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明
- 作品数:14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 初中化学“可计量”实验与计算相融合的题例评析被引量:2
- 2014年
- 化学计算教学要考虑怎样做到"真实的实验情景与化学计算"有机融合?怎样把握计算数据的合理性和可计量性?自2008年起苏州市中考化学卷中有关实验和计算试题的命题理念就是:突出化学学科真实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结合,重视实验装置的简捷性、可计量性与化学计算的有机融合。
- 毛明
- 关键词:初中化学
-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教学设计与反思——基于“‘阅读-探讨-应用-反思’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案例分析
- 2014年
- 文章通过借班上的一堂公开研究课,对碳原子四价学说从基态到激发态再到杂化轨道形成的微观结构层层递进的探究教学实践,以及为作者主持之一的“‘阅读-探讨-应用-反思’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省级教研课题提供了案例分析.对学生的当堂练习也进行了课后分析。
- 毛明
- 关键词: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
- 关于二氧化碳的两种实验室收集方法的教学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从多种角度对二氧化碳的两种实验室收集方法进行了教学研究。无论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限度和溶解程度,或是二氧化碳气泡与水接触的程度即气泡逸出速率和与水化合及碳酸分解的速率来看,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不但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教材对二氧化碳采用排水集气法应改变不明确的或否定的说法。
- 毛明
- 关键词:二氧化碳实验教学研究
- 运用数字传感仪检测“模拟酸雨形成及防治实验”的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在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本中新增的“亚硫酸与氢氧化钙实验”中缺乏足够的可操作性引导,同时也让一线化学教师产生诸多疑惑,如:“硫粉燃烧的取用量”、“石灰水的滴加量与溶液酸碱度的变化情况”以及“石灰乳的可行性”等。文章结合数字化感应仪等电子设备,对该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力求从半定量的研究层面上为一线老师寻求相应的解答。
- 薛磊罗嘉毛明
- 关键词:酸雨形成
- 利用紫甘蓝汁和pH传感器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被引量:9
- 2016年
- 针对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实验作了改进设计。利用紫甘蓝汁稀释液作指示剂、干冰代替二氧化碳气体,由手持p H计的“断点式”检测,继而改用p H数字传感器“连续式”检测干冰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通过观察混合液酸碱度和紫甘蓝汁的色差变化,从定性、定量和时间延续三个维度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变化过程。实验方法严谨,实验现象明显,突破了传统实验只用试管间断性检验的局限性。
- 夏琴杨砚宁毛明
- 关键词:酸碱度PH传感器
- 铜及其化合物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 2009年
-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着重于完善中学化学的知识结构,主要是依托课程标准、考纲大纲和考试说明,对课本知识进行再加工的过程。学生在高一、高二所学的知识往往是零散的,而高考考查的是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一轮复习教师要帮助学生归纳、联想、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合理地构建知识网络,最后通过训练使知识运用自如、娴熟和灵活。
- 曹旭琴毛明
- 关键词:复习课教学设计化合物中学化学知识网络铜
-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本质回归
- 2009年
- 自实施化学新课程标准以来,化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师生们的困惑有哪些?现将笔者近年来有关中学化学教学所见、所习之管窥作较为粗略的概述,以偲同仁。
- 毛明
-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中学化学教学新课程标准师生
- 巧设情境 激活课堂——“揭秘浓硫酸”课堂教学案例剖析被引量:3
- 2012年
- 通过一节公开课,探索了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实践活动和反思性思维学习从而激活化学课堂的途径,并就当今化学课堂中的实验现状进行了反思。
- 杨砚宁毛明
- 关键词:认知情境实验情境应用情境浓硫酸课堂教学
- 中和反应与“可计量”计算融合的中考命题策略被引量:1
- 2015年
- 以2012~2014年苏州市中考化学卷“中和反应”试题为案例,从化学计量角度阐述了以化学实验有效数据与计算的有机融合,考查初中学生“可计量的单一化学反应的简单计算”的核心能力等的命题策略。从初中化学计算教学层面贯彻落实课程标准出发,让学生从不可计量的、凭空臆想的、情景虚假的、脱离科研实验和生产实际的无谓的“题海’’中解放出来,以期达到“减负”目的。
- 毛明
- 关键词:化学计量学中考化学命题策略
- “阅读-探讨-应用-反思”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 2012年
-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既是对传统化学学习方式的变革、丰富和完善,也是对教师教学方式提出的更高要求。然而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和学的方式并未有显著变化。研究新的教学模式,用教学方法的改变引领学习方式的改变是解决问题之道。"阅读-探讨-应用-反思"这一模式,能较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教师将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真正的教学行为,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 严建波毛明
- 关键词: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