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铁根 作品数:4 被引量:34 H指数:3 供职机构: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腔隙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合并脑微出血(CMBs)的危险因素及其影像学特征及不同部位微出血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27例,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检测CMBs,计数并记录其部位。脑白质病变的严重程度采用Fazekas评分进行评估。根据有无CMBs将患者分为CMBs组(42例)和无CMBs组(85例),比较2组间基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及影像学特点是否存在差异,并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MB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研究危险因素与不同部位CMBs数量的关系。结果 42例(33.1%)患者存在CMBs。皮层-皮层下CMBs发生率为38.6%,深部为43.4%,幕下为18.0%。CMBs组和无CMBs组年龄(t=2.472,P=0.017)、高血压史(χ~2=20.96,P<0.001)、入院时收缩压(t=4.539,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2.939,P=0.004)、腔隙性脑梗死数目(t=4.074,P<0.001)、中重度深部脑白质疏松(χ~2=28.608,P<0.001)及中重度脑室旁白质疏松(χ~2=16.935,P<0.00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史、入院时收缩压及中重度深部脑白质疏松是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发生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校正年龄及性别后,偏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史仅与深部CMBs的数量显著相关(r=0.731,P=0.025);中重度深部脑白质疏松与皮层-皮层下及深部CMBs数量存在显著相关(r=0.281;P=0.001,r=0.364,P=0.001)。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CMBs发生与年龄、高血压史、入院时收缩压及脑白质疏松程度有关。高血压史主要与脑深部CMBs的数量相关,而中重度深部脑白质疏松与脑皮层-皮层下及深部CMBs数量相关。 康健捷 黎春镛 杨红军 邓兵梅 崔静 项薇 熊铁根 邓文婷 齐自娟 王伟民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 脑微出血 磁敏感加权成像 三叉神经半月节与上颌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对比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比较三叉神经半月节与上颌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上颌区痛的疗效。方法将4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上颌区痛病人随机分为三叉神经半月节组和上颌神经组。三叉神经半月节组(n=21)行X-线定位下经卵圆孔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上颌神经组(n=21)行经翼腭窝上颌神经射频热凝术。分别对两组病人治疗前、术中镇痛后、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疼痛VAS评分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中镇痛后有效率100%,三叉神经半月节组疗效在术后3个月、6个月、1年明显优于上颌神经组(P<0.05),但术后咀嚼肌无力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三叉神经半月节与上颌神经射频热凝术对原发性三叉神经上颌区痛均有良好的疗效,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疗效更好,但并发症较多。 熊铁根 武肖娜 黎振声 杨红军关键词: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 半月节 上颌神经 射频热凝术 丁苯酞注射液对脑梗死后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语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6例急性脑梗死失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抗血小板治疗及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丁苯酞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1次/12h,连续使用(11±3)d。治疗前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he National Institu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及失语指数(AQ)评分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性别、年龄、起病时间、伴随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NIHSS评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及AQ评分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合并失语症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其临床功能,同时能促进其语言损伤的恢复,且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安全性较好。 武肖娜 刘雁 项薇 熊铁根 黎春镛 邓文婷关键词:脑梗死 失语 丁苯酞注射液 血清NMO-IgG阳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清视神经脊髓炎-免疫球蛋白G(NMO-IgG)阳性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特点。方法:纳入34例NMO-IgG阳性NMOSDs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和影像学结果。结果:34例NMOSDs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6,首发年龄为(44.65±5.27)岁。首发症状为感觉异常(52.94%),肢体无力(44.12%),视力下降(29.41%),低热、嗜睡(8.82%),顽固性呃逆呕吐(8.82%),复视(2.94%),行走不稳(2.94%)。临床综合征为脊髓炎(82.35%),视神经炎(50.00%),最后区综合征(14.70%),间脑综合征(8.82%),大脑综合征伴有NMOSD特征性大脑病变(17.65%),其他脑干综合征(14.70%)。临床发作次数1~8次,平均(2.41±0.63)次,24例(70.59%)为复发-缓解病程,10例(29.41%)为单相病程。MRI表现:脑内病灶的发生率依次为脑干35.29%、大脑半球17.65%、间脑8.82%、视交叉8.82%。脊髓病灶以颈胸髓(50.00%)同时累及最为常见,其次为胸髓(17.65%)、颈髓(14.70%)。长节段脊髓受累(≥3个节段)24例(70.59%),其中11例(32.35%)≥10个椎体节段。免疫指标:血清NMO-IgG阳性率100%,脑脊液NMO-IgG阳性率29.41%;抗核抗体阳性率38.2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增高率32.35%;甲状腺球蛋白增高率17.65%。结论:NMO-IgG阳性NMOSDs患者以中年女性多见,首发症状以感觉异常、肢体无力及视力下降为多,脊髓炎和神经炎是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多表现为复发-缓解病程;MRI病灶以颈胸髓同时受累最为常见,且多≥3个脊柱节段;常合并多种免疫指标异常。 邓兵梅 康健捷 杨红军 邓文婷 项薇 熊铁根 彭凯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