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祥云

作品数:18 被引量:78H指数:4
供职机构: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8篇骨折
  • 7篇股骨
  • 5篇关节
  • 5篇粗隆
  • 5篇粗隆间
  • 4篇神经根
  • 4篇神经根型
  • 4篇神经根型颈椎...
  • 4篇髋关节
  • 4篇髋关节置换
  • 4篇疗效
  • 4篇颈椎
  • 4篇颈椎病
  • 4篇根型颈椎病
  • 4篇股骨粗隆
  • 4篇股骨粗隆间
  • 4篇关节置换
  • 4篇粗隆间骨折
  • 3篇点穴
  • 3篇点穴治疗

机构

  • 18篇衡水市第四人...
  • 3篇衡水市中医院
  • 1篇唐山市第二医...

作者

  • 18篇陈祥云
  • 7篇韩晓军
  • 6篇马超
  • 5篇张文治
  • 5篇王艳彬
  • 4篇霍丽丽
  • 4篇杨瑞
  • 4篇贾卫华
  • 4篇刘志鹏
  • 3篇孟宪卿
  • 3篇马艳东
  • 2篇宋矿朋
  • 2篇邱国良
  • 2篇颉朝阳
  • 1篇王月
  • 1篇王铁铸
  • 1篇何海潮
  • 1篇焦甲勋
  • 1篇王清和
  • 1篇张晓强

传媒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中国中医骨伤...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0
  • 2篇200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的优势分析及对患者髋关节功能和骨代谢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的优势分析及对患者髋关节功能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月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关节骨二科行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2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0例,研究组采用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取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股骨假体的柄-髓腔轴线夹角、柄-髓腔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Harris评分优良率,于术前、术后1个月检测两组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BG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的含量,观察并测量两组术后髋臼假体垂直距离、水平距离、髋臼外展角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柄-髓腔轴线夹角和柄尖端近侧1cm柄-髓腔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01),小转子上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Harri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3.64%与72.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64%与4.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4);两组术后血清PINP、BAP、BGP含量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β-CTX、TRACP-5b含量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且研究组术后血清PINP、BAP、BGP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β-CTX、TRACP-5b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髋臼假体垂直距离、水平距离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髋臼外展角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具有获得满意柄髓腔轴线夹角及柄-髓腔比,屈髋活动稳定性更高,不会影响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及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可以促进骨代谢,加快骨折愈合。
吴婷王芬吴淅铭陈祥云史佩佩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功能骨代谢
点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陈祥云贾卫华刘梅举孟宪卿马艳东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骨科常见病,若不及时治疗,常导致上肢的感觉障碍,肌力下降,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该项研究采用点穴手法治疗该病,并设根痛平颗粒为对照,观测指标为疼痛、麻木、压顶试验,臂丛牵拉...
关键词:
关键词:颈椎病点穴治疗
空心钉辅助PFNA治疗近股骨颈基底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空心钉辅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近股骨颈基底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20例近股骨颈基底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对照组采用PFNA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PFNA联合空心钉内固定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12个月时的Barthel评分、Harris评分、Harris评分优良率进行对比,对两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髋关节内翻、内固定断裂等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随访和对比。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等手术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的术后卧床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术后12个月时,研究组的Barthel评分和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研究组的Harris评分等级分布优于对照组,Harris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单独应用PFNA内固定方案,在近股骨颈基底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中采用PFNA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方案,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且不会显著增加手术创伤,有利于达到术后快速外科康复。
王艳彬韩晓军刘志鹏马超陈祥云张文治
关键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空心钉粗隆间骨折疗效评价
缝线锚钉修复肾功能衰竭伴自发性股四头肌腱断裂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评估缝线锚钉修复肾功能衰竭伴自发性股四头肌腱髌骨止点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12年1月,对本院收治的21例肾功能衰竭伴自发性股四头肌腱断裂患者采用缝线锚钉行股四头肌腱髌骨止点修补缝合。术前常规实验室检查,拍摄患侧膝关节X线片及MRI;术后6周内支具保护,6周后行屈膝练习,术后2年测量患者屈膝角度。结果: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结束,均未发生锚钉松动及脱出。术前术后均采用Lysholm和Kujala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适当的病例,应用缝线锚钉是修复肾功能衰竭伴自发性股四头肌腱髌骨止点断裂的有效方法。
杨瑞陈祥云颉朝阳韩晓军刘志鹏宋矿朋
关键词:缝线锚钉肾功能衰竭
研究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7年6月-2019年6月间我院接收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性CT三维重建及X线检查,以术中探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可根据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将老年股骨粗隆间患者骨折分为稳定型与不稳定型;70例患者术中探查与CT三维重建检出骨折处骨片数量无明显差异(P>0.05),CT与X线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探查与CT三维重建骨折端稳定型与骨折处皮质连续性无明显差异(P>0.05),CT与X线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可准确显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影像特征,准确检出患者骨片数量、骨折端稳定型与皮质连续性,可为临床治疗方法的方法提供可靠依据。
马超杨瑞韩晓军陈祥云
关键词: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股骨粗隆间骨折
自体骨植骨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缺损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缺损应用自体骨植骨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因髋臼缺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0例,采取全身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取股骨头松质骨剪碎制备成2~4 mm的骨颗粒,填塞于髋臼缺损处打压紧实。之后为患者安装匹配的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假体。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以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前,术后3、6个月和1年进行一次评价,并行X线检查评价骨愈合及关节假体稳定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30例患者的植骨均融合,融合率100%。其中患者术后1年的下肢长度差为(0.89±0.22)cm明显低于手术前(3.16±0.77)cm(P〈0.05)。VAS评分由术前6~9(7.21±2.14)分改善至2~4(2.81±1.64)分(P〈0.05)。Harris评分由术前32~73(58.75±6.62)分,改善至末次随访的77~95(86.97±6.67)分(P〈0.05)。本组优13例,良14例,可3例。髋关节屈曲达90~130(98.12±16.77)°。随访中未见假体松动及下沉征象,无病例进行翻修手术。结论 自体骨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缺损可获得满意结果,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陈祥云霍丽丽王艳彬
关键词:自体骨髋关节骨性关节炎髋臼缺损自体骨植骨
儿童肘内翻畸形楔形截骨矫形29例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儿童肘内翻畸形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本院五年来肘内翻畸形29例,采用楔型截骨交叉克氏针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年以上,肘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提携角10°~12°,无并发症。结论:采用克氏针加石膏固定法楔形截骨矫形治疗肘内翻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陈祥云杨瑞马超韩晓军张文治邱国良
关键词:肘内翻楔形截骨矫形提携角石膏固定
垂直悬吊骨牵引治疗婴幼儿股骨干骨折被引量:3
2013年
小儿股骨干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占全部小儿骨折干骺损伤的2%,占下肢骨折的10.6%,好发于婴幼儿,发病年龄峰值在5岁。
陈祥云河海朝王磊邱国良张长青霍丽丽张春啸
关键词:骨牵引婴幼儿股骨干骨折
经皮椎弓根钉体外撑开结合伤椎骨水泥注入治疗中老年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体外撑开结合伤椎骨水泥注入治疗中老年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皮椎弓根钉体外撑开结合伤椎骨水泥注入治疗中老年胸腰椎骨折。测量手术前后伤椎Cobb角、椎体前缘的高度丢失率。结果术前平均腰背痛VAS评分(7.2±1.6)分,ODI(52.6±16)。术后平均腰背痛VAS评分(2.4±1.6)分,ODI(21.6±9),平均腰背痛VAS和ODI均明显低于术前(P<0.01)。术前椎体前缘的丢失率(49.4±12.5)%,术后(8.2±4.9)%,末次随访时(9.2±5.1)%;术前后凸角度(18.1±4.3)°,术后后凸角度(3.5±1.9)°,末次随访时(4.2±1.8)°。椎体高度丢失率、后凸角度术后、末次随访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伤椎成形术结合体外椎弓根钉撑开系统一期矫正伤椎的压缩高度及恢复正常的脊柱生理曲度,创伤小,是中老年胸腰椎骨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王铁铸王月王清和刘璞焦甲勋闫菁辉张晓强陈祥云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椎体成形术骨水泥
空心钉辅助PFNA内固定治疗特殊类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应用空心钉辅助抗旋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骨折线波及股骨颈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某院治疗的90例骨折线波及股骨颈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平行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5例。平行组患者接受常规PFNA内固定术治疗,干预组患者接受空心钉辅助PFNA内固定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干预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平行组(P<0.01),2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Harris评分均明显优于平行组(P<0.05);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22%,明显少于平行组的17.78%(P<0.05)。结论:采用空心钉辅助PFNA内固定术治疗骨折线波及股骨颈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疗效显著,可以显著缩短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患者Harris评分、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韩晓军张文治陈祥云王艳彬宋矿朋
关键词:空心钉PFNA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折内固定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