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军
- 作品数:21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20年郑州地区不同献血场所献血者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分析郑州地区不同献血场所献血者检测结果,为做好血液检测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20年郑州地区流动献血车、固定献血屋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2种献血场所酶免检测结果,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流动献血车和固定献血屋血液检测不合格率分别为1.86%、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ALT最高,Anti-TP次之、Anti-HCV最低;8个固定献血屋血液检测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H屋的Anti-TP(0.30%)不合格率最高。结论采血科室应及时对照酶免检测结果变化趋势,加强献血前初筛检测,有效降低血液报废率,确保血液质量和安全。
- 赵红娜赵磊王艺芳陈明军吕永磊
-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流动献血车
- 浅谈FAME吐板后处理的质量控制
- 2012年
- 目的FAME吐板后通过控制手工操作过程的关键点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有效。方法利用实验室现有设备资源结合手工操作以保证质量控制。结果FAME吐出的微板所测质控S/CO值在2个标准差范围之内。结论FAME吐板后处理的质量控制有效。根据《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4.3.5在实验过程中自动化检测设备出现故障需要进行手工操作时,应注意自动化设备操作和手工操作的衔接及对其结果的影响。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针对FAME吐板后处理进行质量控制。
- 刘湘巧陈明军吴凌许盼盼
- 关键词:自动化设备自动化检测
- 某地区首次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状况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郑州市首次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和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5年郑州市首次无偿献血人群65987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献血人群HIV抗体进行检测,并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5年659872例首次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为0.030%,不同年份感染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男性HIV感染率(0.041%)高于女性(0.012%)(P<0.05);25~35岁人群HIV感染率最高(0.061%),其次为<25岁和36~45岁人群(0.022%、0.015%),>45岁人群感染率最低(0.010%);高中及中专人群HIV感染率最高(0.046%),其次为初中及以下(0.042%),本科及以上人群感染率最低(0.014%);工人HIV感染率最高(0.040%),其次为农民(0.030%),学生感染率最低(0.012%)。结论2010-2015年郑州市首次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率相对较低,但呈上升趋势,应对重点人群加强监测管理。
- 张静陈明军
-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郑州地区初筛HBV DNA反应性献血者归队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了解核酸反应性献血者归队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归队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8月期间申请归队的174例核酸检测反应性献血者的基本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4例HBV DNA反应性归队献血者归队成功81例,成功率为46.6%。献血类型和拆分Ct值是HBV DNA反应性献血者归队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混检Ct值和拆分Ct值的大小对归队结果有影响(P<0.05),混检Ct值大于拆分Ct值献血者的归队成功率明显偏低。归队未成功献血者拆分Ct值、首次归队Ct值和再次归队Ct值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酸反应性献血者归队成功率较低,有必要对归队条件加以限制,来提高归队成功率,如混检Ct值大于拆分Ct值的献血者,核酸初筛反应性再用另一种核酸试剂再次检测,也呈反应性的献血者,首次归队不成功的献血者等直接永久屏蔽。
- 陈明军王艺芳闫路敏魏跃光涂甜甜赵磊吕永磊
-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归队核酸检测
- 我中心参加国家卫计委血液检测试剂比对结果分析
- 目的 我站参与卫生部临检中心血清盘项目分析,评估我实验室酶免试剂与化学发光试剂的检测效能.方法 通过对两种酶免试剂和两种种化学发光试剂对病毒四项血清盘的检测结果的分析,计算各试剂的批间/批内精密度、灵敏度、特异性、约登指...
- 张燕陈明军吕永磊金新莉方建华
- 关键词:血清盘ELISACLIA约登指数
- 全自动血型仪性能优化方案探索及献血者结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 探索更科学、有效的血型检测设备性能验证方法,对使用年限较长、维修过的甲设备进行性能验证并优化。方法 甲、乙(已确认)两台设备同时进行4 026份献血员样本的平行比对实验,并以试管法作为补充对照实验方法。根据实验结果的符合率评价甲设备的性能,并适当调整甲设备ABO、Rh(D)血型检测的部分参数。通过效价测定确保甲设备抗原抗体检测的凝集强度与乙设备相当,并使用优化后的实验参数进行再次平行比对实验。结果 两种设备总符合率99.80%,Rh(D)血型符合率100%,ABO血型符合率99.98%,经血型研究室确认,共检出3例亚型:甲设备弱抗体、弱抗原漏检各1例,乙设备漏检弱抗原1例。脂血溶血样本甲设备未检出1例,乙设备未检出6例。甲设备、乙设备、试管法的抗-A、抗-B效价分别为8、32、128,抗-D效价分别为2、8、64。通过调整设备参数提高凝集效价。相关实验参数优化后,400份献血员标本比对总符合率为100%。结论 采供血机构关键设备维修后的性能验证是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性能比对实验及多参数的优化提高了甲设备抗原/抗体的检测能力。
- 蒋慧陈明军李丹
- 关键词:ABO血型RH(D)血型
- 郑州地区HBsAg-HBV DNA+献血者的乙肝血清学特征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郑州地区HBsAg无反应性HBV DNA反应性(HBsAg-HBV DNA+)献血者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特征。方法2017年9月—2019年12月本研究采用2个不同厂家ELISA检测试剂同时进行HBsAg、抗-HCV和抗-HIV1/2(ELISA双反应性的标本除外)ELISA检测后的血液标本,进行核酸检测(nucleic acid testing,NAT),并收集HBsAg-HBV DNA+标本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进行乙肝血清学补充试验。结果经ELISA检测后有562666例进行了核酸检测,其中351例为HBV DNA反应性,经核酸检测后HBV残余风险降低至6.24/万。351例HBsAg-HBV DNA+标本经化学发光法检测发现,其中5例标本为HBsAg阳性;346例标本为HBsAg-HBV DNA+,其中有30例(8.67%)可能为“窗口期”感染,316例(91.33%)可能为“隐匿性”HBV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乙肝血清学模式以单独HBcAb阳性(33.33%),HBsAb、HBcAb共阳性(20.51%)及HBeAb、HBcAb共阳性(17.09%)三种模式为主;60.40%HBsAb定量值<10 IU/L,15.10%HBsAb定量值>100 IU/L。HBsAb阳性组的HBV DNA复检反应性率37.41%明显低于HBsAb阴性组59.43%(χ^(2)=16.292,P<0.001)。351例HBsAg-HBV DNA+献血者中随着年龄的增长,HBcAb阳性比例上升,以46~55年龄段为最高(92.80%)。结论HBV感染多以“隐匿性”感染为主,呈现特定的血清学模式,其中>26岁年龄段HBcAb阳性人群、HBsAb阴性人群都可能存在较高的输血传播HBV的风险。核酸检测的应用能有效降低经输血传播HBV的残余风险,提高血液的安全性。
- 王艺芳魏旖辉赵磊陈明军魏跃光吕永磊
- 关键词:窗口期隐匿性HBV感染血液安全
- 梅毒化学发光与酶联免疫试剂的性能对比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通过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对比,探讨梅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试剂的检测性能及其在血液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2种ELISA试剂和2种CLIA试剂对血清盘和无偿献血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抗-TP)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4种试剂的C1和C2浓度的批内CV均小于15%,所有试剂批间CV均小于20%。4种试剂中除了1个1︰800的稀释标本未被ELISA2试剂检出,其他稀释标本全部检测阳性。各试剂间的相关系数r;均大于0.8,有极强的相关性。各试剂间的K值均大于0.8,具有极好的一致性。4种试剂ROC曲线下面积在0.980~0.998,表明这几种试剂的准确性均较好,其中CLIA1试剂的准确性最好,4种试剂的最佳临界值均大于说明书推荐的临界值。3050份普通无偿献血者标本中初筛反应性标本11份,其中1份确认阳性,其余均阴性。ELISA1假阳性2例,ELISA2和CLIA1试剂假阳性均3例,CLIA2试剂假阳性6例。结论:CLIA试剂有较好的诊断性能,可以用于血液筛查。
- 陈明军张燕吕永磊
- 关键词:梅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液筛查
- 英国无偿献血概况
- 2021年
-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借鉴英国采供血机构在规划设置、献血宣传与招募、血液采集、检测、成分制备、质量管理等方面先进的经验,建立血液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加强采供血人性化服务、提高血液的集中检测与制备能力,更好地保障临床用血的及时、安全、有效,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 司天宁金新莉陈明军刘敏李伍升
- 关键词:献血
- 郑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及人口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了解郑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流行特征,为献血招募提供依据,从而降低经血传播HIV的风险。方法对2016-2017年的标本采用1种国产三代酶联免疫试验试剂和1种进口四代试剂,以及核酸检测试剂进行HIV筛查。筛查反应性标本送确证实验室进行确证并对确证结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016年检测210373份标本,筛查呈反应性287份标本,送确证实验室经确证阳性59份,确证阳性率为2.80/万;2017年检测213881份标本,筛查呈反应性197份标本,送确证实验室经确证阳性38份,确证阳性率为1.78/万;2016年和2017年相比较,HIV初筛反应性、确认阳性率不同,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及献血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民族、婚姻、学历、职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郑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中HIV感染者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下的首次男性献血者,应做好这部分献血者的咨询工作,降低输血传播HIV的风险。
- 金新莉陈明军李晓晖方建华张伯伟李建斌
-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HIV感染