • 2篇第四纪
  • 2篇岩性
  • 2篇岩性解释
  • 2篇油气
  • 2篇油气勘探
  • 2篇震波
  • 2篇速度场
  • 2篇浊积
  • 2篇陆缘
  • 2篇南海北部
  • 2篇勘探
  • 2篇海盆

机构

  • 18篇广州海洋地质...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南方海洋科学...
  • 2篇国土资源部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8篇聂鑫
  • 7篇高红芳
  • 6篇徐子英
  • 6篇杜文波
  • 4篇罗伟东
  • 3篇邱燕
  • 3篇孙美静
  • 3篇姚永坚
  • 3篇汪俊
  • 3篇唐江浪
  • 2篇刘海龄
  • 2篇孙桂华
  • 2篇聂鑫
  • 2篇黄文凯
  • 2篇朱荣伟
  • 1篇张宝金
  • 1篇王立飞
  • 1篇钟和贤
  • 1篇吴峧岐
  • 1篇郭丽华

传媒

  • 3篇海洋地质与第...
  • 2篇中国地质
  • 2篇内蒙古石油化...
  • 2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南海地质研究
  • 1篇海洋地质前沿
  • 1篇地球科学
  • 1篇现代信息科技
  • 1篇第二届深海研...
  • 1篇2013年全...

年份

  • 2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海西南次海盆两侧陆缘中生代晚期构造接触关系被引量:5
2021年
为探究南海西南次海盆两侧陆缘地块在中生代晚期构造接触关系及其对南海形成演化的影响,利用过南海西南次海盆两侧陆缘采集的地球物理资料以及公开发表的数据资料,对两侧陆缘的地壳结构及前新生界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西南次海盆两侧陆缘的地壳结构及物质组成存在差异,属于性质不同的两个微地块;两侧陆缘前新生代地层在晚中生代经历了来自不同方向的挤压作用,且遭受抬升剥蚀.结合南海及邻区中生代花岗岩分布特征及区域构造背景,进一步推测两侧陆缘地块在晚中生代以俯冲碰撞的方式完成拼贴缝合,该俯冲碰撞带是南海北部俯冲带在南海西南方向的延伸,并且新生代南海的扩张可能与该俯冲碰撞带这个先存的软弱带有关,是南海海盆初始破裂的部位.
朱荣伟朱荣伟姚永坚徐子英刘海龄徐子英
关键词:中生代晚期海洋地质
南海中央海盆之东部次海盆后扩张期地层特征与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20年
海底扩张形成的边缘海盆构造演化可划分为前扩张期、同扩张期与后扩张期等阶段。南海中央海盆巨厚的沉积地层大部分是扩张结束之后形成的,尤以东部次海盆地层厚度为最大。因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在该次海盆不同的区域后扩张期发育的地层特征差别较大。这些现象反映海底扩张结束之后所发育的厚层地层中蕴含了大量南海构造演化的信息,因此深入分析该次海盆后扩张期的地层特征与影响因素是南海构造演化研究中不容忽略的环节。利用若干大洋钻孔年代地层资料,在过井剖面上进行合成地震记录标定、划分层序地层并确定其年代属性,并以此为依据分析讨论了本区的地层特征和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东部次海盆北部持续均衡的基底沉降和充足的陆缘物质形成厚度稳定的地层沉积;东部以微板块向马尼拉海沟俯冲为主要影响因素,使不同年代的地层各具特征;中部和西部岩浆活动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形成以火山碎屑物质为主的地层沉积;南部因当时的陆坡沉积环境和浊流活动的影响形成具有沉积物波特征的地层沉积。
邱燕杜文波黄文凯王英民聂鑫
关键词:地层特征南海中央海盆
油气勘探中的地震波速度
2012年
地震波在地层中的传播速度是油气勘探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它贯彻在油气勘探的各个方面。严格来说,在同一岩层中的各个不同部分或沿不同方向,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但在现实中不可能达到这种精度,只能对极其复杂的实际情况作简化,建立各种简化介质模型,并使用不同概念的速度。本文对地震波速度的影响因素、获取方法、速度场的建立等作了简要的介绍,并且简单的列举了地震波速度在岩性解释中的应用过程。
聂鑫
关键词:地震波速度VSP速度场岩性解释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地震剖面解释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地震属性从各个侧重角度充分提取地震信息,在用于划分地震相、改进地震资料品质、进行断裂检测效果明显,识别上超、顶超、削截等地层终止方式有着较大的优越性。通过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中国东部某油田地震资料上的实际应用,表明图形均衡属性明显提高了地震的分辨率;余弦相位属性在识别层序界面、不连续信息的获取上优越于原始地震数据;利用多属性组合进行断裂分析,在地震剖面上难以发现的小断层和微断裂都可以被突显出来。
聂鑫
南海东北部澎湖峡谷群沉积特征被引量:6
2017年
海底峡谷是海底长条形且窄而深的负地形,在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以及岛弧附近都有出现。澎湖海底峡谷群具有坡度大、地貌复杂的特点。运用高分辨二维单道地震资料,解释了峡谷的下切侵蚀面。分析表明,澎湖海底峡谷在剖面上表现为"V"型、"U"型或者底部宽缓的"U"型下凹状地震反射。峡谷上游受到的侵蚀作用较强,谷底次级沟槽发育,坡面冲沟发育,峡谷内部未见现代沉积物充填。澎湖海底峡谷群的形成与第四纪晚期海平面的变化有关,低水位时期,陆架大片出露,大量碎屑物质可以直达陆架边缘甚至上陆坡,此时重力流活跃,不断切割地层,逐步形成了澎湖海底峡谷群。
聂鑫聂鑫罗伟东
关键词:沉积物波重力流滑塌
基于GeoFrame底图显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020年
人机联作地震解释软件GeoFrame测网底图显示技术多采用添加光栅影像、GIS矢量数据.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网格数据或散点数据的底图显示技术,经过坐标系统投影变换、数据加载、数据网格化、色彩渲染等一系列步骤,可以更精确显示工区所在位置地形情况,对于该工区地震解释地质构造判读提供地形辅助参考,同时对地震解释人员及数据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参考意义.
唐江浪唐江浪聂鑫
关键词:地震解释网格数据
南海中央次海盆的结构和构造特征
南海海底扩张形成的观点已被大多数海洋地球科学家所接受.我们运用近几年采集的地球物理资料(重力、磁力、高分辨率单道地震剖面、480道地震剖面和水深测量,以及OBS资料),对南海中央次海盆进行了较为系统而全面的地质构造分析,...
高红芳姚伯初孙桂华徐子英聂鑫
油气勘探中的地震波速度
2012年
地震波在地层中的传播速度是油气勘探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它贯彻在油气勘探的各个方面。严格来说,在同一岩层中的各个不同部分或沿不同方向,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但在现实中不可能达到这种精度,只能对极其复杂的实际情况作简化,建立各种简化介质模型,并使用不同概念的速度。本文对地震波速度的影响因素、获取方法、速度场的建立等作了简要的介绍,并且简单的例举了地震波速度在岩性解释中的应用过程。
聂鑫
关键词:地震波速度VSP速度场岩性解释
南海西南次海盆两侧陆缘新生代构造沉降特征及演化过程被引量:4
2020年
构造沉降史分析有助于认识盆地的形成演化过程,是盆地分析的重要基础。为对比分析南海西南次海盆两侧陆缘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本文选取了横穿南海西南次海盆两侧陆缘的多道地震剖面测线,其中NH973-3测线横跨西南次海盆北侧陆缘中-西沙地块,NH973-1+SO27-04联合剖面跨越西南次海盆南侧陆缘南沙地块,在地震地层解释的基础上,采用回剥法和平衡剖面技术分析了西南次海盆两侧陆缘构造沉降特征及伸展过程。分析结果表明:(1)西南次海盆两侧陆缘的构造沉降曲线特征表现为裂陷初始期曲线斜率平缓,裂陷强烈期和末期曲线斜率较陡,断-拗转换期和拗陷期曲线斜率又回归相对平缓的反“S”形多段式特征;(2)两侧陆缘的构造沉降具有一定的延迟滞后性,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与西南次海盆两侧陆缘岩石圈的分层差异伸展及南海西缘断裂的右旋走滑活动有关,且南海西缘断裂的右旋走滑活动造成两侧陆缘的构造沉降中心向南迁移;(3)两侧陆缘盆地主要形成于晚渐新世,北侧陆缘因受晚渐新世南海西缘断裂右旋走滑活动的改造影响而形成伸展-走滑相关的沉积盆地,南侧陆缘在早中新世因受到挤压碰撞的改造影响而形成伸展-挠曲复合型沉积盆地。这些研究成果可为南海西南次海盆两侧陆缘沉积盆地的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开发提供重要的科学背景支持。
朱荣伟朱荣伟刘海龄姚永坚徐子英
关键词:构造沉降南海西南次海盆
跨南海西南次海盆OBS、多道地震与重力联合调查被引量:7
2019年
对跨南海西南次海盆及两侧陆缘的一条1050km长的、包括海底地震(OBS)、长排列多道地震和重磁在内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剖面(CFT)进行了构造成像和研究。在多道地震成像基础上建立了CFT剖面初始速度模型,进而通过初至波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了CFT剖面的速度结构模型,在重力异常资料的约束下建立了CFT剖面的综合地壳结构模型。讨论了沿CFT剖面出现的下地壳高速体、龙门海山的低密度物质等地质问题。结果表明,下地壳高速层在北部陆坡、西南海盆和南部南沙地块均有分布,厚度在0~4km之间,可能与陆缘下地壳物质和地幔物质熔融混合,以及深海盆海底扩张期间构造拉伸导致地幔蛇纹岩化有关。
汪俊邱燕阎贫DELESCLUSE M王彦林PUBELLIER M聂鑫
关键词:层析成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