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源

作品数:10 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代谢
  • 3篇代谢综合
  • 3篇代谢综合征
  • 3篇胆汁
  • 3篇胆汁反流
  • 3篇胆汁反流性
  • 3篇胆汁反流性胃...
  • 3篇中医
  • 3篇综合征
  • 3篇胃炎
  • 3篇反流
  • 3篇反流性
  • 3篇反流性胃炎
  • 2篇党参
  • 2篇证候
  • 2篇中医证
  • 2篇中医证候
  • 1篇胆碱
  • 1篇胆碱乙酰化酶
  • 1篇血管

机构

  • 10篇北京中医药大...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作者

  • 10篇刘源
  • 6篇张立平
  • 6篇陈丽如
  • 5篇聂玮
  • 2篇姚玉璞
  • 2篇徐秋萍
  • 2篇潘思源
  • 2篇彭龙
  • 1篇郭亚健
  • 1篇杜时雨
  • 1篇刘晶
  • 1篇朱梦云

传媒

  • 4篇西部中医药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中草药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中国医药
  • 1篇环球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1992
  • 1篇199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194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中医证候分型及特点分析
2024年
目的运用因子分析联合聚类分析探讨结直肠息肉的中医证型分布。方法采集194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将主要的条目纳入因子分析矩阵提取公因子,再以公因子为变量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中得分最高的因子确定所属证型。结果因子分析共筛选出15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69.335%;经聚类分析分为9类,归纳为5种中医证型,其中第1类包含公因子F4、F11归纳为肠道湿热证(湿重),第2类包含公因子F6、F14归纳为肝郁脾虚证,第3类包含公因子F12、F13归纳为脾虚湿困证,第4类包含公因子F5、F15归纳为中脏虚寒证,第5类和第9类包含公因子F3、F7归纳为肾阳不足证,第6类包含公因子F8、F9归纳为肝郁气滞证,第7类包含公因子F1、F10归纳为肠道湿热证(兼血瘀),第8类包含公因子F2归纳为肠道湿热证(热重)。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中得分最高的因子确定所属证型,194例中肠道湿热证(69例,35.57%)、肝郁脾虚证(51例,26.29%)、肾阳不足证(26例,13.40%)、中虚脏寒证(25例,12.89%)、脾虚湿困证(23例,11.86%)。结论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为肠道湿热证、肝郁脾虚证、肾阳不足证、中虚脏寒证、脾虚湿困证,其中肠道湿热证最常见,不同证型患者间年龄、病理类型存在差异。
张双刘源姬会会杜时雨
关键词:结直肠息肉中医四诊信息证候分型聚类分析数据挖掘
党参总碱对东莨菪碱引起小鼠记忆障碍和脑内乙酰胆碱及胆碱乙酰化酶的作用被引量:8
1992年
用跳台法观察到党参总碱(DSA)能改善东莨菪碱(Scop)引起的记忆障碍,并能对抗Scop所致小鼠脑内乙酰胆碱(ACh)浓度下降及胆碱乙酰化酶(ChAT)活性的降低。体外实验发现当在反应液中加入DSA后,ChAT生成ACh的量增加。
潘思源张禹昉刘源徐秋萍姜名瑛郭亚健
关键词:乙酰胆碱胆碱乙酰化酶记忆障碍
柴芪汤对代谢综合征大鼠血管损伤预防及治疗的干预机制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观察柴芪汤对饮食诱发的代谢综合征(MS)模型大鼠血管损伤的预防及治疗的干预效果,探讨其血管保护机制。方法:将56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预防组和中药治疗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用高盐高脂高糖饮食喂养。中药预防组从造模第一天开始给予柴芪汤[5.67 g/(kg·d)];中药治疗组前8周使用蒸馏水灌胃对照,从第8周开始使用柴芪汤灌胃8周。分别于8周末和16周末检测大鼠血清血糖及胰岛素,评价胰岛素抵抗情况,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s VCAM-1、s ICAM-1、TNF-α及IL-6的水平,并取大鼠腹主动脉血管检测NF-κB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血清s VCAM-1、s ICAM-1、TNF-α及IL-6水平、血管NF-κB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使用柴芪汤干预后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但早期预防组的各项指标较治疗组的更具有优势。结论:柴芪汤可能通过影响血清s VCAM-1、s ICAM-1、TNF-α、IL-6的水平及NF-κB蛋白从而对MS血管损伤起到一定的干预效果,同时柴芪汤早期预防用药比治疗给药效果明显。
陈丽如刘源张嘉琰彭龙张立平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血管损伤
柴芪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柴芪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m 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NAFLD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2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柴芪汤组和罗格列酮组,每组8只,采用高脂高糖高盐饮食喂养8周复制NAFLD模型,造模第一天开始用药,给予柴芪汤[5.67g/(kg·d)]及罗格列酮混悬液[3 mg/(kg·d)]灌胃干预,8周后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肝组织中TG含量;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改变;Western Blot测定肝SREBP-1c蛋白表达;RT-PCR测定肝SREBP-1c m 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C、TG、HDL-C、LDL-C水平及肝组织中TG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2用药组各项指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用药组SREBP-1c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用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芪汤能够改善NAFLD大鼠肝脏脂肪变,其干预效果与西药罗格列酮相似,抑制SREBP-1c m RNA和蛋白表达,从而降低NAFLD大鼠血清ALT、AST、TG、TC、HLD-C、LDL-C,这可能是柴芪汤治疗NAFLD的机制之一。
陈丽如张立平刘源聂玮马丽娜.阿新拜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罗格列酮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柴芪汤对代谢综合征模型大鼠血清TNF-α及IL-6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柴芪汤对饮食诱发的代谢综合征(MS)模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探讨柴芪汤改善代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柴芪汤组和罗格列酮组,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用高盐高脂高糖饮食喂养8周,用药组从造模第1天开始给予柴芪汤[5.67 g/(kg·d)]、罗格列酮混悬液[3 mg/(kg·d)]灌胃干预,8周后检测大鼠血清血糖及胰岛素,评价胰岛素抵抗情况,并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及IL-6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糖(FBG)、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血清TNF-α及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组各项指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血糖、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柴芪汤组与罗格列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柴芪汤组TNF-α及IL-6水平较罗格列酮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芪汤可能通过影响血清TNF-α和IL-6水平而改善MS,早期使用柴芪汤可干预MS的形成。
陈丽如刘源聂玮马丽娜.阿新拜朱梦云张立平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用药物累积法估计中药及其制剂体存率和表观半衰期被引量:3
1990年
潘思源徐秋萍刘源张禹昉
关键词:药物累积法党参
近5年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研究近况被引量:14
2015年
查阅近5年相关文献,对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进行整理、分析和综述,指出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为辨证施治、古方化裁、自拟方药、成药治疗、结合西药、针药并用等;实验研究表明中医药对改善胃黏膜组织、调整胃泌素、前列腺素含量及胃、十二指肠运动等方面效果显著。但进一步构建系统的理论体系,建立客观的诊断指标,研究规范的辨证方法,对中医药治疗BRG具有重要意义。
刘源张立平陈丽如聂玮姚玉璞
关键词:胆汁反流性胃炎
张立平教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经验被引量:8
2015年
张立平教授认为胆汁反流性胃炎与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病位在脾、胃、肝、胆四脏。痰浊、湿热、气滞、血瘀为致病的重要因素。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治疗以健脾益气,疏肝和胃为大法。
刘源张立平陈丽如聂玮姚玉璞刘晶
关键词:名医经验
柴芪汤对代谢综合征大鼠血管病变保护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柴芪汤对代谢综合征(MS)大鼠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影响。方法将32只SpragueDawley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柴芪汤组及罗格列酮组,各8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余3组用高盐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诱导MS模型,自造模第1天开始持续灌胃给药8周,柴芪汤组给予柴芪汤5.67g/(kg·d),罗格列酮组予罗格列酮混悬液3mg/(kg·d),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10ml/(kg·d)蒸馏水,8周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4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I)、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CAM-1(sICAM-1)和血清VCAM-1(sVCAM-1)含量,取腹主动脉观察其病理形态,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血管组织中VCAM-1和I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空腹血糖、FINS、IRI、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LDL—c均高于正常组[(6.7±0.7)mmol/L比(5.7±0.4)mmo]/L、(15.8±1.1)μIU/ml比(13.5±1.5)μIU/ml、(4.7±0.7)比(3.4±0.3)、(0.89±0.43)mmol/L比(0.41±0.08)mmo]/L、(2.73±0.65)mmol,/L比(1.39±0.17)mmol/L,(0.93±0.22)mmol/L比(0.60±0.03)mmol/L],HDL—c低于正常组[(0.50±0.20)mmo]/L比(1.02±0.07)mmo]/L],柴芪汤组与罗格列酮组干预8周后,FINS[(14.2±0.6)、(14.2±1.9)μIU/m1]、IRI[(3.4±0.7)、(3.9±0.8)]、三酰甘油[(0.44±0.09)、(0.40±0.12)mmol/L]、LDL-c[(0.75±0.14)、(0.70±0.20)mmol/L]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柴芪汤组与罗格列酮组比较,以上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柴芪�
陈丽如聂玮马丽娜·阿新拜刘源张嘉琰彭龙张立平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证候学调查及与胃镜像相关性分析
目的: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 BRG)是一种较难治疗的消化道疾病,随着临床消化内镜技术的广泛开展应用,其检出率明显增高,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目前现代医学治疗BRG...
刘源
关键词: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证候HP感染胃镜像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