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虹
- 作品数:12 被引量:4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检测与心肾功能关系
- 2015年
-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变化与心功能及肾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CHF患者80例,检测患者血常规、血红蛋白、肾功能等指标,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参照贫血诊断标准分为贫血组与非贫血组,另选26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不同组心肾功能。结果 CHF各组贫血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各组心肾功能指标及血红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组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滤(GFR)水平高于非贫血组,LVEF水平显著低于非贫血组,LVEDd显著高于非贫血组(P〈0.05)。结论 CHF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心肾功能,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心肾功能下降,CHF程度增加,贫血及肾功能损伤增加。
- 杨虹白永怿刘佳张琳琳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血红蛋白肾功能心功能
- 我国农村地区医养结合的研究被引量:9
- 2021年
-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国家提出发展“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的策略。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老龄化问题日益加重,“医养结合”已经逐步深入农村地区,虽取得一定成果,但仍进展缓慢。此综述对我国农村地区医养结合研究现状进行整体分析,提出构建新职能、鼓励机构转型、制定绩效考核、培养专业人才、推进“放管服”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农村地区医养结合发展提供参考。
- 周琳周琳冯丹侯惠如郭佳钰
-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
- 印痕法在老年人静脉抽血中的研究
- 目的:探讨指甲留印法在老年人静脉抽血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0例参加2012年北京地区军队离退休干部健康查体的老年人按抽血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抽血法,实验组采用指甲留印法,即选择...
- 杨虹康丰娟刘佳李欢利
- 关键词:老年人静脉抽血
- 老年冠心病患者对冠状动脉CT的相关认知调查及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对冠脉CT相关认知情况及检查失败原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6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 34.32%的患者了解冠脉CT检查的意义,大于50%的患者不了解冠脉CT的相关知识,患者对冠脉CT的意义和结果解释有100%的健康教育需求,检查不成功原因68.75%与心率过快有关。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对冠脉CT相关知识的认知较差,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健康需求,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和术前指导,提升患者认知水平。
- 勇琴歌陈佳杨虹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问卷调查老年人
- 品管圈活动在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高龄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高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提高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高龄患者的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知晓率为活动主题,发放问卷,进行现状调查,要因分析,确定主要因素,制定相应的措施并组织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健康教育知晓率变化。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高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而且培养了圈组成员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护理团队文化的建设。
- 杨虹勇琴歌刘佳
- 关键词:品管圈高血压体位性低血压高龄
-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跌倒预防工具包对高龄住院患者预防跌倒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跌倒预防工具包对高龄住院患者预防跌倒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9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住院的跌倒高风险老人34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住院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跌倒措施,观察组采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跌倒预防工具包,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关于预防跌倒的知识、行为态度及主观准则的得分,知觉行为控制和跌倒发生率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跌倒相关知识、行为态度、主观准则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跌倒相关知识总得分为(37.00±1.79),高于对照组(30.50±5.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后的行为态度得分为(23.33±1.21)分,主观准则得分为(4.00±0.89),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预防跌倒的行为人数更多,跌倒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综合干预对高龄住院患者预防跌倒的知识、行为态度、主观准则、行为有显著提高,可有效降低高龄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 杨虹侯惠如
-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跌倒
-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的效果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降低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对心血管内科高龄患者静脉输液外渗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确定主要因素,制定相应的措施并组织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结果通过6个月的品管圈实践,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由原来的10.6%降低至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90,P=0.001)。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地降低了心血管内科高龄患者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提高了护理人员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团队凝聚力,有利于护理团队文化的建设。
- 杨虹勇琴歌侯惠如
- 关键词:品管圈心血管内科高龄患者静脉输液外渗
- 高血压危象的护理方法体会
- 目的:对高血压危象患者的抢救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归纳。方法:将我院近2年来抢救的52名高血压危象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回顾。结果:共52名患者中,2名患者自动放弃治疗,其余50名患者经抢救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好转出院。结论...
- 刘佳杨虹
- 关键词:高血压危象血压控制护理
- 文献传递
- 房颤患者焦虑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索影响房颤患者焦虑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45~92岁年龄段的80例房颤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估焦虑程度,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患者的房颤特点及疾病认知情况,并分析年龄、房颤特点及疾病认知情况与焦虑程度的关系。结果:单因素相关分析提示年龄与房颤患者的焦虑程度呈负相关(r=-0.86,P<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Beta=-0.67;P=<0.001)、治疗期望(Beta=0.17;P=0.007)及耐受程度(Beta=0.15;P=0.04)与患者焦虑程度相关。结论:年龄、治疗期望及耐受程度与房颤患者焦虑程度有关。
- 勇琴歌曹璞杨虹白永怿曹剑
- 关键词:房颤焦虑年龄
- 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自我管理的现状。方法选取2021年1—4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就诊的老年患者11例,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主题提炼。结果11例患者中,男10例、女1例,中位年龄75.3岁。患者以本科学历为主,45.5%患有3种以上慢性病。老年慢性病自我管理现状主要为对健康管理理解片面、无法规律控制饮食、运动管理仍需加强、疾病管理环节薄弱、社会支持利用不足。老年慢性病管理需求主要为及时获取检查结果、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科学可信的健康知识、得到更多用药指导、加强与社区的沟通。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不高,自我管理需求较集中。医务人员应在充分了解老年慢性病的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构建针对性、个体化的自我管理方案,以提高老年慢性病的自我管理能力。
- 刘静赵诺杨虹刘春梅朱思悦吕月
- 关键词:慢性病自我管理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