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冬梅

作品数:113 被引量:665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电子电信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专利
  • 4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自动化与计算...
  • 27篇天文地球
  • 6篇电子电信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生物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水利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3篇图像
  • 19篇溢油
  • 17篇地震
  • 17篇极化
  • 14篇地表
  • 12篇神经网
  • 12篇神经网络
  • 12篇网络
  • 12篇光谱图像
  • 11篇绿洲
  • 11篇极化特征
  • 10篇高光谱图像
  • 9篇小波
  • 9篇民勤绿洲
  • 7篇地表温度
  • 7篇热异常
  • 6篇地物
  • 6篇噪声
  • 6篇震前
  • 6篇背景场

机构

  • 10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8篇中国科学院
  • 18篇中国地震局
  • 11篇国家海洋局第...
  • 5篇上海市地震局
  • 3篇中国地震应急...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中国动物卫生...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四川省水利水...
  • 1篇自然资源部第...
  • 1篇中国科学院遥...

作者

  • 113篇宋冬梅
  • 58篇王斌
  • 41篇崔建勇
  • 32篇单新建
  • 13篇张杰
  • 11篇刘善伟
  • 11篇高晗
  • 9篇沈晨
  • 9篇肖笃宁
  • 9篇臧琳
  • 8篇石学法
  • 7篇刘春晓
  • 7篇冯文强
  • 7篇陈伟民
  • 6篇屈春燕
  • 6篇李小玉
  • 5篇王慧
  • 5篇邵红梅
  • 5篇马毅
  • 4篇李忠伟

传媒

  • 8篇地震地质
  • 4篇遥感技术与应...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地理学报
  • 2篇激光与光电子...
  • 2篇中国沙漠
  • 2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地理研究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地震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计算机工程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辽宁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极地研究

年份

  • 24篇2023
  • 13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20
  • 11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9篇2016
  • 10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双域分类器协同对抗的跨域小样本分类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域分类器协同对抗的跨域小样本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标域数据集和源域数据集,基于所述目标域数据集和所述源域数据集进行预处理,获取查询集、支持集和测试集;确定网络超参数和网络参数,构建双域分类器...
宋冬梅覃富侯王斌张杰刘善伟高晗
基于多级小波分解密接网络的高光谱图像溢油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出基于多级小波分解密接网络的高光谱图像溢油检测方法,包括图像预处理、网络模型训练以及溢油检测测试三个步骤,通过对获取的高光谱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避免异常光谱波段影响溢油检测性能,并将小波变换融入卷积神经网络结构中...
宋冬梅杨长龙王斌汤云贺
基于多层堆栈式自动编码器的高光谱图像解混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层堆栈式自动编码器的高光谱图像解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逐个训练三个自动编码器,组成堆栈自动编码器,提取图像高阶光谱特征;构造多层自动编码器网络,并利用步骤一中训练好的参数初始化该多层自动编码器网络;利用...
宋冬梅孙宁许明明王斌崔建勇任慧敏甄宗晋
文献传递
基于LST年趋势背景场的地震热异常提取算法被引量:12
2016年
地震发生前普遍存在的热红外辐射异常现象,是当前评估区域发震危险性的重要参数之一。然而,并非所有的地表红外异常都与构造活动或地震有关,如何排除非构造因素对地表热红外辐射的影响,从强噪声背景中提取微弱信号,是当前利用热红外遥感技术研究构造活动的难点。地表温度(LST)背景场是热异常提取的基础,而以往研究中所建立的背景场不能有效反映当年气候变化对其的影响,造成热异常提取精度受限。为此,文中在提取热异常的过程中对背景场进行了改进,结合地表温度时间序列的周期性特征,引入谐波分析,采用傅里叶逼近的方法拟合地表温度离散时序,从中提取其年趋势,建立1个动态的、同时包含局地信息和年际特征的、更加可靠的地表温度背景场;将其引入RST模型,基于"kσ"准则识别地震热异常信息;最终采用异常方向、异常强度和距离指数这3个指标对异常结果进行分析,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利用MODIS地表温度产品,基于所提算法对2008年汶川地震进行了再研究,结果表明:1)汶川地震前存在明显的热异常,沿龙门山断裂呈带状分布,持续时间较长;2)发震期无明显的异常现象;3)震后热异常的发生具有循环往复性,但异常幅度和影响范围明显缩小。与传统的空间温度均值RST算法异常提取结果相比,文中方法所提取的热异常在空间分布上与活动断裂带更为吻合,对异常的产生消散过程刻画更加细致,表明以地表温度年趋势作为地震构造热异常提取的背景场更加可靠。
宋冬梅臧琳臧琳单新建袁媛崔建勇沈晨时洪涛
基于MODIS地表温度数据的地震热异常若干现象的研究
<正>大地震发生之前存在热辐射异常,它是地震孕育过程中伴生的一种自然现象。由于卫星遥感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信息量大,可实时监测以及高精度等优点,利用遥感技术研究地震热红外异常已引起各国地震科学家的高度关注和浓厚兴趣。随着...
宋冬梅单新建沈晨王一博刘雪梅
基于GA-WNN的极化SAR海洋溢油检测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海洋溢油对海洋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由于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工作能力,在海洋溢油检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极化SAR是SAR探测技术的先进手段。本文利用6个极化特征进行溢油检测,通过对比分析这些特征对不同溢油的检测能力,得出单一极化特征在溢油检测中存在不足。通过J-M特征优选方法,提取出溢油检测识别度较高的特征影像,并利用遗传算法优化的小波神经网络(Genetic Algorithm-Wavelet Neural Network,GA-WNN)进行溢油检测。利用2套Radarsat-2全极化数据进行了方法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其他检测方法,溢油检测精度分别达到90.31%和95.42%。
陈伟民陈伟民宋冬梅宋冬梅刘善伟王斌张婷刘善伟
关键词:RADARSAT-2SAR极化特征小波神经网络海洋溢油
一种基于非震动态背景场的地震TEC异常信息提取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非震动态背景场的地震TEC异常信息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动态背景场建立、小波多尺度分析、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和异常信息提取方法;本发明通过非震动态背景场,在考虑了TEC自身的周期性变化,同时还考虑了太阳...
王斌宋冬梅向亮单新建尹京苑崔建勇
文献传递
基于张量分解的机载LiDAR点云断裂线提取
断层是地壳受力发生断裂,沿断裂面两侧岩块发生显著相对位移的构造。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皆与其有关。断层在数字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DTM)中以断裂线的形式存在,因此,快速、精确地提取断...
冯家兴宋冬梅王斌单新建谢霄峰
文献传递
内陆河流域中、下游绿洲耕地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以石羊河流域中游凉州区和下游民勤绿洲为例被引量:30
2006年
以野外实际调查资料以及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结合研究区1986年和2000年的TM影像数据,分析了石羊河流域中游凉州区和下游民勤绿洲近20a来的耕地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两个绿洲的耕地面积都呈增加趋势,且民勤绿洲耕地增加速度更为显著;在空间上新增耕地主要集中在荒漠和绿洲的交错地带,耕地的增加凉州区以沙地作为主要来源,而民勤则以牺牲林草地为代价。(2)从耕地变化驱动力来看,人口增加是直接动因,同时农业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为耕地面积的扩大提供了前提条件;此外,耕地面积的变化在凉州区与地表水量关系密切;而在民勤则与大风、沙尘暴天气等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绿洲内的降水、蒸发等气象因素有显著关系。充分表明石羊河流域中游绿洲经济的繁荣发展以下游民勤绿洲的急剧衰退为代价。
李小玉肖笃宁何兴元陈玮胡志斌宋冬梅
关键词:绿洲耕地变化石羊河流域水资源
基于元胞自动机民勤绿洲湖区荒漠化演化预测被引量:13
2009年
民勤湖区是民勤绿洲中生态环境最为恶劣的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十分突出。以民勤绿洲湖区为例,解译1992年、1998年、2002年和2006年TM卫星影像,分析其荒漠化动态变化情况,利用ArcObjects模块结合地理元胞自动机理论构造荒漠化动态模拟模型,通过对比2006年的预测数据与实际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调整和预测检验。预测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的准确性达到90%。最后对2012年该区土地利用状况做出预测,进而对荒漠化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
宋冬梅吴远龙张志诚王建李小玉
关键词:荒漠化元胞自动机蒙特卡罗方法民勤绿洲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