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继红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颌面
  • 1篇药物治疗
  • 1篇整复
  • 1篇三维重建
  • 1篇伤患者
  • 1篇疼痛
  • 1篇疼痛性
  • 1篇痛性
  • 1篇重型
  • 1篇颌骨
  • 1篇颌骨骨折
  • 1篇颌关节
  • 1篇颌面部
  • 1篇颌面部创伤
  • 1篇颞下
  • 1篇颞下颌
  • 1篇颞下颌关节
  • 1篇颞下颌关节紊...
  • 1篇颞下颌关节紊...
  • 1篇紊乱病

机构

  • 5篇杭州市萧山区...

作者

  • 5篇刘继红
  • 2篇汤利芳
  • 1篇于海涛
  • 1篇金灿
  • 1篇韩起军
  • 1篇李筱红
  • 1篇时春华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颌面部创伤的救治体会
2006年
姜雄英韩一铭刘继红李筱红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创伤救治体会创伤患者咀嚼功能
重型颅面颌联合损伤的急救处理被引量:14
2003年
韩起军潘湘清刘继红于海涛
关键词:重型急救
颧上颌复合体骨折的治疗
2005年
目的总结颧上颌复合体(ZMC)骨折的诊断、治疗方法和经验。方法颧上颌复合体骨折35例,术前经螺旋CT三维重建,通过冠状切口、眶周小切口、口内上颌切口进行解剖复位,再进行牢固内固定术。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复查的内容包括面部外形、张口度、咬合关系、眶下区麻木症状及其他眼部症状。结果35例患者中,32例面部外形恢复正常高度和宽度,双侧颜面部对称(另3例恢复外形欠佳),张口度正常,咬合关系恢复,眶下区麻木症状消失,复视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对于颧上颌复合体骨折患者,通过冠状切口结合眶周小切口、口内上颌切口,应用钛板行坚固内固定术,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刘继红汤利芳潘湘清韩一铭
关键词:CT三维重建
疼痛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药物治疗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2024年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是一组涉及口颌面肌肉、颞下颌关节及其相关附属结构的咀嚼系统疾病,包括关节疾病和疼痛性疾病两类。药物治疗是疼痛性TMD治疗的重要环节。非甾体抗炎药、玻璃酸钠、硫酸氨基葡萄糖等关节保护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精神类药物、阿片类镇痛药、肌肉松弛药等临床应用需要严格把握适应证,富血小板血浆、高渗葡萄糖、几丁壳、臭氧等新型药物的临床应用则相对较少,且仍处于研究阶段。因此,全面了解疼痛性TMD药物治疗的现状与研究进展,可以为疼痛性TMD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周燕丽刘继红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药物治疗
颌间牵引钛钉在颌骨骨折整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05年
对48例颌骨骨折病例,应用颌间牵引钛钉进行颌间牵引,恢复上下颌的关系并加以固定,然后在此基础上完成骨折的坚强内固定。术后保留颌间牵引钛钉,2d后再行牵引,2周后拆除颌间牵引钛钉。48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咬合关系恢复理想。拆除颌间牵引钛钉后,创面均在3~5d愈合。48例中,术后第2天观察,咬合关系完全恢复45例,局部轻度开牙合3例,经术后颌间牵引2周,咬合关系完全恢复。颌间牵引钛钉可以成为一种新的颌间结扎方法,取代传统的以牙为固定源的牙弓夹板固定方法。
刘继红汤利芳潘湘清金灿时春华韩一铭
关键词: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