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曦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课题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旅游
  • 2篇旅游业
  • 1篇对景
  • 1篇遗产地
  • 1篇遗产地旅游
  • 1篇世界自然
  • 1篇世界自然遗产
  • 1篇水利风景区
  • 1篇四川省旅游业
  • 1篇碳排放
  • 1篇突变检验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农业
  • 1篇自然遗产
  • 1篇旅游交通
  • 1篇景区
  • 1篇风景
  • 1篇风景区
  • 1篇覆被变化

机构

  • 3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四川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杨曦
  • 1篇姜锋
  • 1篇林楚
  • 1篇李云云

传媒

  • 2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乡村科技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武隆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交通碳排放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旅游交通是旅游业碳排放最大的来源。确定影响旅游交通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可为中国旅游产业制定低碳发展路径提供科学依据基础。【方法】结合分解分析法以及突变分析方法,分析了导致重庆武隆世界遗产地旅游交通碳排放量增加的驱动因素。【结果】分解分析揭示了旅游产业规模效应和交通结构是导致遗产地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因素,而距离因素和排放因子则是导致碳排放量减少的主要因素。对突变前发生事件的综合分析表明旅游目的地品牌的提升、产品结构的调整以及管理体制和机制的转变是影响旅游地交通碳排放变化的重要潜在因素。【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结合分解方法的突变检验方法可用于揭示一些影响旅游产业碳排放潜在的关键因素。
杨曦李云云林楚
关键词:旅游交通碳排放突变检验世界自然遗产
旅游驱动的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对景区植被碳库的影响--以中国内蒙三盛公水利风景区为例(英文)被引量:3
2015年
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是仅次于化石能源消耗的第二大碳排放源。1979年以来,中国旅游业保持高速增长,旅游发展所需的交通、住宿、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导致显著的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为测算旅游业发展驱动的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对旅游景区植被碳库的影响,研究通过多次田野调查重建了景区尺度的土地利用格局,利用土地转移矩阵明确了景区土地利用动态演变路径,结合研究区植被碳密度计算了2004—2010年景区植被碳库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业的发展导致景区土地利用格局显著变化。在研究期内草地是景区主要植被,但随着旅游的发展,草地与灌丛、林地等用地之间不断相互转换。尽管有约52ha土地用于旅游住宿、基础设施及休闲活动设施,但景区内植被碳库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442.4 Mg,这主要是因为景区为提高旅游环境质量采取了植被保护措施。这表明旅游业可以通过良好的景观营造等土地管理措施,增加景区碳汇,用以"中和"旅游业能源消耗引起的碳排放。
杨曦姜锋
关键词:旅游业
四川省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程度评估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本文利用2007年四川省投入产出数据,将139部门进行整合归类,计算得出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直接分配系数、完全分配系数等反映了四川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程度。研究发现旅游业对农业的拉动作用和支撑作用较高,农业对旅游业及相关部门的综合拉动作用高于支撑作用。
杨曦
关键词:农业旅游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