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志敏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术
  • 2篇细胞
  • 2篇脑胶质瘤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瘤
  • 1篇蛋白
  • 1篇蛋白2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瘤夹
  • 1篇动脉瘤夹闭
  • 1篇动脉瘤夹闭术
  • 1篇动脉瘤破裂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新生
  • 1篇血性
  • 1篇血压
  • 1篇氧化应激

机构

  • 7篇石家庄市第三...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邢台市人民医...

作者

  • 8篇孙志敏
  • 4篇高明明
  • 3篇贾文志
  • 3篇姚志刚
  • 3篇郑中慧
  • 2篇赵宗茂
  • 2篇刘力强
  • 2篇刘雅林
  • 2篇郝亮
  • 2篇耿少梅
  • 2篇方艳伟
  • 2篇焦保华
  • 2篇赵凤鸣
  • 1篇苏晓霞
  • 1篇闫中杰
  • 1篇孙晓立
  • 1篇李鹏
  • 1篇李文华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IL-1β及NF-κB信号通路在颅内感染大鼠氧化应激反应中的作用及意义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在颅内感染大鼠氧化应激反应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分成模型组与对照组,模型组采用脂多糖诱导大鼠颅内感染模型,对照组采用相同体积生理盐水替代;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大鼠血清和脑组织中IL-1β表达水平;试剂盒检测大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IL-1β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脑组织中IL-1β表达水平升高(P<0.05);脑组织中SOD、GSH、GSH-Px含量均降低(P<0.05);MDA含量升高(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中IL-1β、NF-κB p65、p-NF-κB p65、IκB和p-IκB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相比,含量均增高(P<0.05)。结论颅内感染大鼠体内IL-1β及NF-κB通路相关基因蛋白高表达,提示IL-1β及NF-κB信号通路与颅内感染大鼠氧化应激反应密切相关,有望作为预测早期颅内感染的生化指标。
李宏生刘雅林孙志敏李星光李磊
关键词:颅内感染白细胞介素-1氧化应激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探讨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脑胶质瘤和11例正常脑组织中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bcl-2在正常脑组织、低、高级别胶质瘤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78%、100%,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0%、100%、84%,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Caspase-3在肿瘤组表达呈负相关(r=-0.814,P<0.05).结论 在胶质瘤中bcl-2表达增高,通过抑制Caspase-3表达,失去对细胞周期的调控,促进胶质瘤的增殖和恶性进展.
刘力强方艳伟孙志敏李文华耿少梅赵宗茂焦保华
关键词:胶质瘤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免疫组织化学
Slit同源蛋白2/跨膜受体蛋白1在胶质瘤组织的表达及其在血管新生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观察Slit同源蛋白2(Slit2)及其受体跨膜受体蛋白1(Robo1)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在胶质瘤血管新生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0个样本的正常脑组织及55个样本的低、高级别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同时对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进行检测,比较Slit2/Robo1在不同组别中的表达强度,并分析其与MVD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脑组织比较,Slit2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强度下降,且肿瘤恶性程度越高,Slit2的表达强度越低,甚至完全不表达[正常脑组织组、低级别组胶质瘤和高级别胶质瘤组表达强度为(+++)和(++++)的百分率分别为100.00%(10/10)、69.23%(18/26)、10.34%(3/29)].Robo1的表达强度随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增高而增高[正常脑组织组、低级别组胶质瘤和高级别胶质瘤组表达强度为(+++)和(++++)的百分率分别为0.00%(0/10)、84.62%(22/26)、93.10%(27/29)].在正常脑组织、低级别胶质瘤、高级别胶质瘤3组之间的Slit2、Robo1的表达强度及MVD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检测的所有3组样本中,Slit2和Robo1的表达呈负相关(r=-0.743,P<0.05),Slit2的表达与MVD呈负相关(r=-0.751,P<0.05),而Robo1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0.859,P<0.05).结论 Slit2可通过其信号通路抑制胶质瘤新生血管的形成,进而抑制胶质瘤发生、迁移、浸润。
刘力强李文华方艳伟孙志敏闫中杰南成睿赵宗茂耿少梅焦保华
关键词:脑胶质瘤
分析脑肿瘤介入性治疗技术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
2015年
目的探究脑肿瘤介入性治疗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以及临床疗效.并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的辅助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间收治的脑肿瘤患者3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治疗方法是:将动脉插管技术与利尿剂、阿片类药剂结合在一起.用以减少患者颅内压.改善血脑阻塞现象,提升肿瘤病症的治疗效果。此外.所选患者在介入治疗之后.进行球囊闭塞的相关试验.保证外科手术的顺利完成。术后患者经中医辩证诊断服用相应的中药复方。结果经介入治疗.30例患者中.显效4例.有效19例.稳定6例.无效1例。治疗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结论介入性技术在脑肿瘤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为进一步提升其临床效果,需作深入的观察与研究。
郑中慧姚志刚贾文志高明明孙志敏
关键词:脑肿瘤可行性
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CCL21/CXCR3信号通路表达及其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趋化因子21(CCL21)/趋化因子受体3(CXCR3)信号通路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份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肺部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32例、未感染组78例,检测患者外周血CCL21/CXCR3信号通路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CCL21/CXCR3表达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CL21、CXCR3诊断AIS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吸烟史、合并糖尿病、意识障碍、GCS评分、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CCL21、CXCR3表达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而肺功能指标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肺活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均低于未感染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CL21/CXCR3表达水平与FEV1、FEV1/FVC、PEF均呈负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CL21、CXCR3诊断AIS患者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9(95%CI:0.762~0.915)、0.849(95%CI:0.774~0.924)。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CCL21/CXCR3信号通路处于高表达状态,且表达水平与肺功能状态密切关联,且诊断肺部感染的临床价值较高。
李宏生刘雅林孙志敏刘鲁冀李星光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趋化因子受体3
神经外科介入治疗实施临床路径的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神经外科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为神经外科介入治疗的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以神经外科2013和2014年行介入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常规医疗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比较2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总医疗费用及药费比例。结果临床路径的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平均术前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常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可缩短神经外科住院治疗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术前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减少资源浪费,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郑中慧孙志敏高明明贾文志赵凤鸣姚志刚郝亮
关键词:神经外科介入治疗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2022年
探索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患者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筛选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于2020年1月-2020年12月进行手术,观察相关性因素,包含年龄、性别、GCS、血肿量、脑出血、血肿侧别、并发症、发病距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残余血肿量、脑室出血,以此开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因素分析中,患者年龄、GCS评分、血肿量、脑出血并发症以及术后并发症各项指标与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P<0.05),性别、血肿侧别指标与患者预后无相关性(P>0.05)。患者发病距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指标与患者预后无相关性(P>0.05),患者手术出血量、残余血肿量指标与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P<0.05)。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患者年龄、GCS评分、血肿量、脑室出血各项指标回归方程结果表示单项因素与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且属于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患者年龄、性别、GCS、血肿量以及脑室出血各项因素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患者预后均产生明显影响,通过因素控制有助于医生开展针对性治疗,改善预后,促使患者及早恢复健康。
高明明孙志敏苏晓霞李鹏孙晓立
关键词: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预后相关因素
前循环动脉动脉瘤夹闭术中动脉瘤破裂后影响手术效果的可能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前循环动脉动脉瘤夹闭术中因发生动脉瘤破裂(intraoperative aneurysm rupture,IAR)影响预后的可能因素。方法选取接受显微动脉瘤夹闭术的90例患者,在术后1、3及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并进行Glasgow评分,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动脉瘤大小、破裂位置、术前Hunt-Hess评级、高血压病史、术中临时阻断夹的应以及术中失血量用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在90例患者的动脉瘤夹闭术中,共有19例(占21.1%)患者的动脉瘤发生术中破裂,随访患者中Glasgow评分5分患者59例,4分患者16例,3分患者7例,2分患者4例,1分患者4例;影响IAR预后因素分析:IAR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动脉瘤大小、是否应用临时阻断夹以及术中失血量对于预后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Hunt-Hess评级(OR=42,95%CI=2.611~519.168,P〈0.01)与动脉瘤破裂位置(OR=42,95%CI=2.611~519.168,P〈0.01)对IAR患者预后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Hunt-Hess评级和动脉瘤破裂的位置都是导致IAR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瘤颈部破裂是导致患者不良预后的主要因素,IAR患者的预后被多种因素所干扰。
郑中慧高明明孙志敏贾文志赵凤鸣姚志刚郝亮
关键词:动脉瘤破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