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根
- 作品数:11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一种可方便快捷开合的小弯曲半径推弯成形用模具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方便快捷开合的小弯曲半径推弯成形用模具,该装置由左模体、右模体、支座、底板、螺纹螺杆、活动手柄压紧螺钉、手柄螺母、圆柱销组成。所述右模体底部设有与底板进行配合连接的定位及装配孔;所述左模体与右模体通...
- 徐雪峰陈清根林兵兵王继李轩颖包文兵
- 文献传递
- 超声波喷丸技术在大型零件变形校正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7年
- 超声波喷丸技术是一项喷丸新技术,因操作简便、易控制、成形后的材料综合性能好且无污染,在大型航空企业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结合超声波喷丸设备,介绍了超声波喷丸成形原理、特点及参数。通过喷丸试验,分析了喷丸时间和振幅两个参数对成形质量的影响。以某蒙皮壁板和框类零件为例,运用Wheelabrator便携式超声波喷丸设备对该零件的校形进行了验证。实践证明,超声波喷丸技术对蒙皮壁板和框类零件的校形效果较好。
- 门向南董锦亮黄振彪何腾达林兵兵徐雪峰陈清根
- 关键词:残余应力
- 薄壁小弯曲弯头弹性介质挤胀成形实验研究
- 2016年
- 采用弹性填料作为传力介质对薄壁小弯曲弯头进行挤胀成形,研究了薄壁小弯曲弯头弹性介质挤胀成形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弹性介质下的薄壁小弯曲弯头挤胀成形过程和壁厚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弹性介质在冲头轴向推力与球形芯轴反推力的双向挤压下发生弹性变形并形成连续的弹性体以产生胀力,弯曲时将管坯紧贴于凹模,同时推动管坯沿凹模型腔变形流动;此外,球形芯轴的进给量是弹性介质挤胀成形工艺的关键,在进给量不足时使成形件出现截面畸变及出口端塌陷变形等缺陷;以管径Φ32 mm×1 mm的LF2M铝合金弯头成形为例,球形芯轴的进给量控制在75°时,成形件整体壁厚分布相对均匀,外侧最大壁厚减薄率为16%。
- 马媛媛钱未騻张小岩陈清根徐雪峰林兵兵
- 关键词:弹性填料
- 芯轴参数对薄壁管数控绕弯成形壁厚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薄壁管绕弯成形中,芯轴参数是影响管坯成形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建立了薄壁管数控绕弯成形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芯轴直径、芯头间距、芯头宽度等工艺参数对管坯壁厚变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芯轴直径的增大,弯管外弧壁厚减薄率增加,而内弧壁厚增厚率几乎不变;球头间距和球头宽度对管坯壁厚减薄的影响比较显著,外弧壁厚减薄率随着芯头间距和芯头宽度的增加而增大,当芯头间距增加2 mm时,外弧壁厚减薄率增加3%。在相同芯轴参数的成形条件下,管坯外弧壁厚减薄率比内弧壁厚增厚率更敏感。
- 马媛媛钱未騻张小岩林兵兵徐雪峰陈清根
- 关键词:绕弯成形
- 一种用于三通管内高压成形的柔性模具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三通管内高压成形的柔性模具装置。它是采用将半模平行放置在底座内,通过连接螺钉使具有不同半径和长度的半模与底座进行配合并由最终的合模而形成具有不同直径、不同长度的三通管主管型腔的成形装置;在本实用新...
- 徐雪峰陈清根林兵兵王继李轩颖包文兵
- 文献传递
- 基于ABAQUS有限元模拟铝合金小弯曲半径的内压推弯成形被引量:8
- 2015年
- 内侧起皱、外侧壁厚减薄及横截面畸变等是管材弯曲成形过程中主要缺陷,对于小半径弯曲成形的管材尤为严重。采用有限元技术对φ32 mm×1 mm的LF2M铝合金管材在1倍相对弯曲半径时的推弯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内压力、管坯与凹模之间摩擦系数等工艺参数对管件成形质量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合理增加管坯与凹模之间摩擦系数能降低壁厚减薄,同时内压大小对控制截面畸变有重要影响,在摩擦系数0.06和15MPa内压成形工艺参数时能得到较好成形效果。
- 牟菊门向南陈清根徐雪峰王高潮
- 关键词:小弯曲半径数值模拟
- 采用小弯曲半径弯头反向推直与正向推弯的管坯设计方法被引量:7
- 2017年
- 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小弯曲半径弯头(1D)进行反向推直以获得弯头推弯成形时管坯的近似尺寸,并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正向成形法对优化管坯进行推弯模拟与试验验证,最终得到较为精确的管坯尺寸。以管径为φ32mm×1mm的LF2M铝合金管材进行小弯曲半径弯头成形为例,首先对弯头产品尺寸进行反向推直模拟,获得推直管坯尺寸后,进行优化与正向推弯模拟验证,最终对优化的精确管坯进行推弯成形试验,结果显示:通过反向推直与正向推弯模拟相结合获得小弯曲半径弯头推弯成形管坯尺寸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并得到了管径为φ32mm×1mm的LF2M铝合金管材进行高难推弯成形时的管坯尺寸与成形零件。
- 陈清根徐雪峰马媛媛李玲玲赵爽徐龙
- 铝合金弯头冷推弯成形影响因素研究及工艺参数优化被引量:5
- 2015年
-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LF2M铝合金1倍弯曲半径弯头(90°)进行了冷推弯成形模拟,研究了摩擦系数、内压及凹模间隙对成形弯头内外侧壁厚分布及截面椭圆度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建立了有限元模拟的正交试验组,采用极差分析法确定了模拟结果中各因素影响程度的主次关系,并得到较优的工艺参数水平组合。结果表明,内压对外侧壁厚影响最大,凹模间隙对内侧壁厚影响最大,内压对截面椭圆度影响最大,较优工艺组合为摩擦系数0.06、内压15MPa、凹模间隙0.6mm。根据优化组合参数进行冷推弯试验成形,实验成形结果与模拟结果较为吻合。
- 陈清根徐雪峰王高潮李玲玲马媛媛赵爽
- 关键词:弯头壁厚分布正交试验
- 基于最大m值法的超塑性胀形最佳压力加载方式被引量:2
- 2016年
- 采用最大m值法拉伸试验获得了随应变变化的最佳应变速率关系曲线,以控制钣金超塑胀形气压加载,使得板料变形集中部位的实际等效应变速率等于变化的最佳应变速率,而非等于恒应变速率拉伸获得的最佳应变速率定值,从而获得比目前基于恒应变速率超塑胀性更优良的成形性能。以2A12铝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最大m值法拉伸实验获得其最佳应变速率关系曲线,以控制超塑性胀形,并与恒应变速率胀形进行比较;为改善壁厚均匀性,设计了正反胀形模具与工艺,并结合有限元软件MSC.Marc 2010,对整流罩进行单向和正反向胀形模拟,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对于单向胀形,基于最大m值法的简化应变速率胀形,其成形时间仅为760s,较恒应变速率胀形3 360s大幅缩短,而二者的减薄率分别为70.4%和70.9%,在降低减薄率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胀形效率;基于最大m值法的简化应变速率正反胀形,零件最小壁厚为1.157mm,较基于最大m值法的简化应变速率单向胀形零件的最小壁厚0.887mm有一定程度增加,而不均匀性则由69.97%降为28.9%,有效改善了壁厚均匀性;实验证明,采用最大m值法的胀形件的最小壁厚有所提高,均匀性得到了有效改善,且壁厚分布与模拟结果相吻合。
- 徐雪峰李轩颖陈清根林兵兵李玲玲赵爽徐龙
- 关键词:2A12铝合金
- 铝合金及不锈钢管材拉伸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通过单向拉伸试验获得了5种规格的LF2M铝合金管材及2种规格的1Cr18Ni9Ti不锈钢管材的基本力学性能参数,绘制了其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同时获得了各不同规格管材的塑性应变比,建立了管材在均匀塑性变形阶段时的本构方程,为两种管材的成形及模拟提供了实用的材料性能参数。
- 陈清根徐雪峰王高潮李玲玲赵爽徐龙
- 关键词:管材塑性应变比本构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