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洁
- 作品数:3 被引量:50H指数:3
- 供职机构:空军装备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华北产生雷暴大风的动力热力综合指标分析及应用被引量:38
- 2013年
- 应用MICAPS重要天气报告数据,筛选出2005—2010年夏季华北地区26次典型雷暴大风过程。选取K指数、对流有效位能、大气可降水量、大风指数、中低层垂直速度、垂直螺旋度、垂直能量螺旋度等7个动力或热力指标,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计算和统计了槽前型和西北气流型雷暴大风发生时的指标阈值。基于统计结果,进一步设计了指标叠套技术,将其应用于2011年6月华北地区两次不同类型雷暴大风的潜势预报中。结果表明,雷暴大风实际发生区域与指标叠套区域一致性较好,验证了该方法对华北雷暴大风预报的有效性。
- 严仕尧李昀英齐琳琳安洁刘君
- 关键词:潜势预报
- 中国近海航空危险天气的气候特征被引量:4
- 2015年
- 利用ICOADS和LIS-OTD资料分析了中国近海航空危险天气—低能见度和海雾、低云和积雨云、大风和雷暴的气候特征。中国近海低能见度和海雾主要发生在5—7月黄海以及东海北部。渤海海雾发生频率较低,且大多限于渤海海峡附近,仅在7月扩展至渤海湾内。东海温州以南和南海海雾发生频率亦较低,且主要集中在1—5月沿岸海区。低云主要发生在东海,低云频发时段为11月至次年4月,其中1月低云频率最高,范围最广,分别向北和向南扩展至黄海北部和南海东北部。积雨云高频区主要位于西太平洋暖池所在区域,中国沿海积雨云出现频率较低。大风主要发生在东海和南海东北部,特别是台湾海峡和巴士海峡,大风频发时段为10月至次年3月。雷暴主要发生在沿岸海区,包括渤海西北部沿岸、山东南部和江苏北部沿岸以及南海北部沿岸。
- 王秀成齐琳琳安洁刘仙婵崔竹囡
- 关键词:中国近海气候特征
- 垂直能量螺旋度指数及其在槽前型雷暴大风预报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2年
- 引入垂直能量螺旋度指数(VEH)的概念并分析其物理意义,同时采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MICAPS重要天气报文资料,将该指数应用于2009年7月4—7日华北地区一次槽前型雷暴大风过程的预报中;在此基础上,利用华北地区2008—2009年夏季4次槽前型雷暴大风个例,对该指数的普适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指数反映了气块在螺旋上升过程中释放不稳定能量的能力,是诊断和预报槽前型雷暴大风的有效指数;并将该指数应用于一次华北典型槽前型雷暴大风的预报中,通过对比其它指数,证明其有效;用14时的VEH指标,预报20时前的雷暴大风天气,这种天气一般在VEH超过1.4 J.m.kg-.1s-2的3~6 h之间出现。
- 严仕尧李昀英齐琳琳安洁
- 关键词:潜势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