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珂

作品数:5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流域
  • 2篇黄河
  • 1篇遥感
  • 1篇遥感估算
  • 1篇遥感解译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指数
  • 1篇山川
  • 1篇上游流域
  • 1篇生态
  • 1篇水保
  • 1篇水保措施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岷江上游
  • 1篇径流
  • 1篇黄河内蒙古段
  • 1篇降雨
  • 1篇归一化植被指...
  • 1篇NPP
  • 1篇产沙

机构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黄冈师范学院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黄河水利委员...
  • 1篇水利部黄河水...

作者

  • 5篇杨胜天
  • 5篇陈珂
  • 4篇刘晓林
  • 3篇周旭
  • 2篇王志伟
  • 1篇赵长森
  • 1篇刘晓燕
  • 1篇吴琳娜
  • 1篇高啸峰
  • 1篇罗娅
  • 1篇金双彦
  • 1篇张亦弛
  • 1篇候鹏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山地学报
  • 1篇南水北调与水...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黄河十大孔兑流域林草植被覆盖度的遥感估算及其动态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利用多源遥感数据,采用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像元二分模型反演出1980、1998、2010、2014年4个时期的植被盖度,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揭示黄河十大孔兑流域林草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1980—2014年间,十大孔兑流域林草植被覆盖度呈现持续增加趋势,由1980年的9.29%提高至2014年的37.80%.1998年后,全流域林草植被盖度增加速率显著加快,林草植被盖度恢复主要表现为中等覆盖度的面积比例增加.2)近35年来,十大孔兑流域植被变化以稳定和完全恢复类型为主.研究区内完全恢复、恢复和轻微恢复3种植被变化类型占总面积的73.09%,严重退化、退化和轻微退化3种类型占总面积的2.72%.3)1980—2014年间,十大孔兑各个典型地理单元内林草植被盖度均呈增加趋势,除下游地区外均表现为1998年后林草植被盖度增加更为迅速.1980年,十大孔兑流域典型地理单元林草植被盖度由大到小排序为:上游西部、上游东部、下游、中游东部、中游西部.1998—2014年间典型地理单元林草植被盖度由大到小排序变化为:中游东部、上游东部、上游西部、中游西部、下游.1998年后实施的退耕还林(草)等工程是该地区植被覆盖度增加的主要原因.
管亚兵杨胜天周旭刘晓林陈珂王志伟
孤山川流域1980s以来次降雨-产流-产沙变化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研究入黄支流降雨—径流—产沙变化规律,揭示黄河水沙变化成因。[方法]获取孤山川流域1985—2010年115场降雨事件数据,运用径流系数、产沙系数和弹性系数指标,分析孤山川流域近30年降雨—产流—产沙变化。[结果](1)与1980s相比,1990s的降雨多为短历时、弱雨强类型,2000s的降雨多为长历时、中雨强类型;2000s的降雨—产流能力和降雨—产沙能力减小最为突出,其平均径流系数、平均产沙系数分别约为1980s的50%和23%。(2)1980s—1990s降雨—产流弹性系数和降雨—产沙弹性系数分别为0.13,4.21;1980s—2000s降雨—产流弹性系数和降雨—产沙弹性系数分别为1.73,6.19。(3)径流系数与林草面积比、植被盖度、梯田面积比和骨干坝控制面积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62 3,-0.911 4,-0.801 0和-0.821 4,产沙系数与林草面积比、植被盖度、梯田面积比和骨干坝控制面积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7 7,-0.998 5,-0.962 9和-0.971 7。[结论]1980s以来,孤山川流域的降雨—产流能力和降雨—产沙能力发生明显变化,尤其2000年后的变化最为突出;降雨—产沙能力比降雨—产流能力对雨强变化更为敏感;植被盖度变化是下垫面因素中影响孤山川流域产流产沙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
罗娅杨胜天刘晓燕周旭金双彦张亦弛陈珂
关键词:次降雨
闽江赣江上游流域长时间序列NPP变化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闽江和赣江上游流域是闽赣水系的主要水源涵养区,其生态环境好坏直接关系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对生态变化具有重要指示作用,因此有必要分析流域长时间序列NPP变化趋势及原因。通过对闽江和赣江上游流域NPP自1990年以来6期数据的模拟计算,结合DEM和实地考察,发现:(1)两流域NPP总体上都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期,且增长最快阶段均为1995—2000年,既得益于当地良好的水热条件,也与政策驱动有关;(2)NPP增长较快地带主要位于对自然破坏相对较少的高海拔山区和欠发达偏远地区;(3)闽江上游流域各期NPP值均高于赣江上游流域,且全流域普遍增长趋势较赣江上游流域明显,得益于其更丰沛的降水和更少的植被破坏;(4)闽江上游流域NPP增长相对持续稳定,赣江上游流域则经历了两次波动,应与城镇化等经济开发有关。
陈珂杨胜天候鹏吴琳娜管亚兵刘晓林
关键词:NPP生态遥感
2000年以来岷江上游地区MODIS/NDVI动态变化被引量:6
2018年
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手段,基于MODIS遥感数据集,研究了2000年以来岷江上游地区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动态变化特征,初步揭示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下研究区NDVI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2000年以来岷江上游年NDVI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0.78提升至2015年的0.81,年平均增长率为0.0013。岷江上游地区NDVI最低值出现在1月份下半月,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中下旬。(2)在空间上,研究区内NDVI以稳定状态为主;轻度增大、轻度减小、明显减小类型分别占总面积的2.03%、1.97%、0.05%。(3)2000—2015年间,理县年NDVI均低于其他5县市;松潘县年NDVI值均低于黑水县;除2002、2005和2006年,茂县年NDVI值均高于其他5县市。6县市均是NDVI稳定类型所占的面积比例最高,明显增大和明显减小类型所占的比例均较低;对于轻度减小类型,都江堰市该类型面积所占比例最高,汶川县次之。
管亚兵杨胜天杨胜天张纯斌赵长森刘晓林高啸峰陈珂
关键词:归一化植被指数岷江上游
1980年以来黄河内蒙古段十大孔兑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被引量:11
2016年
研究黄河内蒙古段十大孔兑(以下简称十大孔兑)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保持效果评价有重要意义。根据1980年、1998年、2010年3期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系统分析了十大孔兑流域1980年以来的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以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1980年以来草地面积逐渐增加,未利用地面积逐渐减少,1998年-2010年较1980年-1998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和变化速度提高。1980年-1998年和1998年-2010年,土地利用转移方向主要是未利用地向低、中覆盖草地转化,低覆盖草地向中、高覆盖草地转化,中覆盖草地向高覆盖草地转化,该转化主要分布在流域的上中游,以流域东部和西部最明显。1980年-1998年间低覆盖草地向中、高覆盖草地转化比例较高,1998年-2010年间未利用地向低、中覆盖草地转化比例较高。分析认为,1980年以来十大孔兑流域城镇化水平提高,林草水保措施力度增强、成效显著,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特别是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草)"生态修复政策后,生态环境改善效果更为突出。
刘晓林杨胜天周旭管亚兵王志伟陈珂
关键词:土地利用遥感解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